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本地遊】沙田客家百年圍村曾大屋
自從疫苗通行證實施後,我的本地遊不再那麼自由。不過,我還是能絕處逢生,抱著好奇心繼續探索香港被遺忘的角落。被風球關在家裡幾天,坐到腰酸骨痛,就去沙田曾大屋,訪尋百年古宅。
從曾大屋新村進去,一幢幢淺棕色村屋整齊排列,過一條小橋,下面便是1867年建成的曾大屋圍村了。古色古香的護土墻外停泊了兩行私家車,顯得格格不入。
鑊耳形的瓦頂看著像“凸”字,昔日的花崗岩已經添上歲月的痕跡,青磚一片灰灰沉沉,但依然無懼風雨,守護著古屋。大屋有三個入口。
左門
中門
右門 穿過左邊側門入口,到達一處空曠庭院,四個橫門各有名稱,面前貼著一副橘色對聯,使殘舊的大宅生色不少。
左右兩口水井互相對稱,井內依然有水,不知如今村民是否還會使用。
中間的大夫第牌匾高掛,伴著兩個大紅燈籠,氣勢非凡。
跨過門檻,兩個木製農具夾道歡迎,其中一個寫上“曾廣庠”,似是村民的手作。
祠堂分上、中、下三廳,兩個天井。中廳陳列了曾氏先人的遺照,有別於一般祠堂擺放的神主牌。中廳
天井
再往前走,兩邊兩門互相對應,只聞“馨蘭”門後傳來剁肉聲鑿鑿,看來是要準備晚餐了。
回到中庭院,走右側門進去“探險”。只見各家各戶大門深鎖,住戶把門口改裝得別具歐陸風情,猶如小別墅,與外面的古色古香形成強烈對比。
舊式信箱另一個門的狹窄通道家門密集,猶如劏房,看來是改裝了原本的建築架構。相信如今住在大屋裡的多是外姓人,不知道曾氏家族還有幾個住在裡面呢?
修箿過的瓦頂 走到停車場回望,城墻上一個個槍孔像大屋的眼睛,多年來一直看守著大屋。圍墻四角的三層高更樓,築有鑊耳山墻,以往作防禦盜賊之用。只是屋外的護城河已經被拆,剩下一片荒廢的雜草。
入口的紅鐵閘是典型的圍村大鐵閘,可想像當年守衛森嚴。
曾大屋的規模比我想像中小,有時候搭車經過看到那一排鑊耳碉堡,以為裡面是一大片民宅。不過,從清朝保留到現在已經150多年了,大屋的建築群還能堅固地存在,也是一種歷史的見證。香港歷經戰亂、殖民、回歸,沒有人知道將來本土史能否一一記錄。作為一個旅人,現在能做的就是拍下親眼所見,寫下所知知識,這已經是對一個地方最大的回饋了。
【交通】
沙田圍站走路約10分鐘
從曾大屋新村進去,一幢幢淺棕色村屋整齊排列,過一條小橋,下面便是1867年建成的曾大屋圍村了。古色古香的護土墻外停泊了兩行私家車,顯得格格不入。
鑊耳形的瓦頂看著像“凸”字,昔日的花崗岩已經添上歲月的痕跡,青磚一片灰灰沉沉,但依然無懼風雨,守護著古屋。大屋有三個入口。
左門
中門
右門 穿過左邊側門入口,到達一處空曠庭院,四個橫門各有名稱,面前貼著一副橘色對聯,使殘舊的大宅生色不少。
左右兩口水井互相對稱,井內依然有水,不知如今村民是否還會使用。
中間的大夫第牌匾高掛,伴著兩個大紅燈籠,氣勢非凡。
跨過門檻,兩個木製農具夾道歡迎,其中一個寫上“曾廣庠”,似是村民的手作。
祠堂分上、中、下三廳,兩個天井。中廳陳列了曾氏先人的遺照,有別於一般祠堂擺放的神主牌。中廳
天井
再往前走,兩邊兩門互相對應,只聞“馨蘭”門後傳來剁肉聲鑿鑿,看來是要準備晚餐了。
回到中庭院,走右側門進去“探險”。只見各家各戶大門深鎖,住戶把門口改裝得別具歐陸風情,猶如小別墅,與外面的古色古香形成強烈對比。
舊式信箱另一個門的狹窄通道家門密集,猶如劏房,看來是改裝了原本的建築架構。相信如今住在大屋裡的多是外姓人,不知道曾氏家族還有幾個住在裡面呢?
修箿過的瓦頂 走到停車場回望,城墻上一個個槍孔像大屋的眼睛,多年來一直看守著大屋。圍墻四角的三層高更樓,築有鑊耳山墻,以往作防禦盜賊之用。只是屋外的護城河已經被拆,剩下一片荒廢的雜草。
入口的紅鐵閘是典型的圍村大鐵閘,可想像當年守衛森嚴。
曾大屋的規模比我想像中小,有時候搭車經過看到那一排鑊耳碉堡,以為裡面是一大片民宅。不過,從清朝保留到現在已經150多年了,大屋的建築群還能堅固地存在,也是一種歷史的見證。香港歷經戰亂、殖民、回歸,沒有人知道將來本土史能否一一記錄。作為一個旅人,現在能做的就是拍下親眼所見,寫下所知知識,這已經是對一個地方最大的回饋了。
【交通】
沙田圍站走路約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