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戲影評】《荷里活黑名單》:被消失的名字

本文轉貼自: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https://www.facebook.com/reasonformovie)

前幾天,電腦輕易擊敗韓國棋王。文明的步伐,大步踏前,顯得自信,氣定神閒。可是,人的愚昧,卻總會以不同的面貌,繼續出現。為什麼?《荷里活黑名單》(Trumbo)有句畫龍點睛的對白:因為有太多的人,太容易憤怒,但同時又缺乏理性。於是,狩獵女巫的劇本,在時代的舞台上,不斷落幕了又上演,不過只是換了演員。

【撰文:高堡戍】
不能觸及的傷痛

電影描述的黑名單時代,是美國荷里活一段不光彩的歷史,它承載了太多所不能觸及的傷痛。《荷里活黑名單》描繪二戰後,美國陷入冷戰,政府恐共滲透,草木皆兵,但又不能打壓言論自由的微妙心理。於是,美國裝模作樣,成立一個什麼「非美委員會」,鼓勵同業出賣影圈左翼朋友,互相指控,又大搞「黑名單」,向八大片廠施壓,不得聘請左翼電影人。結果,名單上的百多位電影人,失去工作,無法糊口,更有人家破人亡,鬱鬱而終。

《荷里活黑名單》結構簡單,事情按順序發展。沒有誇張的情節衝突,也沒有做作的矯情演出,卻拍出深刻的矛盾。內在矛盾,是選擇個人良知,或是賣友求榮;外在張力,則是應該恐共或保護個人自由。

電影展現深刻的個人與社會矛盾,以及制度可以造成人怎樣的苦難。


良知與賣友 恐共與自由

一個醜陋的政治制度,可以完全扭曲一個人善良的心靈。

《荷里活黑名單》裏,有個著名演員。本來他力撐黑名單上的「荷里活十君子」(Hollywood Ten),不惜一切,後來卻遭受封殺。但他不像編劇,可以用假名繼續工作。結果,最後只好出賣朋友,還出賣了理想。

在強大的制度下,只有無數渺小的個人。渺小的個人,如果決不告發,不肯出賣,就無法糊口,從此被消失。但賣友換來的榮耀,卻永遠無法填補一生良心的煎熬。因為這個人生的污點,注定讓自己無法昂首闊步,愧對戰友。後段有一幕,拍得用心。主角和演員對質,他極度悲痛地說:「我又可以怎樣?」

這時,再也無法阻止觀眾,思索這個問題:到底是誰,是什麼力量、什麼制度,殘忍地逼使一個善良的人沉淪?

對人最大的懲罰

除了幾場激烈的衝突畫面,全片氣氛平淡,圍繞主角的日常生活。《荷》善用環境和群眾,利用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細節,樸實表現出人的感情和痛苦,扣人心弦。鄰居辱罵主角「叛徒」,不斷滋擾;有民眾認出自己,結果受辱;為糊口只能放棄重視的藝術,寫低質劇本。這些細節,都刻劃出一個普通人的遭遇。堅持尊嚴,會遭受最凌厲的懲罰。

一個有智慧的人,如果生活遭受巨變,或者還可以處之泰然,但卻對一個文人,而且還是奪取幾次奧斯卡最佳編劇獎的文人,很難會不在乎名聲。因為文人,總是介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儘管口裏否認。因此,當他只能用假名,才能繼續編寫劇本,連獎項也要別人冒領,才是真正對他最大的懲罰。最後一幕,自己的名字,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出現在銀幕,眼泛淚光,是的,再沒有什麼更好的禮物了。


因為一個不存在的敵人,一個刻劃製造的虛假恐懼,讓整代才華洋溢的電影人,被消失、消磨在時代無聲的黑幕裏。
當年美國政府,為尋找所謂的俄共間諜,查了幾萬人,又查了十多年,結果,一個所謂的間諜也找不到。

一旦政治愚昧之手,伸入創作,想染指藝術,以思想入罪,就是藝術的悲劇。


Facebook專頁 : 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 https://www.facebook.com/reasonformovie )
網站:給我一個看電影的理由 (http://reasonformovie.com/)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標籤: 荷里活黑名單  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