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做失敗者的人,那麼必定要看這篇文章 !!
不想做失敗者的人們,從現在開始,給自己定一個目標,迎難而上,正視現實。
果斷把握機會。把職場當作自己實現理想的平台。任何時候,你都有機會。
互聯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窗口,使我們可以觀察形形色色的人們,那麼看到最多的,大概就是失敗者了。這也符合社會人群構成的分布,失意者往往是大多數,成功者往往是極少數。怎樣擺脫失意,成就自己,不妨先看看失敗者有哪些共性,再看看自己占了幾條。
失敗者共性之一,怨天尤人
別人有個好老板,我們老板真摳門;別人有背景,我們是草根;等等,把自己的無能用“客觀環境”來掩蓋,乍一聽條條是理,其實呢,別人成功都是偶然,自己的失敗都是命不好。這樣的人能成功才是沒天理。今天無論是網絡社區裡,街邊聊天裡,聽到最多的就是這種談資,“我們老板不成,太黑,你看人家誰那單位”,每個行業,頂尖的人才都是極少數,而平庸的人總是過剩,你跨入那個門檻,你就會發現,其實你的老板非常大方,一點都不黑,關鍵是,你在門檻外,然後看著門檻內的人,覺得他們似乎是命運的寵兒。卻從來無視這個門檻的存在,所以有人說某某網游公司核心工程師月薪2萬3萬,人家公司待遇多好,自己才拿兩三千,卻從來不肯面對自己的水平和人家的水平差多少。
失敗者共性之二,不肯面對現實
我們在每個社區都能看到很多這樣的人物,他們就是不肯承認在他們身邊有些人做出了不起的事業,就是不肯承認那些看上去比他們年輕,比他們資歷要淺的人能夠有所成就,於是怎樣,把眼睛捂住,把耳朵捂住,死活不肯承認,比如要是有人發帖說百度的新畢業沒幾年的研發工程師年薪20萬(在百度真tmd不算什麼)就會有人跳出來說這是槍稿,根本不可能,或者說百度很快就完蛋雲雲,總之,幻覺,都是幻覺,他混了那麼多年互聯網,還在五位數的年薪苦苦掙扎呢,怎麼能容忍別人一下子跑到他前面,而且是遠遠的甩開他,至於之前只會叫囂說“百度要完蛋,騰訊要完蛋,馬雲要完蛋”等等的,都是這類人物,不肯面對現實,不肯承認別人的成就,以阿Q的心態蒙蔽自己,在yy中維持自己可憐的自尊和自信,就是這樣的。當然這裡還有另一類,就是某個神奇的理想破滅後,不肯面對現實,找出種種光掛陸離的借口來麻醉自己,比如某著名IT評論家,google的狂熱支持者,在目睹了google進入中國後的昏招迭出和神話破滅後,發出了“谷歌不是google”的 論調,如此自我蒙蔽,在我眼裡,也不過是一個著名的失敗者而已。你聽說過“華晨寶馬不是寶馬,北京奔馳不是奔馳”的話沒?
失敗者共性之三,迎難而退,拒絕挑戰
失敗者是不會承認自己迎難而退的,他們有足夠的借口,比如說“我只拿這點錢,這個事情憑什麼讓我做”,或者說“那個誰誰誰工資更高,憑什麼他不做”,以及“這事情不該我管”雲雲,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方面他認為自己和“那些人”的本事沒有兩樣,另一方面他認為困難的事情是“那些人”份內的事情,他從來不想一下,自己要是老板,是憑實干給人工資呢?還是一面之辭,反正他認為自己的待遇低,級別低,所以又借口不去碰困難的事情,然後天天等著老板提薪長級。 迎難而退,永無機會。
失敗者共性之四,沒有目標
嚴格的說,失敗者並非真的沒有目標,他們也有諸如“中彩票得500萬”,“公司給我加加薪”,“換一個好領導”,“這個公司混不下去了,聽說那個公司不錯,看看能不能找關系辦過去”,以及甚至更高層次一點“學習一下面試技巧,爭取混入一個好公司”這樣的目標,但是他們的目標,你仔細看,往往都是要“遇貴人”才能辦得到,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虛竹子的,於是他們往往嗟嘆世無伯樂,他們只好混跡於平凡。
我在之前的公司,經常給一些新員工作培訓的時候,我的上司也在座的情況下,我會告訴新員工,你為誰打工?這是最重要的,而唯一正確的。
答案是,為自己。你不是為老板工作,不是為公司工作,也不是為你的上司工作,而是為你自己工作,那麼這裡正好有一個非常好的案例,就是百度離職副總裁俞軍,俞軍是為李彥宏工作嗎?其實根本不是,李彥宏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工作平台,俞軍是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的志願而工作,而這樣的工作態度,工作方式,也使他能夠真正有所成就。並不是每個人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很少有人能成為俞軍。我經常講,打工要有創業心態,為什麼這麼說,是不是打工者最後都要去創業,不是,但是你要想的是,公司提供了一個環境,一個可以讓你實現理想的環境,有人說了,你所在的公司不能提供這樣的環境,那就找一個那樣的環境!有人說了,找不到這樣的公司,其實不是沒有,而是你忽視了,因為你在找工作的時候,優先排列的是工資,福利待遇,級別,工作地點,公司品牌等等,而沒有任何自己夢想在裡面,看看俞軍當年的求職簡歷吧,一個成功者是怎麼找工作的。
我有個前同事,做事其實還是很認真的,也很有成就,打工賺下幾百萬的身家,但是工作一直不夠愉快,歇下來後要繼續找工作,想去一個海外上市的網絡公司做個小總監,問我的意見,我就問她,你還缺錢嗎?你找這份工作的目的是什麼?待遇?級別?你應該先想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麼,興趣是什麼,連幾百萬身價的人,有時候還在這樣的思維套路裡出不來,何況更多掙扎在底層的人。
今天,我帶一個很小的團隊,仍然對每一個新人,灌輸一個概念,你要想清楚自己的未來,要有目標的去工作。
失敗者共性之五,瞻前顧後
我說過一句話,悲觀的人永無機會,其實顧慮重重的人也一樣,失去高薪怎麼辦,政府政策改變怎麼辦,人才流失怎麼辦,細細籌劃當然是好事情,但是當斷不斷那就會不斷的錯失機會。
我這些年發現有一個有意思的事情,越是一些背景很強名校畢業生,越不敢去挑戰自己,他們選擇太多,機會太多,太多大公司給他們offer,太多好機會等著他們,於是在不斷的選擇中,迷失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最後沉淪在一份看上去還不錯的工作上,僅此而已,天幸不要碰到大規模金融危機,也許還能拿一份不錯的養老金。 我的同學裡,現在公認“混”的最好的,其實是當時同學裡成績最差的,畢業時候工作最差,工資最低的,但是他不斷的改變角色,同時不斷的充電,充實自己,轉換位置,最後成為一家頗具規模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技術股東。他今天所獲得的一切都是他努力付出的回報,和大學成績無關,是在社會這所大學裡,他得到了高分。
我永遠記得十年前一位當時頗有成就老板跟我說過的話,他說,如果他當年在北京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超小房子,他就不會有所成就,有點諷刺的是,他的第二次創業相當慘淡,那時候他已經是豪宅名車都有了。很多時候,沒有選擇反而可以堅定人的信念。但是如果你有很多選擇,你還會堅定信念嗎?
失敗者共性之六,總有人比我差
就好比小孩子學校裡考了倒數第二,回家父母訓他,他還會頂嘴說,誰誰誰還不如我呢,於是,總能在某些更慘的失敗者那裡找到自信,然後麻痹自己。
果斷把握機會。把職場當作自己實現理想的平台。任何時候,你都有機會。
互聯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窗口,使我們可以觀察形形色色的人們,那麼看到最多的,大概就是失敗者了。這也符合社會人群構成的分布,失意者往往是大多數,成功者往往是極少數。怎樣擺脫失意,成就自己,不妨先看看失敗者有哪些共性,再看看自己占了幾條。
失敗者共性之一,怨天尤人
別人有個好老板,我們老板真摳門;別人有背景,我們是草根;等等,把自己的無能用“客觀環境”來掩蓋,乍一聽條條是理,其實呢,別人成功都是偶然,自己的失敗都是命不好。這樣的人能成功才是沒天理。今天無論是網絡社區裡,街邊聊天裡,聽到最多的就是這種談資,“我們老板不成,太黑,你看人家誰那單位”,每個行業,頂尖的人才都是極少數,而平庸的人總是過剩,你跨入那個門檻,你就會發現,其實你的老板非常大方,一點都不黑,關鍵是,你在門檻外,然後看著門檻內的人,覺得他們似乎是命運的寵兒。卻從來無視這個門檻的存在,所以有人說某某網游公司核心工程師月薪2萬3萬,人家公司待遇多好,自己才拿兩三千,卻從來不肯面對自己的水平和人家的水平差多少。
失敗者共性之二,不肯面對現實
我們在每個社區都能看到很多這樣的人物,他們就是不肯承認在他們身邊有些人做出了不起的事業,就是不肯承認那些看上去比他們年輕,比他們資歷要淺的人能夠有所成就,於是怎樣,把眼睛捂住,把耳朵捂住,死活不肯承認,比如要是有人發帖說百度的新畢業沒幾年的研發工程師年薪20萬(在百度真tmd不算什麼)就會有人跳出來說這是槍稿,根本不可能,或者說百度很快就完蛋雲雲,總之,幻覺,都是幻覺,他混了那麼多年互聯網,還在五位數的年薪苦苦掙扎呢,怎麼能容忍別人一下子跑到他前面,而且是遠遠的甩開他,至於之前只會叫囂說“百度要完蛋,騰訊要完蛋,馬雲要完蛋”等等的,都是這類人物,不肯面對現實,不肯承認別人的成就,以阿Q的心態蒙蔽自己,在yy中維持自己可憐的自尊和自信,就是這樣的。當然這裡還有另一類,就是某個神奇的理想破滅後,不肯面對現實,找出種種光掛陸離的借口來麻醉自己,比如某著名IT評論家,google的狂熱支持者,在目睹了google進入中國後的昏招迭出和神話破滅後,發出了“谷歌不是google”的 論調,如此自我蒙蔽,在我眼裡,也不過是一個著名的失敗者而已。你聽說過“華晨寶馬不是寶馬,北京奔馳不是奔馳”的話沒?
失敗者共性之三,迎難而退,拒絕挑戰
失敗者是不會承認自己迎難而退的,他們有足夠的借口,比如說“我只拿這點錢,這個事情憑什麼讓我做”,或者說“那個誰誰誰工資更高,憑什麼他不做”,以及“這事情不該我管”雲雲,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方面他認為自己和“那些人”的本事沒有兩樣,另一方面他認為困難的事情是“那些人”份內的事情,他從來不想一下,自己要是老板,是憑實干給人工資呢?還是一面之辭,反正他認為自己的待遇低,級別低,所以又借口不去碰困難的事情,然後天天等著老板提薪長級。 迎難而退,永無機會。
失敗者共性之四,沒有目標
嚴格的說,失敗者並非真的沒有目標,他們也有諸如“中彩票得500萬”,“公司給我加加薪”,“換一個好領導”,“這個公司混不下去了,聽說那個公司不錯,看看能不能找關系辦過去”,以及甚至更高層次一點“學習一下面試技巧,爭取混入一個好公司”這樣的目標,但是他們的目標,你仔細看,往往都是要“遇貴人”才能辦得到,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虛竹子的,於是他們往往嗟嘆世無伯樂,他們只好混跡於平凡。
我在之前的公司,經常給一些新員工作培訓的時候,我的上司也在座的情況下,我會告訴新員工,你為誰打工?這是最重要的,而唯一正確的。
答案是,為自己。你不是為老板工作,不是為公司工作,也不是為你的上司工作,而是為你自己工作,那麼這裡正好有一個非常好的案例,就是百度離職副總裁俞軍,俞軍是為李彥宏工作嗎?其實根本不是,李彥宏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工作平台,俞軍是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的志願而工作,而這樣的工作態度,工作方式,也使他能夠真正有所成就。並不是每個人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很少有人能成為俞軍。我經常講,打工要有創業心態,為什麼這麼說,是不是打工者最後都要去創業,不是,但是你要想的是,公司提供了一個環境,一個可以讓你實現理想的環境,有人說了,你所在的公司不能提供這樣的環境,那就找一個那樣的環境!有人說了,找不到這樣的公司,其實不是沒有,而是你忽視了,因為你在找工作的時候,優先排列的是工資,福利待遇,級別,工作地點,公司品牌等等,而沒有任何自己夢想在裡面,看看俞軍當年的求職簡歷吧,一個成功者是怎麼找工作的。
我有個前同事,做事其實還是很認真的,也很有成就,打工賺下幾百萬的身家,但是工作一直不夠愉快,歇下來後要繼續找工作,想去一個海外上市的網絡公司做個小總監,問我的意見,我就問她,你還缺錢嗎?你找這份工作的目的是什麼?待遇?級別?你應該先想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麼,興趣是什麼,連幾百萬身價的人,有時候還在這樣的思維套路裡出不來,何況更多掙扎在底層的人。
今天,我帶一個很小的團隊,仍然對每一個新人,灌輸一個概念,你要想清楚自己的未來,要有目標的去工作。
失敗者共性之五,瞻前顧後
我說過一句話,悲觀的人永無機會,其實顧慮重重的人也一樣,失去高薪怎麼辦,政府政策改變怎麼辦,人才流失怎麼辦,細細籌劃當然是好事情,但是當斷不斷那就會不斷的錯失機會。
我這些年發現有一個有意思的事情,越是一些背景很強名校畢業生,越不敢去挑戰自己,他們選擇太多,機會太多,太多大公司給他們offer,太多好機會等著他們,於是在不斷的選擇中,迷失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最後沉淪在一份看上去還不錯的工作上,僅此而已,天幸不要碰到大規模金融危機,也許還能拿一份不錯的養老金。 我的同學裡,現在公認“混”的最好的,其實是當時同學裡成績最差的,畢業時候工作最差,工資最低的,但是他不斷的改變角色,同時不斷的充電,充實自己,轉換位置,最後成為一家頗具規模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技術股東。他今天所獲得的一切都是他努力付出的回報,和大學成績無關,是在社會這所大學裡,他得到了高分。
我永遠記得十年前一位當時頗有成就老板跟我說過的話,他說,如果他當年在北京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超小房子,他就不會有所成就,有點諷刺的是,他的第二次創業相當慘淡,那時候他已經是豪宅名車都有了。很多時候,沒有選擇反而可以堅定人的信念。但是如果你有很多選擇,你還會堅定信念嗎?
失敗者共性之六,總有人比我差
就好比小孩子學校裡考了倒數第二,回家父母訓他,他還會頂嘴說,誰誰誰還不如我呢,於是,總能在某些更慘的失敗者那裡找到自信,然後麻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