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不一定不快樂,富人不一定是冷漠。
很記得有一年,文學老師送了本徵文比賽作品集給我。 作品還好,但有個評語我超深刻,一直記到現在。大意是他不明白為什麼當同學想要讓作品顯得有內容和深度時,必定把成人刻劃得憂鬱無奈,而富人必然缺乏人情味,但成人也可以有作為成人的快樂與成就,富人也能夠溫柔並有教養,當中並不存在等號。
看畢評語,腦海裡彷佛嚮起梵音,久久仍在縈繞。
就在那刻,我感覺自己的寫作可以從表層畢業,再進到深一點的地方。
老師有時會說我們的作文脫離日常,是不是被肥皂劇影響得太深呀,以為每個人回到家裡都會說「我返嚟喇」。
然後我才發覺,不,並不只是肥皂劇,而是整個社會都在蒙騙我們。
引用成人=煩惱、不快樂 小朋友=天真、無憂無慮
富人=涼薄、沒有同情心
窮人=有人情味、不計較
最近母校四十周年,獲得一本母校的作文文集,我驚覺以上formula同樣出現了在師弟妹的作品中。
還真的是天大誤會!
長大後你會發覺小朋友的天真和無憂無慮是大人賦予他們的標籤。
我自己青春期的時候難過得要死,情緒天天大起大落,還加上有些不長進的大人成為我生命中莫大的難關。
變了大人,我們確實要為生計負責,但比起你的生計掌握在父母大人手上,自己賺了錢,那種自由和快樂,也是有很有意思的啊。
再說富人與窮人的分別,我必須殘忍地告訴你,這個世界呀,是擁有得愈多的人能獲得加倍的多,缺乏的人愈加缺乏的走勢。
我認識不少生活富裕的人,他們待人都和善有禮,因為受過教育,會懂得顧全別人的顏面,因為富足,也願意分享;相反貧窮人卻可以極其計較,處處想要佔你便宜欺哄你,因為自己缺乏,也不要奢望他幫你太多。
世上就是有各種各樣的人啊。
一個人的好壞、狀態其實不能簡單與年紀或錢財掛勾,很多時候是天生的性格與經歷模造了我們。
我們卻總是一再陷入這二元論之中,比如覺得小店就有人情味,連鎖店就必須抵制。
實在是無中生有的想法。
我不止一次說過,怕生的我有時會喜歡連鎖店多於小店。
連鎖店明碼實價,不會欺騙你的金錢,也不會恃熟賣熟打擾你的安靜;相反小店不標示價錢,能隨心意而調整。小時候間中幫阿媽買餸,明明同一檔口,我卻要付出較多的價錢才能買得和媽媽相同的餸菜,無他,見你𡃁妹仔乜都唔識,唔呃你呃邊個?
害我現在見到不標示價錢的貨物也下意識覺得老闆不老實。
當然,我也並不否定連鎖店的無良與壟斷,小店的靈活與人情。
我只是想說,世間事物的關係很複雜,不單純,如果你想著簡單劃分,最終你只會錯看一切,與違和感共生。
最近一位中四男生留下遺書,說著「這個世界或許很美好,但沒有人告訴我怎樣感受。」 我想每一個看到的人都會覺得難過,亦感受到男生的絕望。
和訓導主任和記大過也許有關係,卻必定不是直接掛勾。
一個人會去死,大概是因為不再戀棧生。
不要妄想以死亡的恐懼留住想死的人,只有呈現生的美好才能吸引他們活下去 — — 如果你說生哪裡有美好呢。
那麼,你為什麼還要阻止他步向死亡?
如果活著的人都不覺得活著有趣,卻硬要留住想要死亡的人,有問題的到底是哪邊?
我還未去死,因為生命還一直讓我有所意外,仍然有很多美好的人和事處處令我驚艷。
成長後的生命不一定沈重,也可以是更輕省,因為你終於知道有哪些人與事你可以拋下,不必死背著。
我長成了大人,不一定就等於失去自由失去自己,我不是祼辭了任性地活著嗎。
雖然不知道以後會怎樣,但生命可以有很多種不同形態的啊,人也可以活得很不一樣。
不要輕易對任何人與事定形。
未來,因為還未來,是可以心存一點盼望的。 這個世界,也許好人真的不多,但還是會有的啊。
如果你在艱難當中,去找出那些好人吧。
天助自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