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帶路。香港自由行】離島區: 長洲賓客人數多, 淺遊長洲古蹟

~ 跳跳紮紮遊香港, 由正宗香港人帶路的香港自由行遊記 ~

由細到大, 不知從什麼地方學到一句充滿香港情懷的金句,

是咁的:「長洲賓客人數多」, 如果將之倒轉來讀就是「多數人客賓洲長」,

「賓洲」不是中國或是大馬某個城市, 而是香港的俗語, 意思就是「何B仔」是也!!

(什麼?! 不知何B仔為何物請自行Google一下)

於是乎, 小時候對於長洲的第一個印象, 就是賓客很多, 而且某男性特徵特強…

當然, 這些都只是都市傳說, 但是來訪長洲的賓客人數真的好多,

這由中環碼頭(五號碼頭)出發, 由新渡輪經營的輪船乘客量就知道了。

有趣的是, 迢次親子旅遊同行小妹 (2歲半「大G」)已是極之興奮及雀躍的,

但船開到一半, 第一次乘船的小朋友開始說自己有點頭暈「點解浮下浮下??」哈哈!!

反而是只有1歲的「小G」什麼事都沒有??


我們這次乘坐的是「快船」, 約35分鐘就到達長洲碼頭了。

長洲碼頭出來的就是通稱的「長洲大街」(海傍路),

可以說是長洲最主要也是最熱鬧的街道,

不過, 也許一下船後, 您第一眼看到的卻是麥當奴, 惠康超級市場, 萬寧, OK便利店等,

會令人感到頗為沒趣的, 但大街上還是有很多小商店, 可以多多發掘。

大街同時也有超多的「長洲渡假屋」的出租點,

渡假屋這「產物」也可以說是香港的一個特別的東西,

也是幾個較大離島獨特的存在, 包括南丫島, 大嶼山的貝澳, 梅窩, 塘福,長沙等地,

都是這些渡假屋的集中地, 但不要被渡假二字所矇騙, 這些其實大多只是原居民建成的獨立屋,

多是3層高, 而且都是極之殘破, 純粹為提供一個「獨立空間」予1-2天的租客, 有些更可BBQ,

尋找回在香港都市中不可能享受到的私人空間, 也是學生哥所謂「去Camp」,

是每個香港中學生幾乎都一定會做過的活動 (當然, 我指的是80後一代, 現今的我真不知道)。


相對於長洲渡假屋及那些連鎖式的商店超市外,

Sharpe Law個人更喜歡的是在大街上擺檔的婆婆,

這些婆婆大多販賣海鮮乾貨, 比如鹹魚, 魷魚, 小蝦米等, 最特別是泥鯭!!

婆婆告訴我是「自己生曬既泥鯭啊!!」
泥鯭是什麼?? 根據Wiki之名為「褐藍子魚」, 嘩!! 其實真的不用太文藝,

泥鯭就是泥鯭, 又有叫臭肚, 而在台灣有象魚之名,

得名全因他們都喜歡在淺水的泥面上游水, 加上極之粗生,

甚至乎是在臭水渠, 碼頭等地都可以生長的, 是香港很常見的魚,

多以果皮清蒸泥鯭, 但是生曬的泥鯭乾恕在下實在孤陋寡聞, 第一次看見。

同時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到這兩位婆婆的衣著??

如果沒有看錯應該是蜑家人(疍家人)傳統衣著, 在香港的蜑家人都是原住民,

早在香港開埠前而在香港沿海捕魚為生, 因都住在船上所以也稱「水上人」,

更多有關香港疍家人的故事, 可以去看看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中的「漁家掠影」都有介紹,

有關這家博物館日後再寫寫。


承遊記最開首的「長洲賓客人數多, 多數人客賓洲長」,

「水上人」也有一句「上水居民居水上」…

作為小島的長洲自然也是個水上人集中的漁村,

那保護漁民的天后娘娘(媽祖)自然成為供奉的對象,

從長洲大街向南走過長洲市政大廈好快就可以來到中興街,

就可以找到「長洲大石口天后宮」(即上面相片那座古廟)。

大石口天后宮建於乾隆37年 (1772年), 並於同治3年 (1865年),

由於處於中興街及大石口路夜界上, 因此也稱「中興天后宮」,

而小小的長洲一共就有4家天后廟, 引證了長洲漁村的歷史,

包括島最西南面的長洲西灣天后宮, 是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廟內的最古舊文物為鑄於清朝乾隆32年(1767年)的銅鐘, 曾在光緒15年(1889年)大修,

在島南岸有位處於南氹灣上的「南氹天后宮」,

另外於長洲海鮮街及玉虛宫(北帝廟遊樂場)北面就有「北社天后廟」(建於1767年)。


大石口天后宮外面有個大廣場, 前方兩排的小屋下有多家的出租單車店,

特別是那種「合家歡」式的家庭單車更是Sharpe Law小時候的回憶,

當年只是小學時代, 家境甚窮, 每次可以跟爸媽離家遠行是一件大事,

在有限的回憶中, 到大圍單車城(跟已拆的大圍單車公園)一家四人租單車,

多是租兩輛單人車及一輛大的四方盒形狀家庭單車, 由大圍踏到去馬料水(吐露港),

到長大點(中學年代)甚至踩到去大埔及大美督(大尾督), 但身旁的由家人變成一眾損友了。

說回長洲的確是個踏單車遊覽的好地方, 因為這裡沒有汽車 (有的只是消防隊的小小救護車)

但這只限於平日, 因為在星期六及假日到來, 人會多到您根本踏不到單車,

踏單車之樂在於暢快, 在人來人往的窄狹小巷穿越?? 算了吧。

這次到來我們也不打算踏單車, 因為「2G」真的太細了,

而且也不能走到太遠, 所以到此也就回頭走, 如果繼續向西走, 可以去到「張保仔洞」,

這個中學生旅行幾乎必到的地方, 也是相傳名海盜張保仔收藏寶物的洞穴,

事實上在香港許多外島都有張保仔洞存在。


回頭向長洲東灣泳灘出發,

長洲東灣是個長長的沙灘, 上面相片已是盡處的「東堤小築」。

由細到大都知道長洲是個「連島沙洲」, 這是香港讀Geo(地理)時必要學習的,

也就是原本長洲是兩個海島, 因為沉積而使兩者相連,

這個島中央窄長的平地形正正就是長年沉積出來的之地, 現在也成了長洲最熱鬧的地方,

因為東面是受風處, 所以形成了東灣沙灘, 在沙灘最南處跟另一泳灘觀音灣之間,

可以找到香港少有的古代石刻, 估計是青銅時代鑿成的「長洲石刻」,

而島西面風浪少所以就是長洲碼頭及避風塘所在。

離開東灣繼續向北好快就來到「北帝廟遊樂場」,

在這裡可以找到長洲另一個最重要的古蹟「北帝廟」(長洲玉虛宮):

玉虛宮建於清乾隆48年(1783年), 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物,

所謂的「北帝」是道教中的北極玄天上帝, 掌管北方的道教,北方屬水因而也被奉為海神,

中國神話中有超多海神, 天后媽祖也是, 反而意大利神話中就只有Nettuno(尼普頓),

而長洲有此北帝廟自然離不開漁民, 相傳當時瘟疫流行, 漁民請來北帝消災因而建廟。

不過, 現在這裡有個更為重要的「角色」, 就是一件一度的「長洲太平清醮」舉行之地,

在打醮舉行期間, 玉虛宮前方的運動場會搭起幾個巨大竹柵為「神棚」,

旁邊會有3座巨大而掛滿平安包的「包山」, 是為深夜「搶包山」活動的高潮,

此活動曾因安全問題而停舉了幾十年, 直到2005年才又再重新舉行, 成為香港盛事。

同時, 在太平清醮舉行期間還會在市內舉行「飄色巡遊」,

所謂的「飄色」是島上小孩來個中式RPG, 扮演成不同的人物,

並站在用支架在老街上巡遊, 甚為古怪又特別,

Sharpe Law多年前曾經看過一次, 但遊人真的太多,

加之太平清醮在每年農曆四月初八舉行, 即佛誕日多是新曆中的5月,

天氣甚熱, 所以想到來參觀的遊人要多作準備啦。


除了太平清醮及飄色有趣之外, 在長洲老街內還找到一些好易令人忽視,

卻是組成香港歷史重要部份的細節, 就是「舊香港郵筒」。

所謂的舊郵筒是那些還保留了1997年中國收回香港前的「英國殖民地」痕跡的郵筒,

在正面大多會有英國王室王冠徽號(帝國皇冠), 由於有些是刻上去, 有些是在筒面上加裝或油漆,

因此現存在香港還保有皇冠的大多都是刻上去的一種, 加裝及油漆的絕多數已被移走或改塗了,

在長洲只要細心點找, 就可以發現到有多個這些皇冠郵筒。

值得一提的是, 皇冠下方多寫上「ER」兩字, 注意中間有沒有用羅馬數字寫上「II」,

即「EIIR」就是這郵筒鑄造時在位的君王「伊利莎白二世」(Elizabeth II Regina (Rex),

自1843年香港開埠後歷6代英王, VR (維多利亞女皇), ER VII (愛德華七世),
GR V(或GR為「佐治五世」, 他治下時所鑄的香港硬幣, 多被稱為「男仔頭」)

GR VI (佐治六世)及最後一位ER II (即上面說的伊利莎白二世),

因此大家從皇冠下方的字就可知道這個郵筒的歷史,

最早於1892年的「VR郵筒」現存於香港歷史博物館及郵政總局郵展廊展覽,

在香港大街小巷中現在還有服務的, 就是「佐治五世」時代的, 還餘下7個散佈香港各處,

而據說, King George VI (佐治六世)郵筒現在就只有長洲餘下一個 (位於學校路/長洲堂外面)。

這麼不經意地緬懷了一下港英時代的丁點歷史痕跡, 下篇說說出名的長洲小食。

SHARPE LAW義大利旅遊書《Italia好好玩》已經上市!!

Sharpe Law Travel Blog旅遊博客部落格~Adesso e Futuro~

http://www.sharpelawtravel.com

Sharpe Law Facebook Page旅遊交流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essoefuturo

。旅遊景點、行程安排、自由行攻略、Blog遊記待續。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 喜歡意大利, 喜歡旅遊,

歡迎大家Like & Share給更多的朋友認識。

Comments by Facebook
comments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