大膽預測:Mac 會捨棄 Intel,採用自家 ARM 芯片

近年來穩紮穩打、春風得意的蘋果,似乎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妒忌。甚至有那麼一些“果黑”竭力摳出一些小缺點,試圖奚落一下巨頭蘋果。於是,Mac系列使用的是別家品牌的處理器必然成為了最好的黑點。

不過,我們也從來不敢小瞧了蘋果“悶聲搞研發”的能力。iPhone、iPad的A系列處理器用户很喜歡是吧?OK,他們現在就準備淘汰Intel芯片,讓Mac電腦搭自家的Ax處理器。


早在5年前,蘋果推出搭載A4處理器的第一代iPad之時,關於Mac電腦會轉而使用ARM架構芯片的猜測就不絕於耳。縱觀蘋果產品的發展史,Mac早已經歷兩次大換血:其一是在1994年用 IBM 的 PowerPC處理器替代摩托羅拉的68000;其二便是在2006年,棄用PowerPC,轉而投向Intel的 x86。所以何嘗不會出現第三次呢?

蘋果天生的“不安現狀DNA”

拋棄x86也並不是一件開天闢地的事,因為蘋果骨子裏就帶着“喜愛革新”的基因。自從1997年喬布斯重掌蘋果大權,這家矽谷便開始了漫長的“劍走偏鋒”路線——完全無視輿論和用户意見,只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不負責任的説,蘋果就是不願意遵守市場規則,每一代新產品似乎總和同時代的競爭者們格格不入。

想想初代的iMac,它沒有軟盤驅動器、沒有SCSI(小型計算機接口)、沒有串行端口,而且也不支持蘋果桌面總線(Apple Desktop Bus)。但是喬布斯和他的小夥伴們把產品押寶在一種名為USB 的全新標準上,另外當時市面上甚至沒有任何能夠兼容Mac的USB外設。

一代iPod的存儲空間比對手產品要低得多,而且只能支持Mac電腦。當年產品剛問世時,著名科技媒體Slashdot給出了這樣的評價,“No wireless. Less space than a nomad. Lame”(不支持無線,存儲空間極低,簡直是垃圾貨),現在看來真的是是非常諷刺啊。

當然,我們還不能忘了iPhone。一代iPhone不支持3G網絡,並且強制性的只支持運營商 AT&T 的網絡,當年也沒有App Store,更不用提任何第三方應用了。即便如此,用户登記購買仍要花費500美元,因為產品沒有達到運營商的補貼標準。呵呵,這樣的例子簡直不勝枚舉。

上述這些“歷史事件”告訴我們,蘋果的變革驅動力來源於不斷追求性能上的突破。當然,這一點無比的適用於Mac。如今蘋果正在追求從台式機到筆記本的轉變,而且蘋果預估到了IBM的PowerPC甚至無法跟上自己發展的腳步,所以棄之而換代是必然的結果。

超性能PC時代一去不返

上世紀末的PC配置競賽熱潮之後,接下來的九年間,用户們不約而同的變得“容易滿足”,因為用户使用環境甚至無法跟上計算機配置飛速的發展腳步。於是電腦在處理很多事情上都是綽綽有餘,只需要一台能夠收收郵件、刷刷網頁,偶爾處理一下賬單表格的電腦就足夠了。這便是為什麼配置真心不高的MacBook Air(但是它非常輕便,同時續航能力強)贏得了太多消費者的芳心。

喬布斯在接受某次採訪時曾經説道,“我認為PC的發展就像卡車那樣,隨着技術的進步需要它的人越來越少。”

喬幫主説的話,如今看來也固然在理。舉例卡車來説,為了儘可能的減少車身重量,福特的經典皮卡F-150採用了鋁製車身,配備了2.7L V6發動機,以犧牲車輛性能為代價來增加排量。

同樣的,對於包括蘋果在內的PC廠商們而言,現在都傾向於推出更加輕薄但是性能不高的電腦產品,因為他們都想在移動互聯的變革中站住腳。


如今的廠商都在模仿當年的MacBook Air

當年,為了研發MacBook Air,蘋果需要Intel的定製芯片,並且需要大型數控加工生產產品的一體式鋁製外殼。沒錯,蘋果當然又一次成為了領頭羊。MacBook Air誕生後,其他廠商們也開始紛紛效仿,Intel芯片、超便攜設計,已經成為如今PC產品的標配名詞了。

不過至今仍未有任何產品達到了蘋果的標準——至少沒有任何一家能夠複製了MacBook的觸控板,但是寬容些説,其它廠商們的表現已經很不錯了。

現在其他廠商們正在慢慢的像蘋果靠攏,也就是意味着,蘋果是時候該去設定新的標準了,例如採用ARM架構芯片。

蘋果:先下手為強

如今,全球電子產品供應鏈的現狀是:任何人都能夠用盡可能廉價快速的方法組裝出一套完整產品。更加普適性的例子是,一家企業可以在週一把產品的概念告知給深圳某家代工廠,於是在週五他們就可以拿到產品原型。

在人人都可以成為廠商的時代,企業需要的便是競爭對手花錢也買不來的絕對優勢。這便是為什麼,蘋果最初決定為為自家的iOS設備自主研發芯片;如今對象換成了MacBook,這並不是一個荒唐的決定。

雖然説自主設計處理器的技術困難多多,但是卻能給蘋果提供前所未有的“設計自由”。iPhone和iPad產品不僅性能好,而且工業設計相當出色,很大程度上歸功於蘋果對於產品的內部結構設計的高度掌控。


KGI凱基證券的分析師郭明池發佈了最新的預測報告(業內傳言是預測準確率最高的分析師),稱蘋果有能力在兩年內就開發出匹配Intel酷睿i3處理器性能的ARM架構芯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蘋果將在未來 1 到 2 年內發佈搭載ARM芯片的 Mac 產品。

所以説對於大多數每天只用電腦玩玩《鄉村度假》遊戲的消費者們來説,這個配置再一次是綽綽有餘了。

質疑

有人會説,ARM 芯片無法運行Rosetta之類的模擬平台,無法快速讀取上千個遺留軟件包。當年為了讓OS X系統能夠在Intel的硬件上流暢運行,蘋果已經是耗費了巨大的研發精力;如今又來了新的ARM 芯片,蘋果的工程師們還能耗得起嗎?

另外,缺少自己的基礎設備的情況下,拋棄Intel不過就是再與三星或台積電建立類似聯繫罷了。MacBook ARM可能不過是另一個Surface RT,浪費人力,還不如把錢投在藍寶石iPhone上。

這一切只有看蘋果的做法了,也許它做出好產品後,一切都不再是問題了。

via appleinsider


資料來源:雷鋒網
作者/編輯:井三胖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標籤: Mac  Intel  ARM 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