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蒲場),還未喜愛夜蒲的那些年

香港作為東西文化的交匯點,面對著不同地方的文化匯入,把原有的文化變奏出另一模樣─就是次文化。在文化研究和社會學裡,次文化是社會上一群在價值、行為、信仰和生活方式上都跟主流文化有差異的人,而這些差異是足以讓他們明顯地跟其它文化或團體識別開來的。但其實這種次文化,往往卻是青年們的成長氧份,給我們製造過許多不同的回憶。

落"D"的造型不能轉

若要說回歸後的次文化,rave party和唱K絕對不能不提。自80、90年代的disco文化沒落,90年代尾至千禧時代的rave party,便接棒成為了青年人最喜愛的蒲場之一。348、Cyber、Sugar……這些名字對你們來說都不會陌生。夜蒲場除了有五光十色的舞池外,比起一般酒吧,它自有一套有趣的規矩與文化,第一個文化就是dress code。以夜場Zentral及Magnum為例,門口南亞裔保安放人入場,檢查男女衣著打扮和身份證,眼睛掃過臉,似乎在一邊檢查你的美貌,一邊檢查衣著,有些短裙高踭鞋的美女可免費入場附一杯飲品;男士入場則要付上450元。據說從生意角度來看,夜場最理想男女比例為六比四,保安或場地工作人員在門口盡量放漂亮及穿著性感的女生免費入場,於是大家愈穿愈性感;同時,「Lady’s Night」的夜場文化亦慢慢地普遍和常見。

蒲場文化

另外,開檯、開香檳的文化,也是夜場的消費特色,開一支香檳,最便宜一、兩千元,最貴的牌子更可達八千甚至過萬;開張細檯,大約五千至八千,大檯最低消費去到兩萬元一晚。每當有檯高調開了一打香檳,並會把男男女女吸引住和上前騙酒飲。不論開酒和開檯都是虛榮心,男或女也有面子,而愈近舞池的大圓檯收費最貴,功能性強,因為全世界見到你開香檳。而這種開檯文化,成為不少男士的面子和虛榮心的來源,畢竟它是有錢的象徵,亦成為不少男士成功搭上女士的必殺技。

每當成功吸引女士過來,「抄牌」便是下一步。有人說過「蒲場無真愛」,雖然這說話不能證實,但不少人認為「真友誼」才是當中的收穫。在當時的社交發展,沒有今時今日的進步,不少真友誼亦是當時一起蒲所結交的。而不少當時在蒲場認識的朋友,到今時今日也會相約出來吃飯、聊天,這不是一夜各取所需就消失的友誼。

K房次文化

 卡拉OK文化亦是陪伴著不少人成長的青春年華。不論生日、結婚、失戀、畢業……都要相約朋友到K房,慢慢成為香港另一種次文化。由千禧開始,卡拉OK成行成市,高峰時有四、五間大型連鎖卡拉OK集團─例如風魔一時的Big Echo、全盛時期在香港共有18間分店的加州紅、Green Box、Red Box、Neway及近幾年創辨的Red.Mr。加上當年還是廣東歌的天下,吸引一眾學生及青年聚腳,同時,K-Lunch、K-Buffet亦開始流行,最瘋狂時更能由中午唱K至通宵,當中有不少卡拉OK集團更定期舉辦音樂比賽,讓一眾K迷能嘗歌手之夢。其實現在不少當紅歌手,最初都是由歌唱比賽出身,如已是天后身份的容祖兒等;但近年,唱K文化熱潮開始減退,一間又一間K場關閉、廣東歌風光不再,讓這次文化慢慢走上夕陽。雖然感到可惜和不捨,但次文化是有它的一個周期,這樣,才能再產生下一個次文化。

 

TEXT / CHARLES WONG   PHOTO / 網絡圖片

你可能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香港交通演變20年
「官方設計不代表我」
「不如我們從頭來過。」
「遊樂場」不是「主題樂園」

資料來源:men's uno (http://hk.mensuno.asia/node/%E8%87%B4%E9%9D%92%E6%98%A5%EF%BC%88%E8%92%B2%E5%A0%B4%EF%BC%89-7798)
本文由《men's uno》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