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疼痛是人類的專屬,為什麼要讓機器人擁有痛覺?


從蹣跚學步時的磕磕絆絆,到幼年與玩伴嬉戲打鬧時的跌跌撞撞,疼痛在每個人的成長道路上都烙下了印跡。雖然感受疼痛的過程並不愉快,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痛覺是有機物的基本機制之一,它能夠幫助我們識別可能面臨的威脅。而在如今的機器人界,有個與疼痛有關的問題一直困擾着科學家們——我們可以通過編程,讓機器人具備痛覺嗎?

實際上,讓機器人具備痛覺並不難。劍橋大學的藥理學講師 Ewan St John Smith 認為,讓機器人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或是感知痛覺的方法很直接,其實從某種程度上看來,如今的機器人已經具備這樣的能力了。

但是,我們到底要不要讓機器人具備痛覺呢?近日,劍橋大學就這個問題,發佈了一部叫作《Pain in the Machine》的紀錄片。該片闡述了通過編程,讓機器人獲得痛覺之後,可能帶來的哲學、道德以及社會爭議,並且就這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度的探討。片中名家觀點薈萃,包括各路 AI 研究學家、機器人設計者以及醫生等等。


其中,來自 Robotae 公司的機器人技術顧問 Kevin Rathbone 認為,讓機器人具備痛覺可以幫助他們避免傷害自己以及他人:

引用“如果在機器人面前設置一個擋板,然後它就這麼莽莽撞撞地衝過去的話,可能會受傷。相反,如果它能夠識別這個擋板,並且稍有退讓的話,它就不會傷到自己了。從某種程度上看來,你可以認為這個過程與人類的疼痛反應類似。”

就 Rathbone 提到的“疼痛反應”,劍橋大學計算與生物學習方向的研究人員 Ben Seymour 博士的觀點是,人類的疼痛反應非常特別。

引用“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裏,疼痛一直都讓許多哲學家為之着迷。有些人覺得疼痛是自我意識的最高點。儘管,體驗這個意識峰值的過程並不舒服,但這或許是人最像人的時刻——因為我們一直都知道,每個人終將有一死。”

從這個角度看來,如果疼痛是人類的專屬體驗的話,科學家們就應該更加審慎地思考,是否真的可以讓機器人具備痛覺了。對此,劍橋大學哲學與認知科學講師 Marta Halina 博士認為:

引用“從生物學物質組成這個角度看來,人和複雜的機器人之間沒有區別。這一點可能會對未來AI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因為我們可以打造複雜程度等同於人類自己的機器人。這麼一來,機器人會具備和我們類似的功能,其中包括痛覺感知。但是,如果我們讓機器人的複雜程度超過我們自己的話,它們或許會具備一些我們想都不敢想的超能力。”

總的看來,即便目前在技術方面並不存在門檻,我們還是需要考慮機器人具備痛覺後,可能帶來的道德、哲學以及社會因素等方面的拷問。所以,未來的機器人是否會具備痛覺,至今還是個未知數。

via Dailymail

推薦閲讀:

IROS 2016 | 當機器人穿上有温度的“皮膚”,識別物體的能力蹭蹭長

性愛機器人明年發售,截肢者依靠機器重獲手部觸覺 | 新智造週刊

美如畫!英特爾無人機燈光秀再破紀錄

雷鋒網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出處



資料來源:雷鋒網
作者/編輯:楊波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