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是一種病?搏擊會說了些什麼?
本文轉貼自: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https://www.facebook.com/reasonformovie)
同樣是高登三寶之一的搏擊會,充斥黑暗、血腥和色情場面,這樣一部三級片上映時表現未如理想,但卻在其後發行DVD時大賣,這部令人又愛又恨的電影,又可以有怎樣關於「病」的解讀呢?
撰文:陳新
平凡就是一種病
故事的開始是主角(敘事者)因為日復一日無聊的生活,無法舒解壓力而導致失眠。於是他找上了自助團體,在那邊他遇見比他過得更悲慘的人們(癌症患者、心理疾病患者等。)藉此催眠自己仍然是過得幸福快樂的。
不少分析認為這部電影反思了物質主義,而電影主角之一的 Tyler Durden 也有很多關於人生、社會的主張,也不斷強調每個人都是平等、沒有區別的。這部電影其中一個最特別的地方就是,主角是沒有名字的(一直沒有交代),正正也是反映這種思想。
但作為一部突破第四面牆的電影,敘事者可以直接與觀眾對話,他的感覺也會因此直接投射給觀眾。其實主角的生活確實相當美好的:有好的工作、也經常可以買到自己喜歡的傢俱,但電影開端時敘事者卻不斷強調自己失眠,又以不同的疾病患者去襯托主角釋放生活的壓力,主要其實就是想要帶出這種平凡的生活讓人生病。病,從一開始就是這部電影的主題。
電影本身就是病
隨著劇情的發展,敘事者與 Tyler Durden 創辦了搏擊會,及後搏擊會更風行全國,也建立了數量巨大的粉絲團,演變成破壞城市的兵團。敘事者想要阻止一切破壞,最後卻發現自己原來有人格分裂症,Tyler Durden 就是他自己創造出來的人格。
細心的觀眾會留意到,這些搏擊會成員,甚至是環繞著敘事者的人當中,除了女主角之外沒有一個是女性。根據敘事者的說法,他的爸爸小時候就已經離開了他,一直照顧他的是媽媽,因此有人認為這是反映出敘事者對父愛的渴求。多重人格的成因多有爭議。有理論認為多重人格與童年創傷相關。當受到難以應付的衝擊時,患者以「放空」的方式,以達到「這件事不是發生在我身上」的感覺,這對長期受到嚴重傷害的人來說,或許是必要的。
換句話說,敘事者很可能小時候受過嚴重傷害,卻又缺乏父愛,所以創造了一個強勢的男性人格。這也呼應電影開始的時候,敘事者在就當跟隨分享會的心靈活動,探索自己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守護動物就是他很煩厭的 Marla Singer。
進一步思考,如果敘事者突破了第四道牆,可以讓觀眾身歷其境的話,這部電影很明顯就是一個人格分裂症病人的視角,觀眾所看的就是這個病的感受;仔細的觀眾多半會在《搏擊會》DVD版本正片放映前版權警告信息中發現導演 David Fincher 竟又插入了一則來自 「TYLER」 的所謂警告,正正也是暗合這種意味。
現實是否也是這樣一種病?
電影開端「TYLER」 的所謂警告全文如下:
「如果你正在閱讀本文,那麼這次警告正是為你而做的。你所讀到的本文中的每個詞都是你生命中又一秒鐘的浪費。你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嗎?你的生命真的如此空虛以至於你怎麼都想不出另一個打發時間的方法嗎?還是你如此容易受權威的影響以至於你給予它所要求的全部尊敬和信任?你讀了所有你被假定應該讀的了嗎?你思考了所有你被假定應該思考的了嗎?買了所有你被告知你應當想要的了嗎?離開你的房間,去見一個異性。停止過度的購物和手淫。辭了你的工作。開始一場搏擊。證明你是活著的。如果你不去張揚你的人性,你將只會是一個統計量。你已經被警告了…泰勒」
正如上文提到,這是 Tyler Durden 對觀眾的直接對話;另一個明顯例子就是在完場前的一幕,敘事者與女主角一齊站在大樓玻璃前,看著其他大樓爆炸,閃過了一下男性生殖器的畫面。這正正呼應了電影前面部分介紹 Tyler Durden 是電影剪接師,喜歡把色情的東西剪去大眾電影中。但其實在電影中 Tyler Durden 從未對觀眾直接對話,只有敘事者突破第四道牆。嘗試推論下去, 這些線索都暗示着Tyler Durden 本身已經突破了電影本身,在電影情節的場景之外已經出現在觀眾的面前。
Tyler Durden 作為一個人格分裂症的虛擬人格,直接與觀眾對話了,當中的意義就等於說,觀眾其實和敘事者同樣可以接受到虛擬人格的訊息,正正暗合前面所說電影本身就是人格分裂症病人的視角,讓觀眾可可以代入角色的感受。又或者,這也許是鬼才導演 David Fincher 控訴,每個觀看這部電影的觀眾就是這樣的一個病人:這個現實社會就是令人有人格分裂的一個社會,是一個充斥著物質主義的、生病的社會。
Facebook專頁 : 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 https://www.facebook.com/reasonformovie )
網站: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http://reasonformovie.com/)
同樣是高登三寶之一的搏擊會,充斥黑暗、血腥和色情場面,這樣一部三級片上映時表現未如理想,但卻在其後發行DVD時大賣,這部令人又愛又恨的電影,又可以有怎樣關於「病」的解讀呢?
撰文:陳新
平凡就是一種病
故事的開始是主角(敘事者)因為日復一日無聊的生活,無法舒解壓力而導致失眠。於是他找上了自助團體,在那邊他遇見比他過得更悲慘的人們(癌症患者、心理疾病患者等。)藉此催眠自己仍然是過得幸福快樂的。
不少分析認為這部電影反思了物質主義,而電影主角之一的 Tyler Durden 也有很多關於人生、社會的主張,也不斷強調每個人都是平等、沒有區別的。這部電影其中一個最特別的地方就是,主角是沒有名字的(一直沒有交代),正正也是反映這種思想。
但作為一部突破第四面牆的電影,敘事者可以直接與觀眾對話,他的感覺也會因此直接投射給觀眾。其實主角的生活確實相當美好的:有好的工作、也經常可以買到自己喜歡的傢俱,但電影開端時敘事者卻不斷強調自己失眠,又以不同的疾病患者去襯托主角釋放生活的壓力,主要其實就是想要帶出這種平凡的生活讓人生病。病,從一開始就是這部電影的主題。
電影本身就是病
隨著劇情的發展,敘事者與 Tyler Durden 創辦了搏擊會,及後搏擊會更風行全國,也建立了數量巨大的粉絲團,演變成破壞城市的兵團。敘事者想要阻止一切破壞,最後卻發現自己原來有人格分裂症,Tyler Durden 就是他自己創造出來的人格。
細心的觀眾會留意到,這些搏擊會成員,甚至是環繞著敘事者的人當中,除了女主角之外沒有一個是女性。根據敘事者的說法,他的爸爸小時候就已經離開了他,一直照顧他的是媽媽,因此有人認為這是反映出敘事者對父愛的渴求。多重人格的成因多有爭議。有理論認為多重人格與童年創傷相關。當受到難以應付的衝擊時,患者以「放空」的方式,以達到「這件事不是發生在我身上」的感覺,這對長期受到嚴重傷害的人來說,或許是必要的。
換句話說,敘事者很可能小時候受過嚴重傷害,卻又缺乏父愛,所以創造了一個強勢的男性人格。這也呼應電影開始的時候,敘事者在就當跟隨分享會的心靈活動,探索自己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守護動物就是他很煩厭的 Marla Singer。
進一步思考,如果敘事者突破了第四道牆,可以讓觀眾身歷其境的話,這部電影很明顯就是一個人格分裂症病人的視角,觀眾所看的就是這個病的感受;仔細的觀眾多半會在《搏擊會》DVD版本正片放映前版權警告信息中發現導演 David Fincher 竟又插入了一則來自 「TYLER」 的所謂警告,正正也是暗合這種意味。
現實是否也是這樣一種病?
電影開端「TYLER」 的所謂警告全文如下:
「如果你正在閱讀本文,那麼這次警告正是為你而做的。你所讀到的本文中的每個詞都是你生命中又一秒鐘的浪費。你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嗎?你的生命真的如此空虛以至於你怎麼都想不出另一個打發時間的方法嗎?還是你如此容易受權威的影響以至於你給予它所要求的全部尊敬和信任?你讀了所有你被假定應該讀的了嗎?你思考了所有你被假定應該思考的了嗎?買了所有你被告知你應當想要的了嗎?離開你的房間,去見一個異性。停止過度的購物和手淫。辭了你的工作。開始一場搏擊。證明你是活著的。如果你不去張揚你的人性,你將只會是一個統計量。你已經被警告了…泰勒」
正如上文提到,這是 Tyler Durden 對觀眾的直接對話;另一個明顯例子就是在完場前的一幕,敘事者與女主角一齊站在大樓玻璃前,看著其他大樓爆炸,閃過了一下男性生殖器的畫面。這正正呼應了電影前面部分介紹 Tyler Durden 是電影剪接師,喜歡把色情的東西剪去大眾電影中。但其實在電影中 Tyler Durden 從未對觀眾直接對話,只有敘事者突破第四道牆。嘗試推論下去, 這些線索都暗示着Tyler Durden 本身已經突破了電影本身,在電影情節的場景之外已經出現在觀眾的面前。
Tyler Durden 作為一個人格分裂症的虛擬人格,直接與觀眾對話了,當中的意義就等於說,觀眾其實和敘事者同樣可以接受到虛擬人格的訊息,正正暗合前面所說電影本身就是人格分裂症病人的視角,讓觀眾可可以代入角色的感受。又或者,這也許是鬼才導演 David Fincher 控訴,每個觀看這部電影的觀眾就是這樣的一個病人:這個現實社會就是令人有人格分裂的一個社會,是一個充斥著物質主義的、生病的社會。
Facebook專頁 : 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 https://www.facebook.com/reasonformovie )
網站: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http://reasonformov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