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方向不明的失敗結果
在普遍的超級英雄世界裏,敵人從來都是十惡不赫、企圖毀滅地球的奸角(如《蝙蝠俠》的小丑、《復仇者聯盟》的洛基、《美國隊長》的九頭蛇組織等,比比皆是),甚少作品會敘述兩雄相遇、內訌、視對方為敵的故事(導演蕯克薛達的《保衛奇俠》異於典型的正邪交鋒,放諸現在英雄橫行的年代,更見獨到之處)。《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重點則是在於兩大DC漫畫英雄對決,並非意指在電影行銷上,而是全片的劇本皆是為了滿足一眾漫畫迷、影迷對於蝙蝠俠與超人較量的心態,完全的粉絲導向令電影顧彼失此,既不能為正義聯盟的續篇打好根基(神奇女俠在片中說穿了只是個能武的花瓶),也不能鞏固電影的故事結構,表達對能力過大的質疑及恐懼,刻意營造影迷對英雄對決的期待,最終落入低智沒趣的劇情走向。
《蝙》的開場算是最可看的段落,因為它很集中地講述蝙蝠俠的童年(用兩段慢動作的場面交代布魯斯韋恩成為蝙蝠俠的經過,實在是導演的拿手好戲)、受超人對城市的破壞而心心不憤(連接上集片段),這樣的承先啟後,確實有一定的劇力,簡單流暢地介紹新蝙蝠俠的出場,是作為引入重拍角色的不俗示範(當然片長及故事內容亦是考慮因素)。可是,劇本的重心卻放於雷克斯的陰謀如何促使超人與蝙蝠俠的對決,打從蝙蝠俠要追查俄羅斯船開始,整個計劃就純粹為了鋪陳二人因為誤會而開戰,基本上沒有筆墨去描繪角色的心理,就算偶爾一場超人與養母在農莊的對話,也顯得是刻意安排,單純是電影篇幅必須平衡兩方英雄而草草描述。
為了針對觀眾群的期望,迎合漫畫迷追求忠於原著的心理,劇本已經預期觀眾對角色有一定的認識,劇情沒有明確地交代雷克斯要諸超人之死地的原因(漫畫迷早已知二人宿敵的關係)、沒有確實描繪毀滅日如何因人類的血墨而成形、亦沒有嘗試描寫神奇女俠,在片中單純感覺到其神秘、艷麗的一面,假若沒有任何漫畫認知,她只是個莫名奇妙出現的女英雄,是沒有靈魂的人物。這種編寫的手法令電影顯得漏動處處(在此亦不用說劇情的犯駁),不完整的人物塑造及情節設計,與《保》比較(原著是該片成功的一大幫助),角色甚至更多,在相若的篇幅卻能令每人都有鮮明形象,《蝙》的問題在於故事擁有的負擔過多,不能集中說好一個故事。前者由於原著的設計而沒有延續的意向,後者創作意圖既是要將新一代蝙蝠俠面世、又要描寫雷克斯的幕後操縱、也需因應市場需求,仿效Marvel當年《復》的計劃,鋪排《正義聯盟》的成立,這個目標使整片處於尷尬的位置,那些彩蛋的插入方式是刻意堆砌的,例如以神奇女俠觀看影片,以介紹閃電俠、水行俠等角色的現身,背景音樂更要煞有介事地將氣氛推至最高,但是這情節與電影沒有絲毫關係(Marvel聰明地在每部獨立英雄片尾加入伏筆,不會影響主線劇情),只會令觀眾疑惑,破壞故事結構。
超人與蝙蝠俠是一個有趣的對比,一個天生擁有超能力,另一個家財萬貫卻徹夜受恐懼侵擾,而當中的夢魘是源自對超人身份未明的不信任,亦是兒時家人在面前死亡的不安回憶。其實電影所/想說的不外乎是英雄權力和能力的質疑,正如《蜘蛛俠》中的名句「能力愈大,責任愈大」,電影有意反思超人的強勢,蝙蝠俠的出現理應將他們保護人民的責任信息加強,要避免為城市帶來更多破壞,諷刺地二人正式交鋒的時候,超人已經得悉雷克斯在背後的詭計,該情節就落入一場因為誤會而觸發的打鬥,及後的和解方式亦偏離全片探討力量的主題,中間兩方並沒有經過思考保衛的責任,便直接聯手打倒毀滅日。沒有發掘主題深度,只能淪為一個直白無趣的英雄合作故事。
或許創作人是時候首先考慮劇本的結構,才加入所謂的伏線彩蛋,畢竟完整的劇情結構及主題才是令電影成功的因素,任憑再多的隱藏信息、動作場面及美艷人物,觀眾也會看膩,只望DC不會是推向英雄片至末日的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