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羅馬派」當代藝術
今年7月,在北京僑福芳草地當代美術館舉辦了一個集中了29位意大利當代藝術家的代表性作品。展覽名稱叫作「美的顛覆——意大利當代藝術的洞見」(Challenging Beauty: Insights of Italian Contemporary Art),顧名思義,是希望透過展覽,把意大利近50年來當代藝術界對美的詮釋和批判作出一次以點帶線的梳理。整個展覽中曝光率最高的作品,當要數「新羅馬派」藝術家Gianni Dessi的作品《為你獻上,三個》(Three for You)那件鮮紅色的雕塑。
成長於戰後意大利
在「美的顛覆——意大利當代藝術的洞見」展覽期間,Gianni Dessi是應邀來到北京的藝術家之一,他在中國的停留時間很短,但早在2015年,幾件安裝在僑福芳草地門口的Dessi雕塑,就已經成為這裡的一大人氣景觀。
Dessi是一位低調的藝術家,具有典型南歐人性格,熱情奔放,無拘無束。在採訪過程中,他以意大利人特有的深思熟慮、慢條斯理的方式應答,與其說,他在闡述某些問題時模棱含糊,不如說這是藝術家對待問題時的詩意敘述。當遇到比較抽象的訪問題目時,他會不斷用手勢和草圖向我們解釋他的想法和要闡述的內容。
從多彩且激進的20世紀意大利當代藝術發展脈絡來看,Dessi的作品更傾向於「保守派」,就創作方式而言,主要是雕塑和繪畫。其雕塑作品帶著意大利造型藝術的傳統,繪畫雖然稍顯抽象,但畫中仍不乏「具象」的圖像。
「甚至在兒童時代,我就對藝術有種特別的感受。」和Dessi的採訪,開始於他對藝術創作的回憶。出生、成長、生活於羅馬的他,幾乎從未離開那裡。Dessi出生在二戰之後意大利重建時期的1955年,那時的意大利,正是戰後經濟騰飛、再獲新生的過程,羅馬則扮演著意大利經濟奇蹟背後的驅動力。工業化程度不斷提高的同時,也產生了意大利戰後的社會及觀念上的衝突,價值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如中國改革開放後的這30年。「城市不斷膨脹,一些人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失去了自我。從某種程度來說,藝術、文化也在為戰後新生的意大利服務。那時的巨變也對藝術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直延續到80年代。」Dessi說。
Dessi出生之時,意大利已經逐漸走出戰爭的陰影,淡忘了舊日的傷痛。他每天看到的是羅馬美妙的景致和古文明遺址。那時的羅馬還有其獨特之處:國際化程度非常高,有很多國際性的文化活動;電影業異常發達,羅馬成為歐洲電影業的中心之一;在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初,羅馬更成為「時尚之都」。Dessi表示︰「生活在羅馬的藝術環境中,藝術就如生活的一部分,個人並不能掌控,慢慢參與其中,自然而然地會用圖繪的方式展示我的想法或者願望。」
從抽象到具象
Dessi在25歲時就已名噪一時,在那一年,他舉辦了人生的兩次個展,還是當時盛極一時的「新羅馬派」的主要成員。
在當時的藝術界,「人人都是藝術家」、「藝術為藝術」這等觀念再次席捲歐洲,在意大利也盛極一時。比Dessi小5歲的意大利當代藝壇最負盛名的藝術家Maurizio Cattelan,就是這一觀念的推崇者。他的創作靠的是大腦而不是雙手,他甚至不直接創作作品,而讓助手實現其構思。Cattelan甚至沒有自己的工作室,他的工作室就是他的大腦。
在Dessi看來,這一觀念一直影響到80年代,缺乏內在的驅動力。「上一代藝術家的創作使用了太多形式主義的方式,從而失去了藝術的現實性。」Dessi表示,當他面對這些問題時,要做的就是重新找到一些簡單的材料和表達方式。 「我堅持藝術必須具有自身的內容以及強烈的感染力,就如中國的漢字,每個字都有不同的組成元素,每個字都是不同組成部分、不同形式達到平衡的結果。」
至於「新羅馬派」這一命名,Dessi介紹,「藝術評論家偷懶,只是用一個地名來命名這裡創作的一批畫家,就像『巴黎畫派』。在上個世紀20年代,這裡出現了『羅馬派』,及至50、60年代,他們又用『二代羅馬派』來命名在羅馬進行創作的這批藝術家。」
「新羅馬派」(也被稱之為「最後的一代Ultima Generazione」)認為他們需要一種全新的方式,將之前的藝術創作變得更為具象化,以前完全是對圖像的否認,新羅馬派則需要新的東西。新羅馬派以羅馬為據點,從80年代到90年代在羅馬積極地組織活動、出版和展覽,他們為20世紀後期的意大利藝術和藝術理論發展貢獻了很大的力量。
從抽象到具象,從虛無到真實,是新羅馬派的特點之一,Dessi說︰「簡而言之,以前的藝術只是批判現實,我們則強調要讓藝術有更多真實的內容。」觀念的變化,也引發了他們創作形式的變化,這些藝術家又回歸到繪畫和雕塑的創作。
《一半》(One in Half) 300×612cm,布面油畫,2015
介於繪畫和雕塑之間
「之所以喜歡雕塑和繪畫,是因為這兩種藝術創作形式能夠讓我感受到快速地通過手的力量,表達自己想要說的和表現的內容。」Dessi表示,「到某一程度,當我感覺畫的感染力不夠強烈時,我再將其濃縮,就變成了雕塑。」他強調,「我在創作一件作品時,並沒有強調這是一幅畫或者一件雕塑,用甚麼形式取決於作品要表達甚麼,我的雕塑是介於繪畫和雕塑之間的。」
說到此次展覽的重要作品《為你獻上,三個》(Three for You),Dessi表示,該組雕塑作品三種顏色是「三位一體」式的表現,突出畫作的主題。「我一個人的想法,通過三個主體表現出來,受眾是觀眾。」比如其中一個是嘴前頂著乒乓球,材料是沉重的青銅,吹出來的空氣是白色的,是輕盈的物體,輕重、黑白都形成對比。Dessi希望,觀眾對作品的關注點不是在外表,而是在於作品內在的想法。「藝術家有自己的本體,有自己的真實想法,但他有一種描繪世界的可能性,用他的氣息,表現出來。」
今次展覽的策展人Lorand Hegyi表示,Dessi的大型雕塑傳達了很多意象—命運、孤獨、痴迷、內向、消極、佔有欲、創造力、幻想新奇的詩意、自我毀滅性的孤立等。他所質問的這一切都在我們普遍的思維、靈魂中共存。
說到今天的羅馬,Dessi表示,「2016年可視為又一個轉折點,很多事情又發生了變化。」他認為現在的羅馬也進入了新的階段,羅馬在經歷了一場嚴重的經濟危機後,現處於正在逐步恢復、找回活力的過程中。經濟危機、新技術革命和多媒體的發展,都在其中起到作用,比以前更有活力。
「借助通訊和社交媒體的發展,新技術本來應該進一步推動藝術發展的,但我覺得近年來的藝術變得更加的『貧窮』,顯得更為空洞,有這樣的趨勢。」換言之,現在又開始出現藝術的形式大於內容的趨勢,畫框比畫作還要重要。從這個角度來說,Dessi認為,值得在當下強調羅馬畫派曾經強調的藝術觀和內容。「畫框很重要,但如果僅僅依靠畫框的話,大家就只是為了發財、為了賺錢去創作。」
《為你獻上,三個》(Three for You) 30×45×65cm,鑄銅,2015
有真才有美
「80年代之前,當代藝術都是在全盤否定之前的藝術,在全盤否定之後,我們找到了一條出路,我們在前人留下的遺產中找到新的表現。」Dessi表示,甚至在二戰之前,藝術都過於倚重形式,比如一條線條,70年代的藝術家只相信這就是一條線,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但對於Dessi他們這批藝術家來說,線條不僅僅是線條,還有「直」的概念,也可能是數字「1」,也有可能代表一個人、一棵樹、一棵正在成長的小草。
「你所看到的線條,變成內心賦予真實內容的外在表現,如果單純只是一條線的話,會讓你忽視客觀世界的複雜性。」他表示,「一幅畫並不是簡單地看到的畫布上面的顏色、圖像和畫框,而是所有東西都達到一種平衡,包括其中的過程。我們並不是不注重形式,而是要讓形式服務於內容,換言之,我們的前輩批判拒絕外部的一切,認為藝術就是藝術;而我們則堅信,藝術來自於生活,來自周邊的世界,與生活具有密切的關係。」
「當你看到一個簡單的事情,要將其關聯的其他事情都發掘出來,這才是美妙的事;正是這種關聯性,讓你在看任何一件事時,能夠了解整個世界的複雜性。」對於這種「美妙」的感覺,Dessi認為,「世間上的美事,都關係於哲學上的真實,有真才有美,只要是真實的,我就是無畏的。另一方面,如果純粹為了追求真實而不考慮美,也沒有藝術價值,真正好的藝術既有內容,也要有好的形式。」
TEXT / 黃輝 EDIT / JOEL LEUNG
PHOTO / 蔡志勇 SPECIAL THANKS / 北京僑福芳草地
你可能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Facebook Messenger新功能
1981是個好年份
你能看到她嗎?
智能生活美學
資料來源:men's uno (http://hk.mensuno.asia/node/%E3%80%8C%E6%96%B0%E7%BE%85%E9%A6%AC%E6%B4%BE%E3%80%8D%E7%95%B6%E4%BB%A3%E8%97%9D%E8%A1%93-6619)
本文由《men's uno》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成長於戰後意大利
在「美的顛覆——意大利當代藝術的洞見」展覽期間,Gianni Dessi是應邀來到北京的藝術家之一,他在中國的停留時間很短,但早在2015年,幾件安裝在僑福芳草地門口的Dessi雕塑,就已經成為這裡的一大人氣景觀。
Dessi是一位低調的藝術家,具有典型南歐人性格,熱情奔放,無拘無束。在採訪過程中,他以意大利人特有的深思熟慮、慢條斯理的方式應答,與其說,他在闡述某些問題時模棱含糊,不如說這是藝術家對待問題時的詩意敘述。當遇到比較抽象的訪問題目時,他會不斷用手勢和草圖向我們解釋他的想法和要闡述的內容。
從多彩且激進的20世紀意大利當代藝術發展脈絡來看,Dessi的作品更傾向於「保守派」,就創作方式而言,主要是雕塑和繪畫。其雕塑作品帶著意大利造型藝術的傳統,繪畫雖然稍顯抽象,但畫中仍不乏「具象」的圖像。
「甚至在兒童時代,我就對藝術有種特別的感受。」和Dessi的採訪,開始於他對藝術創作的回憶。出生、成長、生活於羅馬的他,幾乎從未離開那裡。Dessi出生在二戰之後意大利重建時期的1955年,那時的意大利,正是戰後經濟騰飛、再獲新生的過程,羅馬則扮演著意大利經濟奇蹟背後的驅動力。工業化程度不斷提高的同時,也產生了意大利戰後的社會及觀念上的衝突,價值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如中國改革開放後的這30年。「城市不斷膨脹,一些人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失去了自我。從某種程度來說,藝術、文化也在為戰後新生的意大利服務。那時的巨變也對藝術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直延續到80年代。」Dessi說。
Dessi出生之時,意大利已經逐漸走出戰爭的陰影,淡忘了舊日的傷痛。他每天看到的是羅馬美妙的景致和古文明遺址。那時的羅馬還有其獨特之處:國際化程度非常高,有很多國際性的文化活動;電影業異常發達,羅馬成為歐洲電影業的中心之一;在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初,羅馬更成為「時尚之都」。Dessi表示︰「生活在羅馬的藝術環境中,藝術就如生活的一部分,個人並不能掌控,慢慢參與其中,自然而然地會用圖繪的方式展示我的想法或者願望。」
從抽象到具象
Dessi在25歲時就已名噪一時,在那一年,他舉辦了人生的兩次個展,還是當時盛極一時的「新羅馬派」的主要成員。
在當時的藝術界,「人人都是藝術家」、「藝術為藝術」這等觀念再次席捲歐洲,在意大利也盛極一時。比Dessi小5歲的意大利當代藝壇最負盛名的藝術家Maurizio Cattelan,就是這一觀念的推崇者。他的創作靠的是大腦而不是雙手,他甚至不直接創作作品,而讓助手實現其構思。Cattelan甚至沒有自己的工作室,他的工作室就是他的大腦。
在Dessi看來,這一觀念一直影響到80年代,缺乏內在的驅動力。「上一代藝術家的創作使用了太多形式主義的方式,從而失去了藝術的現實性。」Dessi表示,當他面對這些問題時,要做的就是重新找到一些簡單的材料和表達方式。 「我堅持藝術必須具有自身的內容以及強烈的感染力,就如中國的漢字,每個字都有不同的組成元素,每個字都是不同組成部分、不同形式達到平衡的結果。」
至於「新羅馬派」這一命名,Dessi介紹,「藝術評論家偷懶,只是用一個地名來命名這裡創作的一批畫家,就像『巴黎畫派』。在上個世紀20年代,這裡出現了『羅馬派』,及至50、60年代,他們又用『二代羅馬派』來命名在羅馬進行創作的這批藝術家。」
「新羅馬派」(也被稱之為「最後的一代Ultima Generazione」)認為他們需要一種全新的方式,將之前的藝術創作變得更為具象化,以前完全是對圖像的否認,新羅馬派則需要新的東西。新羅馬派以羅馬為據點,從80年代到90年代在羅馬積極地組織活動、出版和展覽,他們為20世紀後期的意大利藝術和藝術理論發展貢獻了很大的力量。
從抽象到具象,從虛無到真實,是新羅馬派的特點之一,Dessi說︰「簡而言之,以前的藝術只是批判現實,我們則強調要讓藝術有更多真實的內容。」觀念的變化,也引發了他們創作形式的變化,這些藝術家又回歸到繪畫和雕塑的創作。
《一半》(One in Half) 300×612cm,布面油畫,2015
介於繪畫和雕塑之間
「之所以喜歡雕塑和繪畫,是因為這兩種藝術創作形式能夠讓我感受到快速地通過手的力量,表達自己想要說的和表現的內容。」Dessi表示,「到某一程度,當我感覺畫的感染力不夠強烈時,我再將其濃縮,就變成了雕塑。」他強調,「我在創作一件作品時,並沒有強調這是一幅畫或者一件雕塑,用甚麼形式取決於作品要表達甚麼,我的雕塑是介於繪畫和雕塑之間的。」
說到此次展覽的重要作品《為你獻上,三個》(Three for You),Dessi表示,該組雕塑作品三種顏色是「三位一體」式的表現,突出畫作的主題。「我一個人的想法,通過三個主體表現出來,受眾是觀眾。」比如其中一個是嘴前頂著乒乓球,材料是沉重的青銅,吹出來的空氣是白色的,是輕盈的物體,輕重、黑白都形成對比。Dessi希望,觀眾對作品的關注點不是在外表,而是在於作品內在的想法。「藝術家有自己的本體,有自己的真實想法,但他有一種描繪世界的可能性,用他的氣息,表現出來。」
今次展覽的策展人Lorand Hegyi表示,Dessi的大型雕塑傳達了很多意象—命運、孤獨、痴迷、內向、消極、佔有欲、創造力、幻想新奇的詩意、自我毀滅性的孤立等。他所質問的這一切都在我們普遍的思維、靈魂中共存。
說到今天的羅馬,Dessi表示,「2016年可視為又一個轉折點,很多事情又發生了變化。」他認為現在的羅馬也進入了新的階段,羅馬在經歷了一場嚴重的經濟危機後,現處於正在逐步恢復、找回活力的過程中。經濟危機、新技術革命和多媒體的發展,都在其中起到作用,比以前更有活力。
「借助通訊和社交媒體的發展,新技術本來應該進一步推動藝術發展的,但我覺得近年來的藝術變得更加的『貧窮』,顯得更為空洞,有這樣的趨勢。」換言之,現在又開始出現藝術的形式大於內容的趨勢,畫框比畫作還要重要。從這個角度來說,Dessi認為,值得在當下強調羅馬畫派曾經強調的藝術觀和內容。「畫框很重要,但如果僅僅依靠畫框的話,大家就只是為了發財、為了賺錢去創作。」
《為你獻上,三個》(Three for You) 30×45×65cm,鑄銅,2015
有真才有美
「80年代之前,當代藝術都是在全盤否定之前的藝術,在全盤否定之後,我們找到了一條出路,我們在前人留下的遺產中找到新的表現。」Dessi表示,甚至在二戰之前,藝術都過於倚重形式,比如一條線條,70年代的藝術家只相信這就是一條線,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但對於Dessi他們這批藝術家來說,線條不僅僅是線條,還有「直」的概念,也可能是數字「1」,也有可能代表一個人、一棵樹、一棵正在成長的小草。
「你所看到的線條,變成內心賦予真實內容的外在表現,如果單純只是一條線的話,會讓你忽視客觀世界的複雜性。」他表示,「一幅畫並不是簡單地看到的畫布上面的顏色、圖像和畫框,而是所有東西都達到一種平衡,包括其中的過程。我們並不是不注重形式,而是要讓形式服務於內容,換言之,我們的前輩批判拒絕外部的一切,認為藝術就是藝術;而我們則堅信,藝術來自於生活,來自周邊的世界,與生活具有密切的關係。」
「當你看到一個簡單的事情,要將其關聯的其他事情都發掘出來,這才是美妙的事;正是這種關聯性,讓你在看任何一件事時,能夠了解整個世界的複雜性。」對於這種「美妙」的感覺,Dessi認為,「世間上的美事,都關係於哲學上的真實,有真才有美,只要是真實的,我就是無畏的。另一方面,如果純粹為了追求真實而不考慮美,也沒有藝術價值,真正好的藝術既有內容,也要有好的形式。」
TEXT / 黃輝 EDIT / JOEL LEUNG
PHOTO / 蔡志勇 SPECIAL THANKS / 北京僑福芳草地
你可能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Facebook Messenger新功能
1981是個好年份
你能看到她嗎?
智能生活美學
資料來源:men's uno (http://hk.mensuno.asia/node/%E3%80%8C%E6%96%B0%E7%BE%85%E9%A6%AC%E6%B4%BE%E3%80%8D%E7%95%B6%E4%BB%A3%E8%97%9D%E8%A1%93-6619)
本文由《men's uno》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