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s回顧系列] 無冕王者: 魔術(上) - 「魔獸」擔大旗, 年輕魔術漸成勁旅

這篇的起源, 令圓球想起在籃球地帶的第一個系列第一個主角, 也都是魔術。

自從Shaq+Penny的組合告終, Shaquille O'Neal轉投湖人, Penny Hardaway後來也受傷患困擾黯然離開, 魔術也就進入重組階段。


千禧年代的第一個夏季, 魔術銳意打造「三巨頭」組合稱霸東岸, 欲拉攏三位自由身的年輕明星球員: Grant Hill, Tracy McGrady和Tim Duncan加盟。即使Tim Duncan最後決定留在聖安東尼奧, 但以Grant Hill和T-Mac的「雙核」組合, 加上當時的最佳新人Mike Miller, 也足以成為東岸的爭霸分子。當時, 不少魔術球迷也引頸以待, 期望這組合的成就可媲美90年代的光輝時期。

可惜, 事與願違。

Grant Hill因傷患關係, 在魔術的幾年缺陣多時, T-Mac縱使擺脫在速龍時活在Vince Carter之下的陰影, 成為魔術的當家明星, 可是獨力難支, 球隊成績始終也只是載浮載沉, Grant Hill和T-Mac的組合也從未能發揮最大作用。最終T-Mac在2004年要求離隊, 最終被交易到火箭與姚明合作, 魔術則換來明星後衛Steve Francis和射手Cuttino Mobley, 期望"Steve Franchise"能繼續成長, 成為球隊重建核心。

Steve Francis最終未能成為魔術的當家, 加上球隊其後送走好兄弟Cuttino Mobley, 令Steve Francis大為不滿, 在魔術待了一季半後被交易到紐約人。


魔術的重建核心, 卻落在2004年的兩位新秀: 狀元Dwight Howard和從金塊交易而來的Jameer Nelson。

Dwight Howard高中畢業後直接加入NBA, 不但身型健碩, 彈跳力和防守力甚強, 是難得的內線明日之星, 可是進攻技巧不足, 有待開發。球隊也期望他的進攻技巧可以不斷進步, 日後成為球隊攻守兩方的主力。至於Jameer Nelson雖然身型上略為輸蝕, 但卻有領袖的風範, 加上外圍得分力不俗, 與Dwight Howard成為內外線的最佳拍檔。


可是, 即使有90年代曾帶領球隊打進總決賽的主教練Brian Hill回巢, 魔術的成績未見有大改善。在2007年, 魔術邀請了前熱火主教練Stan van Gundy執教, 成為了球隊成績突破的轉捩點。

Stan van Gundy上任後, 決定以Dwight Howard作為內線進攻的核心, 配合外線多位年輕外線球員如Jameer Nelson, 土耳其射手Hedo Turkoglu, 其後從超音速加盟的Rashard Lewis, 還有Courtney Lee, Mickael Pietrus和JJ Redick等人, 成就了雖然單調但作用甚大的「1-4」內外配合進攻戰術。而防守方面, Dwight Howard經過多年歷練, 已成為聯盟其中一位最出色的防守悍將, 更曾三度榮膺最徍防守球員。由他統領的魔術隊防守, 更成為聯盟其中最強之一。


自此, 魔術正式進入收成期, 成績穩居東岸前列, 成為塞爾特人和騎士以外東岸另一支實力份子, 彼此互有勝負。下一章, 將重溫魔術在2008-11年期間的盛勢和其後轉衰的原因。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