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自己都驚訝:亞馬遜是怎樣搞出個Echo的?

當亞馬遜高管Dave Limp第一次聽説Echo這個產品的策劃時,他的第一反應是:這事能成嗎?

這種反應是可以理解的,因為Echo最初的計劃在當時來看,太過“超現實”了:

引用“Echo將成為一款能夠通過語音控制的智能家居硬件產品,人們能夠在房間的任何地方下達指令,來讓它播放音樂、閲讀新聞甚至是叫外賣。”
而現在,已經沒有人再質疑Echo的存在了,它已經儼然成為亞馬遜的一匹黑馬,成為了新型計算模式中的行業標杆,並獲得了消費者的追捧。這也使得亞馬遜這家企業,從電商網站搖身一變成為了能和蘋果、Google並肩的科技前沿領跑者。


但是,誰也不知道Echo到底能否進入消費者的家中。由於亞馬遜CEO Jeff Bezos對產品的嚴格把控,以及企業內有關“Echo是否具有市場吸引力”的爭論,這款產品被擱置在亞馬遜的實驗室裏長達數年。

不僅如此,在亞馬遜此前高調進軍智能手機市場失利後,關於該產品“一直停留在實驗室研發階段”的事情也被進一步發酵,業界普遍認為亞馬遜這家電子商務巨頭根本做不好一款能夠改變遊戲規則的硬件設備。

引用“可以想象的是,我們肯定會在製作過程中遇到很多挑戰。我們將需要大量的發明來實現這一功能。想要打造一款革命性產品是非常困難的,我很難計算出為了開發這款產品,我們到底花費了多少人力和物力。”——Dave Limp

而Echo的出現,則充分反映出了亞馬遜的野心——

引用伺機而動,第一時間尋找可能會發生下一場科技巨頭爭奪戰的引爆點。

前期開發的痛苦

亞馬遜的CEO Jeff Bezos 一開始就是Echo的推動和支持者。也正是由於這款產品對於亞馬遜的意義非同尋常,他對開發團隊提出的標準是非常嚴格的。

開發團隊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延時問題。Echo作為一款基於語音識別來幫助用户的助手,需要調用虛擬語音助手Alexa來對用户的需求做出回覆,而這將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完成。


現有的語音識別技術所需的反應時間一般在2.5~3秒左右,所以Echo小組最初把延時設定在2秒鐘以內。

但當團隊向Jeff Bezos提交這一計劃後,他卻給出一個驚人的答覆:

引用“雖然我欣賞你們的工作能力,但是我需要指出:你們並沒有從用户的角度設身處地想象他們的需求。我給出的目標是——用户等待時間不超過1秒鐘。”

開發團隊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時,紛紛表示“當時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因為即使是做語音識別數十年的公司,也只能做到把延時控制在3秒以內。

想要減少延時,就要收集儘可能多的信息。為此,開發團隊做了數千次的內部測試,並且每週都與演講科學家們合作進行數據分析。最終,團隊把延時控制在了1.5秒以內,而這一數字已經遠遠領銜其他競爭對手。

提出“綠野仙蹤”測試

作為一款新型產品,Echo在開發過程中面臨的另一大挑戰就是:

引用市場上根本沒有同類的產品可供參考。

雖然蘋果的Siri、Google的Voice Search以及微軟的cortana都與Echo的Alexa相同,但Echo作為一款硬件產品,與這些虛擬語音助手有着本質上的區別。

為了提供更好的體驗,Echo和它內置的虛擬語音助手Alexa必須能夠在用户提出需求後,迅速做出擬人化的回答,讓用户感覺Echo真的和一名管家一樣。

於是研發小組提出了“綠野仙蹤”測試(the Wizard of Oz experiment)。具體的測試方法是:

引用讓一名人類“魔法師”坐在一個房間裏,對另一名實驗對象所向Echo發出的任何命令做出即時迴應。

比如,如果實驗對象詢問Echo“今天紐約的天氣怎麼樣?”時,另一個房間裏的“魔法師”就要將回復迅速打出來,並通過Echo的語音將答案發送出去。

這個實驗的目的是想要收集更多的用户體驗信息,以發現什麼語調的迴應更人性化。實驗結束後,實驗對象需要填寫一份滿意度問卷,並寫出他們喜歡怎樣的回覆。大約會有50人次進行同樣的測試,不過在測試過程中,Echo給出的回覆方式和等待回覆的時間都不盡相同,所以他們能夠給出不同的答案。

引用“這應該能算做是某種心理學測試了,目的就在於發現人們到底會對何種迴應感到滿意。我們發狂般的專注於探尋不同迴應的滿意度,並進行了一系列持續的科學實驗。”——某早期小組成員

對Alexa的迴應滿意度如此執着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看到了語音系統可以在更大範圍內的其他設備中得以應用。目前,亞馬遜已經允許其它第三方硬件製造商在其產品中內置Alexa虛擬語音助手,三星的電冰箱和福特的汽車之中就已經搭載了Alexa。



這不僅是一款音樂播放設備

雖然技術方面的問題已經排除,但如何將這款產品推向最終市場仍然還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如何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

在對內部數據的整理和搜尋中,團隊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引用早期的Echo測試者中,有超過40%的人説他們使用Echo的主要目的是聽音樂。

於是,研發團隊開始努力把音樂打造為Echo的主要功能。Echo的第一代原型產品其實是一款只有冰球大小的設備,不過為了能夠把聲音更加澎湃的大號揚聲器放進去,它的體形就變大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音樂也是一把“雙刃劍”——

引用如果過於強調播放音樂的功能,就會給人以“這只不過是一個音樂播放器而已”的第一印象,而忽視其它一些更為獨特的功能。

一位早期的員工曾表示, Bezos十分擔心Echo會被認為是一款音樂播放器。雖然他理解音樂對於消費者而言是個很好的切入點,但有時也會質疑為何團隊要花這麼多的時間來提升音樂功能。

無論如何,Echo最終還是選擇了提升揚聲器質量,並把音樂作為主打功能之一。事實證明,Echo的這一選擇是正確的,並以此成功佔據了無線音箱市場中近25%的份額。

同時,Echo也成功地避開了音樂播放器的市場定位。近幾個月來,它又增添了新的功能——

引用比如幫用户查詢銀行賬户、訂Pizza、打Uber等。此外,Echo也已經開始兼容Nest、IFTTT等智能家居公司旗下產品,使其成為一個能夠控制其它聯網家庭設備的智能樞紐。


下一個十億美元級的業務

Echo的大獲成功連亞馬遜自己都感到驚訝。Dave Limp表示,在剛開始接受預定的幾分鐘後,他們就意識到:
引用一開始的預計銷量定的太低了。

一名早期員工表示,Echo在不到兩週的時間內預訂量就達到了一百萬,作為對比,iPhone用了70天才達到同樣的訂單數。

雖然亞馬遜拒絕發佈Echo的具體銷量。但所有的跡象都表明——

引用Echo是亞馬遜硬件史上最為成功的一款產品,沒有之一。

  • 上市不到一年,卻已經受到消費者的追捧,並一直名列亞馬遜最暢銷產品榜單中;
  • 在亞馬遜在黑色星期五當天價格超過100美元的產品中位列銷量第一;
  • 聖誕節前夕通過亞馬遜“Prime Now”促銷活動中商品預定量排行前五。

此外,還有一個最明顯的一個證據就是:
  • 在今年早些時候推出的超級碗廣告中,有史以來第一次把Echo放在了顯著位置上。這也使得人們相信,Echo會成為亞馬遜下一個價值十億美元的業務。

Dave Limp表示,銷量並不是他們的重點,他們更看重如何把這個產品做的更加智能:

引用“我們相信,下一個大平台將建立在語音的基礎之上。我們現在做的,正是這樣一款專為用户打造的,一個完全由語音控制的雲計算機。”

這也許就是為什麼Echo的早期開發團隊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感到驕傲的原因所在——

引用他們成功做出了一款明星級產品,成功打造出了此前只能在科幻小説中才看得到的下一代科技平台。

【編者按】本文編譯自businessinsider,原文作者Eugene Kim

資料來源:雷鋒網
作者/編輯:訾竣喆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