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與鬥慘


她說,看我的文字時常常有許多共鳴,感受和看法有很多相似之處。了解過後,才發現我們彼此背景大同小異,不如說我覺得她的景況比我更艱辛。

她的母親有精神問題,姐姐因為小時候曾被虐待,現在也有精神分裂,需要長期吃藥。
「小朋友如果6歲前被abuse,大個會好難正常function到。」
她苦笑一下:「好彩我細個係住兒童院,算係比家姐幸運。」

她的父親有另一頭家,從兒童院被接回來後,她與姐姐輾轉留連在不同親戚家中,父親只是一直給予少得可憐的生活費。照顧姐姐成為了她一個人的責任。

她一直很努力生活,幸好天資聰敏,長大後生活算是一點一滴好過來,也遇上對她很好的另一半,組織了自己的家庭。

「我好明白你講嗰種情緒勒索嘅感覺。」
原來失格的父親不只從未曾給予她愛與保護,更對她要求甚多,更曾開口要她替另一頭家的子女補習。
「還掂你都幫開其他人補習㗎啦。」
那時仍是中學生的她因為生活費不夠,開始了替人補習的兼職。本應無憂無慮的少女要擔起生活的擔子已經夠幾沉重,但真正令人難受的大概是本應為你遮風擋雨的人不只不分擔或心存感激,反倒把石頭狠狠堆在你身上。
她說父親每次打來總是一連串辱罵,無論為他做了多少事,只要有一樣不順心,她便會立刻成為不孝女,是罪該萬死的罪人。

我有點擔心地問:「你……唔係真係幫佢哋補習掛?」
她堅定地搖頭:「梗係冇啦。我過唔到自己嗰關,其實我連阿爸電話都唔係好聽㗎喇。」
我舒了一口氣,幸好她不是被愚孝捆綁的人,不然我都心痛死了。

「不過我有啲親戚就成日想我同阿爸和好,話咩嗰個始終都係你老豆點點點,我阿爸又周圍同啲親戚講我有幾衰……」
「嗯……你同啲親戚好熟?可唔可以唔理佢哋?」
「細個住過喺一啲人屋企,係佢哋畀過唯一嘅家庭溫暖我,唔捨得同佢哋斷絕關係……」

嗯,原來這樣呢。
在這裡我只好懇求大家若你身邊有子女父母不和的事件出現,請你不要貿然做和事佬,你永遠不知道他們背後承受了幾多傷痛。
人愈大愈明白「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深深體會能成為家人確是有份的存在,卻不一定有緣可以相愛。
不要勉強,真的不要。
初始設定我們無權更改,但往後發展至少讓我們自己選擇吧。

眼前的她溫婉有禮,氣質甚佳。
要是她不說,你絕對無法想像她曾經歷這些苦楚。
你知道,她真的相當努力地讓自己活得更好。

回家時我發覺最近因母親而悲憤的心被撫慰了。
難道我竟如此涼薄,因為他人比自己過得更苦而受到安慰嗎?
又,不是說鬥慘只會令人難受?何竟我心卻舒坦了?

每次出現違和感,腦袋便會忍不住高速轉動。
然後我明白,她在訴說時是坦承地與我分享自己的事情與感受,絲毫沒有想透過「自己比我更慘」的態度否認我的情緒或是看輕我的傷害。也不是想擺出「我都挺過來了,你有甚麼好埋怨?」的高姿態來責備我。
原來即使內容一樣,背後動機不同便已足夠帶來天淵之別。
她的分享激勵了我,她的堅強令我拜服,讓我的不安在不知不覺也被撫平了。

或許這正是為什麼當我們看見貧乏者時會懂得為自己所擁有的感恩,但若有誰用這樣的例子教訓我們要感恩卻只會惹來滿滿的反感。

一個富翁掉了$1000對他來說可能無關痛癢,一個普通人掉了$1000可能會悶悶不樂好幾天,一個窮人掉了$1000簡直是割了他心頭一塊肉。同樣只是$1000,對每個人的意義已不相同,何況世上其他更複雜的事?
因此,當我們的感覺被誰質疑或否定,自然會感到受傷甚至憤怒。

坊間總有很多書籍教授我們與人溝通的技巧或如何運用語言詞句,但我認為最重要的其實是聖經所說的「愛人如己」或是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要你能放在心裡,好好尊重自己和別人,自然不會冒犯他人。不然學再多的說話技巧也無補於事,習得空殻卻不知其義,徒然增添予人虛偽之感,讓人想和你拉開距離而已。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