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idea,實現出來之後可以帶來幾十億收入”


經常收到一些郵件和私信,説他有一個非常好的點子,一定能讓我廠增加幾十億收入,並願意便宜賣給我們。這種情況我要麼不回覆,要麼鼓勵他去申請專利,別浪費了這麼好的點子,其實是讓專利局去拒絕他。總之絕不去打聽是什麼點子,以免將來合作不成對方亂説我竊取了他的商業機密之類的。

好的點子,一定要和別人分享,只有認可的人多了,才説明這個點子靠譜。而真正賺到錢的人,一定是第一個做出來並做得好的那個人,但不一定是第一個想到這個點子的那個人。其實也很難確認是誰第一個想到這個點子的,而且也不重要,因為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舉一個現實的例子,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2013年底,我們剛做手環的時候,就想到了一個非常好的點子:既然手環可以檢測睡眠,那睡着了就可以自動關燈。這個點子當時和好多同事探討,大家都非常喜歡,很多人感歎這才是科技和情懷的合體,所以我趕快去投資了一家做燈的公司,促進手環和燈的互動,一開始的進展非常順利。

而現實是,到現在,一年半過去了,手環賣了幾百萬個了,牀頭燈也上市了,這個功能還沒有做出來。我簡單分析一下原因。

手環檢測到用户睡着,就告訴燈來關燈,這只是一個文科產品經理的描述。

如果是一個技術型的產品經理,會再細化一下:

a)手環上運行睡眠監測算法,檢測到進入睡眠狀態,發送beacon(藍牙廣播)出來;

b)牀頭燈則一直接收beacon,一旦接收到手環發出來的beacon,就關燈;

c)beacon的格式是xxx-xxx-xxx。

從技術上來看,這個做起來,真的很難,有很多坑。



這裏面有兩個之前沒有想到的問題:

1)手環在設計上和手機是保持藍牙連接的,而在保持藍牙連接的時候是不能發beacon的;

2)手環的睡眠監測算法不是實時的,因為最初的設計是同步的時候再計算。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手環團隊做了很多開發的工作,在單模藍牙上實現了保持連接的時候又發送廣播;睡眠算法優化則花了好幾個月,而且開發中間還改出來很多bug,很多用户抱怨手環數據不準,可能和這個開發工作也有很大關係。

這樣的功能,測試起來很難。

睡着了就關燈,多麼簡單的事情,但是怎麼測試呢?怎麼知道是睡着了?如何模擬睡着狀態,總不能每次都睡一下吧?而且不是想睡就睡得着啊。總之是把手環的工程師給折騰壞了。

大家可以想象這樣的畫面,幾個年輕工程師,為了調試睡眠監測算法,不管是真睡,還是裝睡,還是模擬別人睡,感覺怪怪的。

技術還好,只是一小部分,跨地域跨團隊合作是個更難的問題。

手環團隊在合肥,牀頭燈團隊在青島,大家只能郵件和電話溝通。這裏面最關鍵的是beacon協議,大家都知道工程師有一個特質,只要是討論技術,那一定是據理力爭不歡而散,尤其是討論協議的時候,不會有結果。還好最終把協議確定了。

創業團隊都是一個人當兩個人用的,兩個團隊都有自己的更緊迫的事情,導致總是不能找到合適的時間來開發這個功能。尤其是當兩個團隊對於這個事情的重視程度不一樣時候。還好這兩個都是小米生態鏈的兄弟團隊,大家有很多共同的價值觀,不至於合作不起來。要是兩個完全獨立的公司,很可能就不歡而散了,現實中這種情況時常發生,大家一起宣佈合作,做一場營銷活動後就沒有下文了。

美的空調的強勢插入。

睡着了就關燈,很簡單,廠商容易宣傳,用户容易理解,但實際使用中卻不容易感知。為什麼不容易感知,因為睡着了之後燈關沒關,什麼時候關的,用户完全不知道,只要不是醒來的時候燈還是開着的,用户就看不出區別。做了這麼久還沒有做出來,我們也發生了動搖,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功能會不會是個噱頭?

直到有一天,和美的空調合作的時候,發現對方非常看重的就是這個功能。美的希望空調能夠和手環互動,這樣用户睡着了就可以把空調温度稍微調整的高一點,從而幫用户省電。省電確實是一個用户需求,不是噱頭,所以我們才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做下去。而且這時候發現別人也想到了同樣的點子,並不是只有我們才能想到。

説了這麼多,我也不知道這個功能什麼時候能正式上市,總之還在繼續研發中。把一件事情做出來其實比想象中的要難,當然難也要做,因為牛都吹出去了。

【作者介紹】孫鵬,小米生態鏈產品規劃總監,文章來自他的知乎專欄:智能水桶 (點擊進入知乎原文)


資料來源:雷鋒網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