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議無線充電——腳步臨近,未來越發可期

在IDF 2015的第二日,英特爾提到了一個老生常談的技術——無線充電,雖然這早已不是英特爾第一次發力該技術了,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英特爾宣佈將會利用自家將於下半年發佈的第六代酷睿處理器“Skylake”中集成的無線充電功能,像12年前利用迅馳平台推廣無線上網技術一樣,來推動無線充電的普及。


具體來看,英特爾的模式是將無線充電模塊整合進芯片中,再利用配備了無線充電板的桌子或其他物件來實現無線充電,英特爾操作該方案的優勢在於其本身就是元器件巨頭,強大的芯片出貨量能帶動方案快速普及,而芯片內集成無線充電模塊的方式也比在終端與外設上實現無線充電的方式更加深入。

看上去,這似乎意味着無線充電的明天真的要來了,而當下也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都佐證了這一點的確已經不是虛言。

標準對於無線充電普及的影響正在減弱

無線充電自19世紀90年代由尼古拉·特斯拉成功進行了首次試驗以來,已經經歷了很長的發展時間,而目前,消費者市場主流的無線充電技術包括磁感應和磁共振兩種,前者的優勢在於當下成熟度最高、成本更低,普及性也最好,但由於其要求電源發射設備和接受設備必須緊密耦合,而且通常是一個充電點配對一個設備,因此它更多被行業看做是一個過渡方案。

而磁共振則是真正能實現隔空充電的方案,目前它已經可以實現2米多距離外的無線充電,藉助鬆散耦合的特性也使其一個充電點同時支持多個設備充電,並具備更好的穿透性(像英特爾的方案就可以實現5釐米厚的障礙穿透),但它也有自己的不足,例如其電源控制難以優化,導致在多個設備同時充電時無法設定優先級和按需求供電,最終會造成充電效率的降低和功率損耗的增加,不過好在目前已經能夠用藍牙技術來實現消費者端的充電管理了。


而基於這兩種技術,目前全球一共有三個無線充電技術標準,分別是使用磁感應技術的WPC、PMA,以及使用磁共振技術的A4WP,相比較來説,WPC擁有的終端產品和專利都是最多的,其也是全球首個推動無線充電技術的標準化組織,不過也許你更熟悉的是它另外一個名字“Qi”;而PMA成立比WPC要晚一些,但它目前已經是北美地區覆蓋速度最快的無線充電標準了,它的顯著特徵是它更偏向於充電器件,像桌子、傢俱等等,例如杜邦公司就是該技術的簇擁者;而A4WP則是由三星高通聯手創立,它們提出的標準名為“Rezence”,並在之後吸納了英特爾的加盟,此外,它還吸引了矽谷一家專注底層物理研究長達10年的公司Witricity的加入。

雖然幾乎沒有爭議的是,磁共振技術將會在未來睥睨整個行業,但由於行業利益非常巨大,因此每個組織都希望佔據主流,以在未來坐享鉅額的授權費收入,最終,激烈的競爭就在很大程度上延緩了無線充電的整體普及。

不過好在,這些標準組織當下已經意識到了這種競爭的壞處,並有了共同把市場做大的共識,因此它們之間也相互進行了合作或擴展,例如WPC也開始研究磁共振技術,而在CES 2015上,A4WP與PMA兩大陣營還宣佈正式合併,未來二者將致力於整合磁共振和磁感應兩項技術,以早日促進無線充電標準統一。

而對於硬件與終端廠商來説,為了不孤立某項技術,它們往往選擇同時加入多個陣營,典型的例子是高通,它本身是A4WP的創始人,又在2013年9月加入了WPC,同年10月份,高通又宣佈支持PMA 標準——它們的靈活與兼容也使自身所處的這一環對無線充電有了足夠的支持度。而包括第三方中間設備商也加入到了推動無線充電普及的浪潮中來,推出了不少兼容性更強的外置設備,以滿足更多場景與設備的無線充電需求。

智能硬件、電動汽車和智能家居領域,將會是無線充電的有力推動者
在此之前,行業過多的把無線充電與智能手機聯繫在了一起,但由於終端缺乏等緣故導致其最終效果並不顯著,而現在多了智能硬件、電動及混合動力汽車,還有智能家居這三大高速增長,且能令無線充電大有可為的新領域,因此其普及也就有了更多的期待空間。

毫無疑問的是,這三個領域對於無線充電的需求都很大,而它們也的確在加速無線充電技術,特別是A4WP標準的發展與普及,典型的就是電動汽車,像高通和日產就給出了在地面鋪設充電板的無線充電方案,中興也在去年聯合了東風汽車在湖北襄陽等地啟動了汽車大功率無線充電系統的公交商用示範線;此外,高通和沃爾沃還都進一步提出了半動態與動態充電方案,前者可以在例如公交站台、高速路休息區內提供短時間無線充電,以加強續航里程,而後者則希望把無線充電發射器埋進路面底下,使車輛在行駛中能夠一直處於充電狀態,進而實現免充電的目的。


而無線充電技術還在對行業延展着更多的便利,例如日本就有企業在研究利用一級線圈和二級線圈的磁場強度變化來推測位置,以實現自動停車的系統。

而在穿戴設備領域,可以看到包括Moto 360和Apple Watch這兩個不同陣營的代表都採用了無線充電技術,可以想見這也會是未來穿戴設備這類設備的標配。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穿戴設備體積和形態等因素的限制,目前Moto 360和Apple Watch採用的都是磁感應技術的無線充電方案(前者為Qi標準,後者採用的是與Macbook一致的Magsafe磁吸式技術,再加上一個線纜來實現不需要(直接)插線的充電方案),對於磁共振技術的支持還不是很好,這也就是為什麼它們的使用者往往覺得“人前風光人後(充電)受罪”的緣故了。


但好在,還有一批力量在支持着無線充電技術的發展,它們就是以宜家、星巴克和麥當勞為首的零售商和餐飲服務商們,藉助於這類公共場所的無線充電體驗,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和更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大眾用户們,不過更重要的是,通過公共場所的普及,還有利於滿足無線充電在多個情景(家庭、交通、公司)實現無縫使用的深度需求,並能夠分攤大量的成本。

WiFi能成為無線充電的載體嗎?

相比較磁感應和磁共振技術名詞與原理上生澀,靠WiFi實現無線充電的想法顯得更通俗易懂,成本與門檻看似也更低,因此更為用户所期待,但這真的可以實現嗎?

關於WiFi實現無線充電的暢想很早就有,具體設備也有2012年轟動一時的Airnergy Charger和2013年美國杜克大學兩位學生給出的“單元列陣”方案,不過遺憾的是,雖然WiFi幾乎已經無處不在,但由於它面臨空間能量密度有限制(要在對人體無害的基礎上),以及小型化天線能接收到的能量非常低(特別是被縮小到手機可用的大小,就更是入不敷出了)的問題,本身難度非常之高。

而且最重要的是WiFi的功率實在太低,即便是按照中國信息產業部無線電管理委員會規定單個無線接入點設備發射功率100mW的上限來計算,在信號100%無外泄同時轉換率也達到100%的前提下,其想要充滿一個1000mAH的電池也都需要花費數十個小時,更別説信號100%無外泄和轉換率100%本就是妄想——因此,除非是推翻了能量守恆定律,不然指望WiFi實現無線充電基本就是個美夢。

小結

無線充電的終極目標,是想讓電力像無線網路一樣普及開來,讓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有家裏用的,身上戴的都能夠實現永不斷電,雖然這個目標聽上去幾乎遙不可及,但就當下來説,無線充電已經開始逐漸改變我們的生活了,甚至説不定今年,就是行業一直期待的無線充電爆發之年也未可知。


資料來源:雷鋒網
作者/編輯:金楠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標籤: 無線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