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互聯:IFTTT的夢想、崛起和掙扎
設想這樣的場景:離家但是忘了鎖門,儘管你已經安裝了智能門鎖,Ecobee 恆温器的室內傳感器已經確認無人在家,但由於兩款物聯網設備無法彼此溝通,因此哪怕確認家中無人也無法將門鎖上。除非你自己想起來要關門,否則家門永遠敞開。
面對物聯網設備的窘境,IFTTT(If
This Then That 的簡寫)是重要的突破口。在過去 6
年時間裏,這個和「gift」同音的詞彙扮演着互聯網接線總枱的角色,以各種服務提供商從未想象過的方式讓物聯網設備協同運作。
IFTTT
能夠自動發送 Gmail 附件給 Dropbox;在 Evernote 中收藏用户最喜歡的 Pandora 歌曲;當 Nest Protect
檢測到煙霧併發布警告的時候給鄰居發送短信;當有人按響 Ring 門鈴的時候閃爍特定的飛利浦 Hue 的光線組合。目前以「Applets」或者「Recipes」為代表,用户們已經用靈感創建了超過 4100 萬條連接規則,每個月觸發激活次數超過
10 億。
經過幾年的技術積澱和成長,IFTTT 不斷尋求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型。甚至它不再繼續依靠 DIY
的基礎,而是轉而加強同物聯網企業之間的溝通和協作。這些企業能夠直接自己的應用中推廣 IFTTT Applets,所以用户不再需要通過 IFTTT
專屬應用或者網站就能發現潛在的聯繫。服務之間的連接將變得更加複雜,所以只需要運行一個 Applet
就能同時運行三個甚至以上的服務。作為這些新能力的交換,IFTTT 已經推出了付費訂閲項目,所以任意公司都能使用 IFTTT 來部署其他服務。
IFTTT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Linden Tibbets 説道:「我們希望成為物聯網接入領域的 PayPal。一個深受用户和企業信賴的第三方機構,方便地將服務進行連接。」
Linden Tibbets
而擺在 IFTTT 面前的問題是,在這些企業眼中這個日益兼容的網絡是否有足夠價值——足夠到他們願意支付一定費用來進行推廣。
重塑數字世界
當 Tibbets 在 2010 年推動 IFTTT 的時候,與其説是一款產品,不如説這是全新的交互理念。就像耳背能臨時夾住鉛筆,瓶蓋能臨時充當菸灰缸,IFTTT 最迷人之處就是充分發掘了現實生活的隱藏功能,並將這些搬到網絡上。
在首篇博文中,Tibbets
對 IFTTT 的描述為粘合兩項服務的「數字膠帶」。最早的實例就是當天氣預報顯示為雨天的時候發送短信通知;上傳 Flickr 照片時同步上傳至
Facebook;登陸 Foursquare(基於位置的手機服務網站)就自動在 Google Calendar 上登記。
Tibbets 説道:「我們始終認為人們應該具備一種與生俱來的信念。萬事皆在我掌控而並非被萬事所囚籠,正是為了貫徹這個信念我們才啟動了這個項目。」
這個概念迅速得到了重度網民的擁護。在
2012 年年中,也就是 IFTTT 正式發佈的短短 9 個月連接應用和服務的指令就已經超過 100
萬條。同時這個概念也得到了諸多投資者的贊同,風險投資公司安德森·霍洛維茨基金 (Andreessen Horowitz) 領投,IFTTT 在
2012 年 12 月在 A 輪融資中成功籌集 700 萬美元。
安德森·霍洛維茨基金的合作伙伴 John O'Farrell 説道:「我們震撼於 Linden Tibbets 在 2012 年提供的諸多遠見。他真的預見了服務和設備的大爆發。」
在擁有豐富科技產品的矽谷備受推崇,不過 Tibbets 卻認為 IFTTT 是自身成功的受害者。構建全新的一套網絡指令註定只能面向小眾市場,對於普通用户來説這是個概念非常的模糊,因此 IFTTT 需要引入和部署新的商業模型。
Tibbets 説道:「我們都認為『如果這樣,就那樣』的概念,儘管令人着迷,但僅限於經驗豐富的重度網民。在繼續維持兩個以上產品連接的基礎上,目前還未找到使其變得更簡單的方法。」
IFTTT 將會用未來 4 年時間來尋找如何平衡兩個對立的需求。
未能贏得主流市場關注
事實上在
2014 年,主流消費羣體的「簡單」和資深重度用户的「複雜」衝突已經顯現。當時 IFTTT 正籌備新一輪融資,計劃融資 3000
萬美元,Tibbets 表示這筆融資幫助 IFTTT
進一步推動物聯網(將日常物件連接到在線服務器上)發展。當時市面上已經湧現出智能門鎖、電源插座、車庫門遙控器和恆温器,而 IFTTT
則成為了它們的通用語言。
2014 年,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的時候 Tibbets 説道:「我們可以看到物聯網設備不斷湧現,現在缺的是不限於特定設備的操作系統。而現在我們所做的就是為這個打基礎。」
即使在這些智能家居產品上傾注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IFTTT
依然很難視其為主流服務。為了讓 IFTTT
指令變得更簡單更被主流用户接受,公司還曾推出了過三款「Do」系列應用,當用户在手機上點擊按鈕、拍攝照片或者寫下一些文字的時候能更快的觸發網絡上相應的動作。
在
2015 年年初發布之後,這些應用並未取得預期效果。Tibbets 表示儘管 Do
應用的用户參與度很高,並且衍生出一些新奇的用法,但是大部分用户並沒有興趣從 App Store
上下載所有三款應用。在經過幾個月的運行之後,IFTTT 宣佈停止支持這些應用,並將其功能重新整合至 IFTTT 主應用上。
Tibbets 説道「在這條艱難的道路上,同很多其他公司一樣我們從中得到的教訓之一就是,真的很難讓所有人都下載一款應用程序。」
在
IFTTT 努力搭建大型主流業務的同時,公司也積極考慮利用核心重度用户來變現。在融得更多的風險投資後,Tibbets
多次在公共場合暗示要推出高級訂閲服務,為用户提供連接多個 Twitter 帳號或者 Instagram 帳號等附加功能。在 2014 年 10
月的行業會議上,Tibbets 表示付費服務有望在「未來幾個月」上線。
然而這項付費訂閲至今仍未上線,因為 IFTTT 終於意識到真正吸引消費者的並非這些內容,而是通過 IFTTT 能始終連接各種服務。
定位翻轉
在項目啟動初期,IFTTT 並未和這些服務存在任何直接關聯,只是利用了這些服務中向公眾開放的開發者工具。
Tibbets 説道:「Flickr、Twitter 和 The Weather Channel 等公司從未聽過我的名字,更加不知道 IFTTT 能夠實現什麼。對於他們來説,我們只是使用他們 API 的某個用户而已。」
不過伴隨着
IFTTT 的知名度不斷攀升,陸續收到了企業的邀請,要求支持他們的服務,甚至願意支付授權費用。雖然基於這些公司的發展情況 IFTTT
滿足了部分需求,不過這些公司無法自行接入 IFTTT 系統中。因此 IFTTT 在接受 B
輪融資的時候,這家初創企業制定了新的發展策略,允許網絡設備和服務自行添加 IFTTT 支持。
因此在經歷了長達數月的內部測試之後,IFTTT Partners 項目在 11 月上旬正式啟動。想要使用 IFTTT 服務的企業,每月只需要支付 199 美元就能直接在自家應用或者網站上嵌入指令(現稱為「Applet」)。
不僅如此,IFTTT
還希望合作伙伴之間能夠建立更為緊密的聯繫,開始允許一個條件觸發多個動作。早期的實例之一就是:當寶馬車主回到家中,IFTTT 就向
Gaarageio 發送指令打開車庫門,同時向 Nest 恆温器發送指令打開暖氣並向飛利浦 Hue 電燈發送開燈指令。
在未來,IFTTT 還將開放多觸發條件選項,他們稱其為「queries」(請求)。同樣是車庫門場景下,如果無人在家得 IFTTT 能夠播放特定音樂;或者在電視打開的時候安置在客廳的 Xfinity 機頂盒就會顯示「媽媽之家」的通知。
IFTTT 並不指望普通用户自行創建這些應用情境,甚至也不指望他們會下載 IFTTT 應用程序。而是通過現成的 Garageio 和 BMW 應用程序瀏覽相關的 Applets,並根據需求來挑選激活集中幾條 Applets。
Tibbets 説道:「對於終端用户,我們的目標就是越簡單越好。對於開發者來説,我們希望 IFTTT 變得越來越強大。」
那麼對於核心重度用户來説,還有什麼?他們依然能繼續創建和分享「如果這樣,就那樣」的基礎規則,甚至為滿足這些用户創建更加複雜
Applets 的需求,IFTTT 啟動了「Maker」項目。從表面來看核心用户沒有受到影響,但 Tibbets 認為 IFTTT
在本質上已經完成了「目標羣的轉移」。目前網絡設備和服務提供商才是 IFTTT 的主要客户,充分利用 IFTTT
最活躍的用户來迸發創造力和生產力。
Tibbets 説道:「像那些能創建 Applets 的核心用户一樣,我們真的非常看重和合作夥伴之間的聯繫,並鼓勵他們在自家產品中部署 IFTTT,最後能夠呈現在更多用户眼前。」
對於 IFTTT 的投資者來説,合作伙伴項目的啟動代表着轉型的里程碑。
IFTTT
的 B 輪融資領投企業--Norwest Ventures 合夥人 Josh Goldman 説道:「這是 IFTTT
轉型至真正商業模式的轉折點,並讓可擴展性和訪問性邁上了新的台階。其中我們共同見證並謀劃了很長時間,我覺得未來它將變得非常龐大。」
誰為這些通道買單?
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 300 項服務連接至 IFTTT,儘管目前尚不清楚其中有多少是付費的。不過在合作伙伴項目啟動之前,IFTTT 免費為很多服務提供了整合服務,因為雙方的關係是彼此共生的。(在合作伙伴項目啟動之後,公司表示「絕大部分」服務都是付費客户。)
飛利浦照明(Philips
Lighting)公司的聯網照明技術負責人喬治·揚尼(George Yianni)表示,已經有四分之一的 Philips Hue
用户將這款物聯網燈泡連接至
IFTTT,而他被這些用户的創造力深深折服。(他最喜歡的指令涵蓋:天氣預報顯示即將下雨的時候改變走廊燈泡的顏色,當用户支持的球隊進球得分之閃爍來營造快樂氛圍。)
Yianni説道:「IFTTT 最吸引我們的一點,就是儘可能的發掘和展現產品的各項能力。」
但對於飛利浦未來是否會付費加入 IFTTT 的合作伙伴計劃,Yianni 並未發表評論。截止目前,IFTTT 已經將飛利浦作為「企業長期合作伙伴」納入到 Applets 平台上,但是並非作為付費客户。飛利浦方面仍在探索如何依靠這個平台進一步發展。
Yianni 説道:「我們真的不確定如何開展才是好的。我們已經和 IFTTT 建立了長期和成功的合作關係,也因此我們雙方都獲得了不菲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所以我們還需要進一步討論如何才能更好的攜手向前邁進。」
August Home,是一家專門生產智能門鎖和門鈴攝像頭的企業,同樣對於是否付費持觀望態度。對於 August 未來如何使用 Applets,公司首席營收官 Nate Williams 並未做出評論,而是將話題轉向了 IFTTT 社區的重要性。
Williams 説道:「IFTTT 用户和社區是智能家居領域最富激情的倡導者,而且為後續產品的研發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反饋意見,因此我們認為這是雙贏的成果。」
其他企業的加入熱情要更高一些,例如智能門鈴廠商 Ring 就選擇向 IFTTT 付款。近日在接受 Fast Company 採訪的時候,公司首席執行官 Jamie Siminoff 認為,相比較自行搭建,選擇和 IFTTT 的合作更能節省成本。
Siminoff 説道:「此前為了我們的客户保持產品的靈活性,我們需要在工程方面大量投入,但是在和 IFTTT 的緊密合作下每年能夠幫助我們節省 100 萬美元。」
而在 IFTTT 自己看來,新的商業模式讓他們看到了更大的需求。「我們的合作伙伴不斷地要求在 IFTTT 上快速輕鬆的接入他們的服務。而一條連接的價值在於數百項整合的聯繫,甚至於申請名單峰值達到 4000 家。」
接入公司
讓企業付款並非是 IFTTT 面臨的唯一挑戰。
即使是解決了核心用户和主流用户的平衡問題,IFTTT 也必須明確如何才能更有效得管理和劃分聯網服務和公司客户之間的利益。
比方説,Philips
Hue 是唯一兼容寶馬「Warm Welcome Home」Applets 的聯網燈泡。而類似於 LIFT、Lutron
Caseta、Belkin WeMo 在內其他品牌物聯網燈泡則無法使用,或許在未來應該將聯網燈泡定義為通用概念,這樣一條 Applet
就能和任意智能燈泡解決方案進行連接。
對於特定的物聯網設備所具備能力是否應該進行限制,例如忽略燈泡和嵌入式揚聲器的組合,Tibbets 依然持謹慎態度。正如 Norwest 的 Josh Goldman 所指出的,思維定式的方式可能會影響 IFTTT 合作伙伴的積極性。
Goldman 説道:「我並不喜歡投資那些將消費者品牌變成管道的服務。如果他們模糊了品牌,那麼它的價值將大打折扣。他們希望將這些品牌深深烙印在消費者腦海中。」
除了要平衡這些利益之外,IFTTT
還需要在所有合作伙伴中樹立和保持中立的形象,做到不偏向任何一家公司,也不向用户推廣特定的生態系統。然而伴隨着規模的不斷擴大或者未來被其他公司收購,IFTTT
在未來存在權利濫用的風險。(Tibbets 目前並沒有排除未來公司被收購的可能性,儘管他表示目標是構建大型的獨立公司。)
和以往一樣,IFTTT
目前已經着手細化和部署上述所有事情。這家初創企業花費了 6 年時間來定義自身,眾多財力雄厚的投資者也堅信 Tibbets
的系統化佈局會創造美好未來。現在已經有了明晰的商業計劃,接下來就取決於 IFTTT
能夠在更多的重磅互聯網服務連接起來,並讓更多的企業相信付費接入是非常值得的。
Tibbets 説道:「我們認為這個長期機遇非常龐大,而且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去深入挖掘。」
Via fastcompany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資料來源:雷鋒網 作者/編輯:蕾娜塔•薩洛
面對物聯網設備的窘境,IFTTT(If
This Then That 的簡寫)是重要的突破口。在過去 6
年時間裏,這個和「gift」同音的詞彙扮演着互聯網接線總枱的角色,以各種服務提供商從未想象過的方式讓物聯網設備協同運作。
IFTTT
能夠自動發送 Gmail 附件給 Dropbox;在 Evernote 中收藏用户最喜歡的 Pandora 歌曲;當 Nest Protect
檢測到煙霧併發布警告的時候給鄰居發送短信;當有人按響 Ring 門鈴的時候閃爍特定的飛利浦 Hue 的光線組合。目前以「Applets」或者「Recipes」為代表,用户們已經用靈感創建了超過 4100 萬條連接規則,每個月觸發激活次數超過
10 億。
經過幾年的技術積澱和成長,IFTTT 不斷尋求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型。甚至它不再繼續依靠 DIY
的基礎,而是轉而加強同物聯網企業之間的溝通和協作。這些企業能夠直接自己的應用中推廣 IFTTT Applets,所以用户不再需要通過 IFTTT
專屬應用或者網站就能發現潛在的聯繫。服務之間的連接將變得更加複雜,所以只需要運行一個 Applet
就能同時運行三個甚至以上的服務。作為這些新能力的交換,IFTTT 已經推出了付費訂閲項目,所以任意公司都能使用 IFTTT 來部署其他服務。
IFTTT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Linden Tibbets 説道:「我們希望成為物聯網接入領域的 PayPal。一個深受用户和企業信賴的第三方機構,方便地將服務進行連接。」
Linden Tibbets
而擺在 IFTTT 面前的問題是,在這些企業眼中這個日益兼容的網絡是否有足夠價值——足夠到他們願意支付一定費用來進行推廣。
重塑數字世界
當 Tibbets 在 2010 年推動 IFTTT 的時候,與其説是一款產品,不如説這是全新的交互理念。就像耳背能臨時夾住鉛筆,瓶蓋能臨時充當菸灰缸,IFTTT 最迷人之處就是充分發掘了現實生活的隱藏功能,並將這些搬到網絡上。
在首篇博文中,Tibbets
對 IFTTT 的描述為粘合兩項服務的「數字膠帶」。最早的實例就是當天氣預報顯示為雨天的時候發送短信通知;上傳 Flickr 照片時同步上傳至
Facebook;登陸 Foursquare(基於位置的手機服務網站)就自動在 Google Calendar 上登記。
Tibbets 説道:「我們始終認為人們應該具備一種與生俱來的信念。萬事皆在我掌控而並非被萬事所囚籠,正是為了貫徹這個信念我們才啟動了這個項目。」
這個概念迅速得到了重度網民的擁護。在
2012 年年中,也就是 IFTTT 正式發佈的短短 9 個月連接應用和服務的指令就已經超過 100
萬條。同時這個概念也得到了諸多投資者的贊同,風險投資公司安德森·霍洛維茨基金 (Andreessen Horowitz) 領投,IFTTT 在
2012 年 12 月在 A 輪融資中成功籌集 700 萬美元。
安德森·霍洛維茨基金的合作伙伴 John O'Farrell 説道:「我們震撼於 Linden Tibbets 在 2012 年提供的諸多遠見。他真的預見了服務和設備的大爆發。」
在擁有豐富科技產品的矽谷備受推崇,不過 Tibbets 卻認為 IFTTT 是自身成功的受害者。構建全新的一套網絡指令註定只能面向小眾市場,對於普通用户來説這是個概念非常的模糊,因此 IFTTT 需要引入和部署新的商業模型。
Tibbets 説道:「我們都認為『如果這樣,就那樣』的概念,儘管令人着迷,但僅限於經驗豐富的重度網民。在繼續維持兩個以上產品連接的基礎上,目前還未找到使其變得更簡單的方法。」
IFTTT 將會用未來 4 年時間來尋找如何平衡兩個對立的需求。
未能贏得主流市場關注
事實上在
2014 年,主流消費羣體的「簡單」和資深重度用户的「複雜」衝突已經顯現。當時 IFTTT 正籌備新一輪融資,計劃融資 3000
萬美元,Tibbets 表示這筆融資幫助 IFTTT
進一步推動物聯網(將日常物件連接到在線服務器上)發展。當時市面上已經湧現出智能門鎖、電源插座、車庫門遙控器和恆温器,而 IFTTT
則成為了它們的通用語言。
2014 年,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的時候 Tibbets 説道:「我們可以看到物聯網設備不斷湧現,現在缺的是不限於特定設備的操作系統。而現在我們所做的就是為這個打基礎。」
即使在這些智能家居產品上傾注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IFTTT
依然很難視其為主流服務。為了讓 IFTTT
指令變得更簡單更被主流用户接受,公司還曾推出了過三款「Do」系列應用,當用户在手機上點擊按鈕、拍攝照片或者寫下一些文字的時候能更快的觸發網絡上相應的動作。
在
2015 年年初發布之後,這些應用並未取得預期效果。Tibbets 表示儘管 Do
應用的用户參與度很高,並且衍生出一些新奇的用法,但是大部分用户並沒有興趣從 App Store
上下載所有三款應用。在經過幾個月的運行之後,IFTTT 宣佈停止支持這些應用,並將其功能重新整合至 IFTTT 主應用上。
Tibbets 説道「在這條艱難的道路上,同很多其他公司一樣我們從中得到的教訓之一就是,真的很難讓所有人都下載一款應用程序。」
在
IFTTT 努力搭建大型主流業務的同時,公司也積極考慮利用核心重度用户來變現。在融得更多的風險投資後,Tibbets
多次在公共場合暗示要推出高級訂閲服務,為用户提供連接多個 Twitter 帳號或者 Instagram 帳號等附加功能。在 2014 年 10
月的行業會議上,Tibbets 表示付費服務有望在「未來幾個月」上線。
然而這項付費訂閲至今仍未上線,因為 IFTTT 終於意識到真正吸引消費者的並非這些內容,而是通過 IFTTT 能始終連接各種服務。
定位翻轉
在項目啟動初期,IFTTT 並未和這些服務存在任何直接關聯,只是利用了這些服務中向公眾開放的開發者工具。
Tibbets 説道:「Flickr、Twitter 和 The Weather Channel 等公司從未聽過我的名字,更加不知道 IFTTT 能夠實現什麼。對於他們來説,我們只是使用他們 API 的某個用户而已。」
不過伴隨着
IFTTT 的知名度不斷攀升,陸續收到了企業的邀請,要求支持他們的服務,甚至願意支付授權費用。雖然基於這些公司的發展情況 IFTTT
滿足了部分需求,不過這些公司無法自行接入 IFTTT 系統中。因此 IFTTT 在接受 B
輪融資的時候,這家初創企業制定了新的發展策略,允許網絡設備和服務自行添加 IFTTT 支持。
因此在經歷了長達數月的內部測試之後,IFTTT Partners 項目在 11 月上旬正式啟動。想要使用 IFTTT 服務的企業,每月只需要支付 199 美元就能直接在自家應用或者網站上嵌入指令(現稱為「Applet」)。
不僅如此,IFTTT
還希望合作伙伴之間能夠建立更為緊密的聯繫,開始允許一個條件觸發多個動作。早期的實例之一就是:當寶馬車主回到家中,IFTTT 就向
Gaarageio 發送指令打開車庫門,同時向 Nest 恆温器發送指令打開暖氣並向飛利浦 Hue 電燈發送開燈指令。
在未來,IFTTT 還將開放多觸發條件選項,他們稱其為「queries」(請求)。同樣是車庫門場景下,如果無人在家得 IFTTT 能夠播放特定音樂;或者在電視打開的時候安置在客廳的 Xfinity 機頂盒就會顯示「媽媽之家」的通知。
IFTTT 並不指望普通用户自行創建這些應用情境,甚至也不指望他們會下載 IFTTT 應用程序。而是通過現成的 Garageio 和 BMW 應用程序瀏覽相關的 Applets,並根據需求來挑選激活集中幾條 Applets。
Tibbets 説道:「對於終端用户,我們的目標就是越簡單越好。對於開發者來説,我們希望 IFTTT 變得越來越強大。」
那麼對於核心重度用户來説,還有什麼?他們依然能繼續創建和分享「如果這樣,就那樣」的基礎規則,甚至為滿足這些用户創建更加複雜
Applets 的需求,IFTTT 啟動了「Maker」項目。從表面來看核心用户沒有受到影響,但 Tibbets 認為 IFTTT
在本質上已經完成了「目標羣的轉移」。目前網絡設備和服務提供商才是 IFTTT 的主要客户,充分利用 IFTTT
最活躍的用户來迸發創造力和生產力。
Tibbets 説道:「像那些能創建 Applets 的核心用户一樣,我們真的非常看重和合作夥伴之間的聯繫,並鼓勵他們在自家產品中部署 IFTTT,最後能夠呈現在更多用户眼前。」
對於 IFTTT 的投資者來説,合作伙伴項目的啟動代表着轉型的里程碑。
IFTTT
的 B 輪融資領投企業--Norwest Ventures 合夥人 Josh Goldman 説道:「這是 IFTTT
轉型至真正商業模式的轉折點,並讓可擴展性和訪問性邁上了新的台階。其中我們共同見證並謀劃了很長時間,我覺得未來它將變得非常龐大。」
誰為這些通道買單?
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 300 項服務連接至 IFTTT,儘管目前尚不清楚其中有多少是付費的。不過在合作伙伴項目啟動之前,IFTTT 免費為很多服務提供了整合服務,因為雙方的關係是彼此共生的。(在合作伙伴項目啟動之後,公司表示「絕大部分」服務都是付費客户。)
飛利浦照明(Philips
Lighting)公司的聯網照明技術負責人喬治·揚尼(George Yianni)表示,已經有四分之一的 Philips Hue
用户將這款物聯網燈泡連接至
IFTTT,而他被這些用户的創造力深深折服。(他最喜歡的指令涵蓋:天氣預報顯示即將下雨的時候改變走廊燈泡的顏色,當用户支持的球隊進球得分之閃爍來營造快樂氛圍。)
Yianni説道:「IFTTT 最吸引我們的一點,就是儘可能的發掘和展現產品的各項能力。」
但對於飛利浦未來是否會付費加入 IFTTT 的合作伙伴計劃,Yianni 並未發表評論。截止目前,IFTTT 已經將飛利浦作為「企業長期合作伙伴」納入到 Applets 平台上,但是並非作為付費客户。飛利浦方面仍在探索如何依靠這個平台進一步發展。
Yianni 説道:「我們真的不確定如何開展才是好的。我們已經和 IFTTT 建立了長期和成功的合作關係,也因此我們雙方都獲得了不菲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所以我們還需要進一步討論如何才能更好的攜手向前邁進。」
August Home,是一家專門生產智能門鎖和門鈴攝像頭的企業,同樣對於是否付費持觀望態度。對於 August 未來如何使用 Applets,公司首席營收官 Nate Williams 並未做出評論,而是將話題轉向了 IFTTT 社區的重要性。
Williams 説道:「IFTTT 用户和社區是智能家居領域最富激情的倡導者,而且為後續產品的研發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反饋意見,因此我們認為這是雙贏的成果。」
其他企業的加入熱情要更高一些,例如智能門鈴廠商 Ring 就選擇向 IFTTT 付款。近日在接受 Fast Company 採訪的時候,公司首席執行官 Jamie Siminoff 認為,相比較自行搭建,選擇和 IFTTT 的合作更能節省成本。
Siminoff 説道:「此前為了我們的客户保持產品的靈活性,我們需要在工程方面大量投入,但是在和 IFTTT 的緊密合作下每年能夠幫助我們節省 100 萬美元。」
而在 IFTTT 自己看來,新的商業模式讓他們看到了更大的需求。「我們的合作伙伴不斷地要求在 IFTTT 上快速輕鬆的接入他們的服務。而一條連接的價值在於數百項整合的聯繫,甚至於申請名單峰值達到 4000 家。」
接入公司
讓企業付款並非是 IFTTT 面臨的唯一挑戰。
即使是解決了核心用户和主流用户的平衡問題,IFTTT 也必須明確如何才能更有效得管理和劃分聯網服務和公司客户之間的利益。
比方説,Philips
Hue 是唯一兼容寶馬「Warm Welcome Home」Applets 的聯網燈泡。而類似於 LIFT、Lutron
Caseta、Belkin WeMo 在內其他品牌物聯網燈泡則無法使用,或許在未來應該將聯網燈泡定義為通用概念,這樣一條 Applet
就能和任意智能燈泡解決方案進行連接。
對於特定的物聯網設備所具備能力是否應該進行限制,例如忽略燈泡和嵌入式揚聲器的組合,Tibbets 依然持謹慎態度。正如 Norwest 的 Josh Goldman 所指出的,思維定式的方式可能會影響 IFTTT 合作伙伴的積極性。
Goldman 説道:「我並不喜歡投資那些將消費者品牌變成管道的服務。如果他們模糊了品牌,那麼它的價值將大打折扣。他們希望將這些品牌深深烙印在消費者腦海中。」
除了要平衡這些利益之外,IFTTT
還需要在所有合作伙伴中樹立和保持中立的形象,做到不偏向任何一家公司,也不向用户推廣特定的生態系統。然而伴隨着規模的不斷擴大或者未來被其他公司收購,IFTTT
在未來存在權利濫用的風險。(Tibbets 目前並沒有排除未來公司被收購的可能性,儘管他表示目標是構建大型的獨立公司。)
和以往一樣,IFTTT
目前已經着手細化和部署上述所有事情。這家初創企業花費了 6 年時間來定義自身,眾多財力雄厚的投資者也堅信 Tibbets
的系統化佈局會創造美好未來。現在已經有了明晰的商業計劃,接下來就取決於 IFTTT
能夠在更多的重磅互聯網服務連接起來,並讓更多的企業相信付費接入是非常值得的。
Tibbets 説道:「我們認為這個長期機遇非常龐大,而且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去深入挖掘。」
Via fastcompany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資料來源:雷鋒網 作者/編輯:蕾娜塔•薩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