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進攻陣形的三大問題
利物浦進攻陣形的三大問題
過去六場英超只嘗一勝,利物浦在上週末終於再次嚐到勝利的滋味,以三比零擊敗升班馬哈特斯菲爾德。這場賽事中紅軍雖然大勝,但球迷都不難察覺到他們的進攻乏力,傳球緩慢,不斷轉邊卻未能入滲,亦因此未能製造有威脅的攻門。若非對手一次防守失誤,恐怕都難以打開缺口。
之前提過,要令球隊可以更順暢地傳球,球員在場上的位置和佈陣是重中之重。很多時候是無球者而非持球者決定皮球的去向,有系統的位置和佈陣減低球員Decision making的時間,從而加快運送皮球的速度。因此,個人認為,現時利物浦進攻的最大問題在於他們的陣形(shape),即與球員的企位息息相關。
在探討利物浦的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明白控球在腳(Possession)的意義或目標:一,建立一個陣形令球員可在足夠的空位和人數下互相配合;二,擾亂(Destabilize)對手的防守陣形,策略性地將他們移動到對自己有利的區域。
後場不必要的人數優勢
在球場不同區域製造人數優勢是達致兩個目標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有利球員配合之餘,亦能吸引更多防守球員到那區域,從而為處於其他區域的球員拉開更多空位。然而,足球是十一對十一的遊戲,當攻方在某一區域得到人數優勢,同時意味著他們在其他區域會處於劣勢。再者,要將皮球運到前場或有威脅的區域,第一階段的後場組織必須要有人數優勢,這亦可增加失去控球權後防守的穩定性;然後,要創造攻門機會,就一定要確保前場的人數比例不能處於嚴重的劣勢,否則守方就可以動用多餘防守者進行夾擊。基於以上的前設,本人會將控球在腳時的一大原則歸納為:在確保後場組織(Build up)有比對手多一人的人數優勢後,其他球員要佔據更前的位置(Move onto the next line)。
基於以上的概念,當我們細心觀察利物浦的陣形(圖一&圖二),不難發現他們在後場的人數優勢嚴重地過多(5v1),以致有幾位球員在組織時根本處於一個對手完全不用顧忌的位置(x目標二),亦令球隊在前場陷入人少打人多的局面(x目標一)。這個問題有幾個成因:一,軒達臣的位置實在太深。他經常在兩名中堅沒有受任何壓逼的情況下,墮後到他們之間或正前方取球,位置上的重疊令兩名中堅在組織上完全沒有作為。另外,墮到這麼深的位置拉長了軒達臣與自己隊友的距離,令他往往只能以長傳輸送給隊友。長傳的移動時間長,防守球員在傳球後才調整位置也綽綽有餘,所以他的企位不能擾亂對手的佈陣。二,高美斯的位置太後,而且不夠闊。面對哈特斯菲爾德的大巴戰術,只有一名前鋒在半場作第一道防線,高美斯卻經常停留在馬迪普的正右方,形成類似三中堅的佈陣,實在是太過累贅。更嚴重的是,即使三中堅可能是高普的用意,但他與沙拿的距離實在太遠,以致後者經常要走到更深的位置接應,大大減低了其威脅。三,占士米拿經常移到左右兩邊,造成的問題與上述相似。四,可能是受到米拿或高美斯的影響,兩名中堅的距離間中會太近。這令在他們互傳轉邊時,也未能大幅移動防守球員的位置以及改變持球者的視野。
未能善用防線之間的空位
有關防線之間的空位的重要性,在之前的一則帖文也略略提及過。(https://www.facebook.com/onfootballhk/photos/a.1962541373964932.1073741828.1962536440632092/1996516393900763/?type=3&theater)。長話短說,佔據這個空位讓攻方有可能以短傳穿越對手的防線。反之,不善用這個空位很容易會令陣形發生斷層的情況,攻方只可用長傳、盤扭或邊路推進,成功率較低之餘,威脅程度都因與龍門的距離和角度而比不上中路推進。
從圖三和圖四可見,利物浦甚少利用防線之間的空位串連進攻,對方的中場線和後防線之間完全是空無一人。這個問題也略略受到上述的後場人數問題所影響,因為當後場人數過多和前鋒佔據著最前線的位置時,中場球員會基於保持防守穩健性的理由,而佔據著一個較保守的位置,以確保當出現傳球失誤時,他們都能在合適的位置防範反擊。另外,後場問題亦會造成連鎖效應。當防守中場墮得太後,本身屬於他的空位就會出現空檔。為了確保後場推進的連貫性,前線球員很多時候便會逗後一格填補空檔,但同時亦令防線之間的空位無人佔據。雖然如此,但上場比賽,即使後場球員的企位沒有太大問題時,防線之間的問題依然存在,可見高普的戰術在這方面真的出現了漏洞,而前場球員亦沒有足夠的意識要佔據這個空間。因此,紅軍在進攻端甚少可以在中路入滲,大多時候只能在外圍不斷轉邊,然後以長傳急攻。
根據紅軍球員的特性和以整體佈陣來說,編排費明路和韋拿杜姆活躍於這個空間是最合適的。前者其實在踢正前鋒時經常會活躍於這個空間,協助串連攻勢亦同時擾亂對手的中堅。而韋拿杜姆的組織能力較弱,但在狹窄空間的控球能力不俗。其實他平時都習慣在這個空間遊走,但經常未能與前方的防守球員保持足夠的距離,所以會看似是躲在防守球員身後,位置感仍有待改善。值得一提的是,當古天奴在陣時,這個問題會顯得更加明顯,因為他經常離開自己的位置,急於墮後派牌希望主導比賽,進一步影響球隊的陣形。要成為頂級球員,他必須改善這個壞習慣,加強位置上的紀律性,讓自己可以在更有威脅的區域影響戰局。
闊度不足
闊度不足同樣是利物浦本季的致命傷。要提供闊度的重要性應該是眾所周知的:第一,足夠的闊度和深度可牽制防守球員,拉開對手的防守陣形,令中路更多空位。第二,進攻球員站得越近邊線,接到皮球後的空間和時間會越多。這個空間亦容許機動性和短途加速的可能,令進攻球員無論在持球或無球時都能借助那小小的空間進行加速,藉此擺脫防守球員。
從圖五和圖六可見,利物浦在闊度方面有兩個主要問題。第一,當沙拿內切時,由於高美斯的位置太後,令右邊邊路無人佔據,未能以闊度拉散對手的防線。事實上,這個情形經常發生,沙拿不是傳統翼鋒,他一向擅長以靈活的內切走動為自己和隊友製造機會,同時會沽空本來佔據的邊路空間。很多球隊的閘位球員都會被編排先處於輔位位置(Halfspace),當翼鋒內切時他們應可及時移師邊路,填補空檔。但由於高美斯與沙拿的距離實在太遠,所以根本不可能做到這個效果。第二,由於沙拿與高美斯的距離太遠,當高美斯持球時,為免傳球會被截斷,沙拿被逼墮到更深的位置接應。在這個位置控球大大減低了他上腳後的威脅性,因為他需要盤球一段距離才可與防守球員正面交鋒。換句話說,防守他的閘位球員可首先保持一個較保守的位置,等待旁邊的隊友移到邊路進行夾擊,減低失位的可能性。另一邊廂,利記的左路都存在類似的問題。無論是平時的古天奴抑或今仗的費明路,兩者皆非翼鋒球員,因此左邊的闊度通常由左閘摩蘭奴提供。摩蘭奴的位置雖較高美斯進取,但在翼鋒長期內切的情況下,他必須佔據一個更深的位置,最好是與對方的後防線平排,才可有效地牽制防守的閘位球員,達致上述的效果。如今利記未能以闊度打亂對手的佈陣,一方面進一步加大了中路入滲的難度,另一方面又減低了側擊的威脅性。
總結
總括而言,利物浦單單在進攻的陣形上經已問題多多,而這正正是高普一直以來的弱點。能否為這個問題找到適當的解決方法,將會是利記今季再入前四的關鍵所在。
Facebook Page:論足球 https://www.facebook.com/onfootballhk/
過去六場英超只嘗一勝,利物浦在上週末終於再次嚐到勝利的滋味,以三比零擊敗升班馬哈特斯菲爾德。這場賽事中紅軍雖然大勝,但球迷都不難察覺到他們的進攻乏力,傳球緩慢,不斷轉邊卻未能入滲,亦因此未能製造有威脅的攻門。若非對手一次防守失誤,恐怕都難以打開缺口。
之前提過,要令球隊可以更順暢地傳球,球員在場上的位置和佈陣是重中之重。很多時候是無球者而非持球者決定皮球的去向,有系統的位置和佈陣減低球員Decision making的時間,從而加快運送皮球的速度。因此,個人認為,現時利物浦進攻的最大問題在於他們的陣形(shape),即與球員的企位息息相關。
在探討利物浦的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明白控球在腳(Possession)的意義或目標:一,建立一個陣形令球員可在足夠的空位和人數下互相配合;二,擾亂(Destabilize)對手的防守陣形,策略性地將他們移動到對自己有利的區域。
後場不必要的人數優勢
在球場不同區域製造人數優勢是達致兩個目標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有利球員配合之餘,亦能吸引更多防守球員到那區域,從而為處於其他區域的球員拉開更多空位。然而,足球是十一對十一的遊戲,當攻方在某一區域得到人數優勢,同時意味著他們在其他區域會處於劣勢。再者,要將皮球運到前場或有威脅的區域,第一階段的後場組織必須要有人數優勢,這亦可增加失去控球權後防守的穩定性;然後,要創造攻門機會,就一定要確保前場的人數比例不能處於嚴重的劣勢,否則守方就可以動用多餘防守者進行夾擊。基於以上的前設,本人會將控球在腳時的一大原則歸納為:在確保後場組織(Build up)有比對手多一人的人數優勢後,其他球員要佔據更前的位置(Move onto the next line)。
基於以上的概念,當我們細心觀察利物浦的陣形(圖一&圖二),不難發現他們在後場的人數優勢嚴重地過多(5v1),以致有幾位球員在組織時根本處於一個對手完全不用顧忌的位置(x目標二),亦令球隊在前場陷入人少打人多的局面(x目標一)。這個問題有幾個成因:一,軒達臣的位置實在太深。他經常在兩名中堅沒有受任何壓逼的情況下,墮後到他們之間或正前方取球,位置上的重疊令兩名中堅在組織上完全沒有作為。另外,墮到這麼深的位置拉長了軒達臣與自己隊友的距離,令他往往只能以長傳輸送給隊友。長傳的移動時間長,防守球員在傳球後才調整位置也綽綽有餘,所以他的企位不能擾亂對手的佈陣。二,高美斯的位置太後,而且不夠闊。面對哈特斯菲爾德的大巴戰術,只有一名前鋒在半場作第一道防線,高美斯卻經常停留在馬迪普的正右方,形成類似三中堅的佈陣,實在是太過累贅。更嚴重的是,即使三中堅可能是高普的用意,但他與沙拿的距離實在太遠,以致後者經常要走到更深的位置接應,大大減低了其威脅。三,占士米拿經常移到左右兩邊,造成的問題與上述相似。四,可能是受到米拿或高美斯的影響,兩名中堅的距離間中會太近。這令在他們互傳轉邊時,也未能大幅移動防守球員的位置以及改變持球者的視野。
未能善用防線之間的空位
有關防線之間的空位的重要性,在之前的一則帖文也略略提及過。(https://www.facebook.com/onfootballhk/photos/a.1962541373964932.1073741828.1962536440632092/1996516393900763/?type=3&theater)。長話短說,佔據這個空位讓攻方有可能以短傳穿越對手的防線。反之,不善用這個空位很容易會令陣形發生斷層的情況,攻方只可用長傳、盤扭或邊路推進,成功率較低之餘,威脅程度都因與龍門的距離和角度而比不上中路推進。
從圖三和圖四可見,利物浦甚少利用防線之間的空位串連進攻,對方的中場線和後防線之間完全是空無一人。這個問題也略略受到上述的後場人數問題所影響,因為當後場人數過多和前鋒佔據著最前線的位置時,中場球員會基於保持防守穩健性的理由,而佔據著一個較保守的位置,以確保當出現傳球失誤時,他們都能在合適的位置防範反擊。另外,後場問題亦會造成連鎖效應。當防守中場墮得太後,本身屬於他的空位就會出現空檔。為了確保後場推進的連貫性,前線球員很多時候便會逗後一格填補空檔,但同時亦令防線之間的空位無人佔據。雖然如此,但上場比賽,即使後場球員的企位沒有太大問題時,防線之間的問題依然存在,可見高普的戰術在這方面真的出現了漏洞,而前場球員亦沒有足夠的意識要佔據這個空間。因此,紅軍在進攻端甚少可以在中路入滲,大多時候只能在外圍不斷轉邊,然後以長傳急攻。
根據紅軍球員的特性和以整體佈陣來說,編排費明路和韋拿杜姆活躍於這個空間是最合適的。前者其實在踢正前鋒時經常會活躍於這個空間,協助串連攻勢亦同時擾亂對手的中堅。而韋拿杜姆的組織能力較弱,但在狹窄空間的控球能力不俗。其實他平時都習慣在這個空間遊走,但經常未能與前方的防守球員保持足夠的距離,所以會看似是躲在防守球員身後,位置感仍有待改善。值得一提的是,當古天奴在陣時,這個問題會顯得更加明顯,因為他經常離開自己的位置,急於墮後派牌希望主導比賽,進一步影響球隊的陣形。要成為頂級球員,他必須改善這個壞習慣,加強位置上的紀律性,讓自己可以在更有威脅的區域影響戰局。
闊度不足
闊度不足同樣是利物浦本季的致命傷。要提供闊度的重要性應該是眾所周知的:第一,足夠的闊度和深度可牽制防守球員,拉開對手的防守陣形,令中路更多空位。第二,進攻球員站得越近邊線,接到皮球後的空間和時間會越多。這個空間亦容許機動性和短途加速的可能,令進攻球員無論在持球或無球時都能借助那小小的空間進行加速,藉此擺脫防守球員。
從圖五和圖六可見,利物浦在闊度方面有兩個主要問題。第一,當沙拿內切時,由於高美斯的位置太後,令右邊邊路無人佔據,未能以闊度拉散對手的防線。事實上,這個情形經常發生,沙拿不是傳統翼鋒,他一向擅長以靈活的內切走動為自己和隊友製造機會,同時會沽空本來佔據的邊路空間。很多球隊的閘位球員都會被編排先處於輔位位置(Halfspace),當翼鋒內切時他們應可及時移師邊路,填補空檔。但由於高美斯與沙拿的距離實在太遠,所以根本不可能做到這個效果。第二,由於沙拿與高美斯的距離太遠,當高美斯持球時,為免傳球會被截斷,沙拿被逼墮到更深的位置接應。在這個位置控球大大減低了他上腳後的威脅性,因為他需要盤球一段距離才可與防守球員正面交鋒。換句話說,防守他的閘位球員可首先保持一個較保守的位置,等待旁邊的隊友移到邊路進行夾擊,減低失位的可能性。另一邊廂,利記的左路都存在類似的問題。無論是平時的古天奴抑或今仗的費明路,兩者皆非翼鋒球員,因此左邊的闊度通常由左閘摩蘭奴提供。摩蘭奴的位置雖較高美斯進取,但在翼鋒長期內切的情況下,他必須佔據一個更深的位置,最好是與對方的後防線平排,才可有效地牽制防守的閘位球員,達致上述的效果。如今利記未能以闊度打亂對手的佈陣,一方面進一步加大了中路入滲的難度,另一方面又減低了側擊的威脅性。
總結
總括而言,利物浦單單在進攻的陣形上經已問題多多,而這正正是高普一直以來的弱點。能否為這個問題找到適當的解決方法,將會是利記今季再入前四的關鍵所在。
Facebook Page:論足球 https://www.facebook.com/onfootball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