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蒙特對拿玻里戰術分析
上半場
由比賽形勢上看, 兩隊上半場大部分時間都踢得非常均勢。陣式上,兩隊均以 4-2-3-1 陣式迎戰,人員配置及風格皆非常相似,就以米希達恩及咸錫為例,二人同為進攻能力極強的進攻中場,而且可移後至中場中協防及組織,今場比賽,正是最佳例證。米希達恩多次回到中場,向拿玻里中場施壓(其實多蒙特表面上是4-2-3-1,實際上踢起來是 4-3-3 倒三角),而咸錫亦不時移後,只是被施雲賓達嚴密看管下,對比賽直接貢獻不大。
不論是拜仁還是多蒙特,均以快速且激烈的逼搶向對手施壓,以此取回球權及進行反擊。在意甲及歐洲賽場皆少有遇上此類對手的拿玻里,一開始自然無法適應,失誤連連,令多蒙特獲得不少機會,可惜未能好好把握。多蒙特此戰並沒有對本身的踢法作出重大的改變,依舊是兩翼內切加高效逼搶及反擊,而拿玻里則是非常善於利用球場兩邊的闊度,雖然恩薜尼與多蒙特的萊斯一樣,以內切為主,但比賽初段他的位置明顯比萊斯更邊,;而另一邊的卡利祖則與多蒙特的巴拉斯塞高夫斯基相對應,同為右腳踢右邊。不過正如上文所言,兩者分別在於前者下底,後者內切。正是這種分別,形成了兩隊踢法「一闊一窄」的相異。
直到拿玻里先開紀錄前,兩隊可謂半斤百兩,甚至可說,多蒙特稍稍更有威脅,但最終先開紀錄的,還是主隊拿玻里,原因,終究還是在於多蒙特的防死球戰術千瘡百孔,而在死球進攻方面,多蒙特亦同樣未能為對手帶來足夠威脅。而在失球的那一次死球防守中,舒姆沙的盯防是一大敗筆,在歐聯這種大舞台上,一次失誤已足以構成失球,別忘了,希古恩可是出了名的機會主義者,而這場比賽上,亦正正成為了他的舞台。他主要的職責是頂在最前,並尋找對手防線的空位,利用曉姆斯轉身及回追速度慢的缺點,直接對維丹費拿構成威脅。比賽16分鐘時的那一次攻勢,若非蘇保迪及時回防剷去希古恩腳下球,多蒙特早已落後。
(舒姆沙的盯防失誤, 讓希古恩有空位頂入)
其實此問題在於多蒙特中場與後防之間存有一大空位。多蒙特4-2-3-1的最大問題,亦正在這裡。賓達不時會回徹,為兩位中堅製造空位將球傳向兩邊,但當他前移回中場時,便會留下一大位空間予對手進行反擊。萬一對手在中場位置得球,往往令多蒙特一對中堅處於一對一的狀態。當曉姆斯受傷後,高普反換入奧巴美揚,將賓達移後至中堅,回徹的職責便落在沙軒身上。這對土耳其人並不陌生,因為在聯賽中,不論是他、基爾還是賓達,往往都會輪流回徹,串連中後場。可是,他的防守能力明顯不及賓達,加上要回徹,令中場中路暴露出更多空位,加上蘇保迪和賓達間缺少默契,多蒙特對比賽的支配不復見,希古恩更是如魚得水,令維丹費拿不得不以紅牌的代價化解對手攻勢。
(如聯賽一樣, 賓達不時回徹拿球串連中前場)
(但當賓達移回中路時, 往往令多蒙特中後場間出現大片空位)
(曉姆斯於 14 分鐘被希古恩一對一下輕易過掉)
下半場
十人應戰且落後一球的多蒙特力圖反撲,但卻受制於對手對比賽的支配,因而疲於奔命。與今季不少德甲球隊一樣,拿玻里今仗亦主攻多蒙特的右路,考慮到右閘是客串的哥斯基奧斯,此戰術顯得非常理所當然,而正正是因為這樣,令意大利天才小將恩薜尼得以大放異采。多蒙特方面,奧巴美揚下半場的光芒,證明高普起用巴拉斯塞高夫斯基是一大敗筆,雖然足球智慧尚待磨練,但對於對手防線的衝擊方面,今季德甲五戰攻入五球的「加蓬尼馬」,更證明自己比波蘭人更具威脅。
(恩薜尼主攻多蒙特右路, 令哥斯基奧斯極為吃力, 此圖為 61 分鐘, 恩薜尼連過哥斯基奧斯及蘇保迪二人)
由去季歐聯決賽兵敗溫布萊後已說過,高普在激勵士氣及起用年青球員方面,確是頂級,唯在臨場調度上,始終是軟肋,今仗在戰術大師賓尼迪斯面前,可謂上了寶貴的一課。不過正如沙軒賽後所言:「失利總是令人感到難以接受,不過我們還有五場比賽可踢」,只要汲取教訓,多蒙特依然有力衝擊歐聯十六強席位。
以下是此場比賽多蒙特的一些數據 (後者為拿玻里):
射門 17 次 (1 個入球) 15 次 (2 個入球)
角球 3 個 (1 次到位) 8 次 (4 次到位) 傳中 24 次 (4 次到位) 21 次 (8 次成功)
一對一 7 次 (3 次成功) 33 次 (11 次成功)
攔截 32 次 (25 次成功) 9 次 (8 次成功)
爭頂 21 次 (8 次成功) 21 次 (13 次成功)
斷球 14 次 22 次
解圍 34 次 (全成功) 13 次
傳球 342 (261 次到位, 成功率 76%) 482 (402 次到位, 成功率 83%)
犯規 14 次 13 次
黃牌 1 張 (舒姆沙) 3 張
紅牌 2 張 (高普及維丹費拿) 0 張
由比賽形勢上看, 兩隊上半場大部分時間都踢得非常均勢。陣式上,兩隊均以 4-2-3-1 陣式迎戰,人員配置及風格皆非常相似,就以米希達恩及咸錫為例,二人同為進攻能力極強的進攻中場,而且可移後至中場中協防及組織,今場比賽,正是最佳例證。米希達恩多次回到中場,向拿玻里中場施壓(其實多蒙特表面上是4-2-3-1,實際上踢起來是 4-3-3 倒三角),而咸錫亦不時移後,只是被施雲賓達嚴密看管下,對比賽直接貢獻不大。
不論是拜仁還是多蒙特,均以快速且激烈的逼搶向對手施壓,以此取回球權及進行反擊。在意甲及歐洲賽場皆少有遇上此類對手的拿玻里,一開始自然無法適應,失誤連連,令多蒙特獲得不少機會,可惜未能好好把握。多蒙特此戰並沒有對本身的踢法作出重大的改變,依舊是兩翼內切加高效逼搶及反擊,而拿玻里則是非常善於利用球場兩邊的闊度,雖然恩薜尼與多蒙特的萊斯一樣,以內切為主,但比賽初段他的位置明顯比萊斯更邊,;而另一邊的卡利祖則與多蒙特的巴拉斯塞高夫斯基相對應,同為右腳踢右邊。不過正如上文所言,兩者分別在於前者下底,後者內切。正是這種分別,形成了兩隊踢法「一闊一窄」的相異。
直到拿玻里先開紀錄前,兩隊可謂半斤百兩,甚至可說,多蒙特稍稍更有威脅,但最終先開紀錄的,還是主隊拿玻里,原因,終究還是在於多蒙特的防死球戰術千瘡百孔,而在死球進攻方面,多蒙特亦同樣未能為對手帶來足夠威脅。而在失球的那一次死球防守中,舒姆沙的盯防是一大敗筆,在歐聯這種大舞台上,一次失誤已足以構成失球,別忘了,希古恩可是出了名的機會主義者,而這場比賽上,亦正正成為了他的舞台。他主要的職責是頂在最前,並尋找對手防線的空位,利用曉姆斯轉身及回追速度慢的缺點,直接對維丹費拿構成威脅。比賽16分鐘時的那一次攻勢,若非蘇保迪及時回防剷去希古恩腳下球,多蒙特早已落後。
(舒姆沙的盯防失誤, 讓希古恩有空位頂入)
其實此問題在於多蒙特中場與後防之間存有一大空位。多蒙特4-2-3-1的最大問題,亦正在這裡。賓達不時會回徹,為兩位中堅製造空位將球傳向兩邊,但當他前移回中場時,便會留下一大位空間予對手進行反擊。萬一對手在中場位置得球,往往令多蒙特一對中堅處於一對一的狀態。當曉姆斯受傷後,高普反換入奧巴美揚,將賓達移後至中堅,回徹的職責便落在沙軒身上。這對土耳其人並不陌生,因為在聯賽中,不論是他、基爾還是賓達,往往都會輪流回徹,串連中後場。可是,他的防守能力明顯不及賓達,加上要回徹,令中場中路暴露出更多空位,加上蘇保迪和賓達間缺少默契,多蒙特對比賽的支配不復見,希古恩更是如魚得水,令維丹費拿不得不以紅牌的代價化解對手攻勢。
(如聯賽一樣, 賓達不時回徹拿球串連中前場)
(但當賓達移回中路時, 往往令多蒙特中後場間出現大片空位)
(曉姆斯於 14 分鐘被希古恩一對一下輕易過掉)
下半場
十人應戰且落後一球的多蒙特力圖反撲,但卻受制於對手對比賽的支配,因而疲於奔命。與今季不少德甲球隊一樣,拿玻里今仗亦主攻多蒙特的右路,考慮到右閘是客串的哥斯基奧斯,此戰術顯得非常理所當然,而正正是因為這樣,令意大利天才小將恩薜尼得以大放異采。多蒙特方面,奧巴美揚下半場的光芒,證明高普起用巴拉斯塞高夫斯基是一大敗筆,雖然足球智慧尚待磨練,但對於對手防線的衝擊方面,今季德甲五戰攻入五球的「加蓬尼馬」,更證明自己比波蘭人更具威脅。
(恩薜尼主攻多蒙特右路, 令哥斯基奧斯極為吃力, 此圖為 61 分鐘, 恩薜尼連過哥斯基奧斯及蘇保迪二人)
由去季歐聯決賽兵敗溫布萊後已說過,高普在激勵士氣及起用年青球員方面,確是頂級,唯在臨場調度上,始終是軟肋,今仗在戰術大師賓尼迪斯面前,可謂上了寶貴的一課。不過正如沙軒賽後所言:「失利總是令人感到難以接受,不過我們還有五場比賽可踢」,只要汲取教訓,多蒙特依然有力衝擊歐聯十六強席位。
以下是此場比賽多蒙特的一些數據 (後者為拿玻里):
射門 17 次 (1 個入球) 15 次 (2 個入球)
角球 3 個 (1 次到位) 8 次 (4 次到位) 傳中 24 次 (4 次到位) 21 次 (8 次成功)
一對一 7 次 (3 次成功) 33 次 (11 次成功)
攔截 32 次 (25 次成功) 9 次 (8 次成功)
爭頂 21 次 (8 次成功) 21 次 (13 次成功)
斷球 14 次 22 次
解圍 34 次 (全成功) 13 次
傳球 342 (261 次到位, 成功率 76%) 482 (402 次到位, 成功率 83%)
犯規 14 次 13 次
黃牌 1 張 (舒姆沙) 3 張
紅牌 2 張 (高普及維丹費拿) 0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