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姆與席勒:靈慾之間(Klimt and Schiele: Eros and Psyche)

克林姆與席勒:靈慾之間(Klimt and Schiele: Eros and Psyche)

這是第一次入戲院看藝術特輯節目,特輯以28歲的席勒(Egon Schiele)於1918年死於西班牙流感開始說故事,西班牙流感殺了超過五千萬人,當中包括克林姆(Gustav Klimt),近兩小時帶著觀眾探索那一段藝術史,細說兩位大畫家,以至同期的藝術家的故事。

當初,是給Klimt吸引入場,大概大家都一定看過他其中一幅名畫"The Kiss",奪目的金色是令人一看就認得出是Klimt的作品,一對相擁的男女,男身上的長方形與女身上的圓形,充滿性的象徵。就連很多畫家都畫過的"Judith and the Head of Holofernes",Klimt的演繹卻是別具一格,被斬下的人頭只佔了畫的一小角,半裸的Judith拿著人頭,卻是一臉陶醉。那麼大膽的作品,讓人一見難忘。

十一年前,到了維也納,看過Klimt多幅作品,親眼看過真跡,金碧輝煌確是很迷人,更重要的是Klimt代表了一個新時代,他有份創立維也納分離派(Vienna Secession),重視個人風格,跟當時相對保守的學院派抗衡,在挑戰當時的道德規範。

至於Schiele,本身不太熟悉他的作品,所以可以藉機好好了解他。Schiele比Klimt年輕近三十載,Schiele崇拜Klimt,而Klimt亦欣賞Schiele,所以多番提攜Schiele。Schiele的作品更是大膽,多是以裸體與性慾為題材,他曾被警方扣押其畫作,因為被視為色情物品,甚至因此而坐監。

除了介紹Klimt與Schiele,影片中更涉獵了很多範疇,有說說佛洛伊德、貝多芬,以至其他音樂家、小說家、劇作家、心理學家等等,短時間去理解是有點吃力,始終有些名字太不熟悉,陌生的程度是前晚看完,今日已忘了。不過,其實影片不是提及沒相關的資訊,因為藝術本身就是無處不在,可以是關於社會、世界以至宇宙。當然,藝術亦可以是很個人,不過就算是個人,人始終會受所接觸的資訊影響,會受社會氛圍影響。

影片以多個不同範疇穿插,給我一個強烈感覺——就是新一代對保守思想的抗衡,佛洛伊德最先提出精神分析學,所提出的伊底帕斯情結與厄勒克特拉情結都是嘗試解釋下一代對上一代複雜情結。維也納分離派正正就是反對當時相對保守的維也納學院派,分離派脫離傳統的約束,極力保持個人藝術風格,於是今天才看到那麼多出色作品。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