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遊義大利50天】托斯卡納自駕遊租車Toscana: Vinci達芬奇/達聞西的故鄉, 重回Firenze (佛羅倫斯)

~ 50天深度遊: 意大利自由行遊記。中北部旅遊攻略 ~

Day 47-53

陰天寒冷, 陰晴不定

10月上旬

這次「浪遊義大利50天」已經寫到第47天了, 寫好的遊記應該有80篇左右,

行程也總算是來到尾聲了, 我亦須要到Bologna (博洛尼亞/波隆拿),
以及Milano (米蘭)工作3-4天, 有關我本業皮革工作的細節我也不多說,

有興趣的大家可以到我公司網站了解, 我很樂意跟大家分享當中的點滴。

所以這幾天的行程, 我亦如同上一篇遊記一樣, 也不用行文流暢否,

總之就是把零碎的事記錄一下, 當成回憶, 亦可以讓大家閱讀到當中一二,

雖然我把這次行程取名「50天」, 但事實上並不只50天,

當工作完成後的第51日, 我回到Firenze (佛羅倫斯)住了3日,

我住近郊在意大利朋友家中, 她開車帶了我去附近的小鎮Vinci (芬奇),

當然也在Firenze老城中心逛逛看, 同時跟客戶來了個晚餐, 這些在下面再詳說。


在Bolgona/Milano的工作: Lineapelle皮革展是意大利,

甚至全世界最具規模及指標性的展覽, 以前幾十年一直都在Bologna Fiera舉行,

直到8-10年前左右就改到Milano Rho Fiera舉行, 當中有許多「故事」及因由,

據說原因之一是Bologna Fiera場地的單位不能安排Lineapelle想要的日子,

為配合巴黎時裝週(Paris Fashion Week及米蘭時裝週(Milan Fashion Week)時間,

即從10月底改到9月底舉行, 因此Lineapelle只得捨棄合作好多年的Bologna場館。

不過這次到來Bologna不是為了展覽會, 而是去見幾個設計師工作室,

之後再北上到Milano, 就真是為了皮革展了, 既幫忙把展覽陳列用的皮革樣版卸下,

並推到展位, 再一張張皮折下, 掛到陳列的架上, 我們一張成品皮大約2KG左右,

幾張來說當然不重, 但我們的展位比較大, 整個場至少幾百張皮革要掛上去,

說不累人也是騙你的吧! 不過我很喜歡參加展覽會, 因為可以認識新的客戶,

同時跟早已成為朋友的舊客戶交流, 累但很值得 (當然現在的成效早大不如前了)。

上面相片是我們意大利皮革集團Nuti Ivo Group的主席Fabrizio Nuti先生,

他正接受一家商業刊物的訪間, 說到他也真是厲害的人物,

在意大利皮革業, 以致整個世界皮革業界內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2021年成了意大利全國皮革協會(UNIC Italy)後, 更大力推動「皮革可持續發展」,

努力團結如同一盤散沙, 各自為戰的皮廠, 推動大眾更認識皮革, 並扭轉謬誤。


Firenze (佛羅倫斯): 說當我離開Maremma(馬力瑪地區)後, 我開車回到這裡,

一個我最熟悉不過的古城, 始終, 這裡是我曾經每天上學及生活的老地方。

對於Firenze, 只要我身在意大利期間, 只要一有空我就會回來這裡看看,

感受一下20多年來前前後後的分別, 在那個還沒有智慧電話的年代,

Internet也才剛要開始爆炸性發展的年代, 也真是個純真年代,

我會重新回到當日租屋居住的地方出發 (在東北老城牆外), 按當天上學的路徑走,

重拾並感受當刻自己的情緒, 還有周遭環境的變化, 閱讀這20年來的不同。

這幾天我也是漫無目的地在佛羅倫斯城內散步, 但有個地方決定要再次登上,

就是在Pizza del Duomo (大教堂廣場)上的Campanile di Giotto (喬托鐘樓),

接手初代建築師Arnolfo di Cambio去世後的鐘樓改建工程,

正是文藝復興初有名建築師Giotto di Bondone (喬托),

這幢獨立式鐘樓始興於1334年, 他以彩色大理石及巧奪天工的技藝修飾鐘樓表面,

絕對不下於大教堂, 確實會令人停下腳步來讚嘆觀賞, 當年的設計圖則極為細緻,

目前收藏在Museo dell’Opera del Duomo (大教堂博物館)內並會展出。

原本打算興建出110米高的鐘樓最後成了目前的85米高,

相對於Cupola del Brunelleschi (布尼里斯基的大圓頂) ,

我個人更喜歡登上鐘樓 (上面相片: 正是在鐘樓看到佛羅倫斯日落之景),

除了一覽截然不同的Firenze全景外, 更可感覺那大圓頂帶來的震撼,

因為在Copula上絕對有「只緣身在此山中」之感。


Bistecca alla Fiorentina (佛羅倫斯大牛排/ Florentine T-bone steak ):

這次跟合作多年的意大利貨運公司朋友共進晚餐, 有幾位同事都是第一次到意大利,
所以我也一盡「半個」地主之誼, 帶他們到一家由當地朋友開設餐廳,

吃吃這道幾乎無人不識的意大利美食, 幾位女生看到這巨大的牛排也無不吃驚,

紛紛走出來合照, 哈哈! 我想, 如果只有她們來吃, 應該不會點這道經典菜色吧?

以前曾經寫過這道菜的詳細資料, 有興趣可以看看, 不贅:

義大利必吃推薦: Bistecca alla Fiorentina (佛羅倫斯大牛排)

必吃美食大牛排Bistecca alla Fiorentina, 意大利用餐次序

另外想說的是, 在他鄉, 特別是一個自己也算熟悉的國度,

跟來自家鄉的朋友能夠因為工作而聚在一起, 也是一種特別的緣份,

而且當了個解說員一般的「文化交流大使」(自以為), 真的好有趣。


Vinci (芬奇/聞西/溫奇): 本是寂寂無名的Firenze西北方小鎮,

卻在1452年之後變得不再平凡, 正因鼎鼎大名的天才達芬奇誕生於此,

多才多藝的達芬奇全名為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

意為「來自芬奇的比阿路的兒子。里安納度」, 因此他的名字其實是里安納度,

而不是達芬奇 (da Vinci), 但華文地區多用他的家鄉來稱呼他。

他既是無人不識的畫家及雕塑家, 亦是舉世無雙的建築師、發明家、科學家、

生物學家及解剖學家等等, 是幾近年很流行的「Slash人生/ Slash工作」的表表者,

而來到Vinci旅遊就必定要參觀Museo Ideale Leonardo Da Vinci,

以及由Castello dei Conti Guidi城堡改建成的Museo Leonardiano,

這兩個專題展覽館詳細地介紹有關他的作品及生平,
他還有許多手抄本(Codice)留存至今, 分佈世界各地圖書館 (如Milano及Torino)。

(以上的部份內容取錄自拙作《Italia好好玩》, 更詳細介紹還請購書閱讀)

不過也要說說Vinci的中文翻譯名, 對於香港人而言, 因小時候我們認識到他,

是用da Vinci的發音譯成「達芬奇」, 更多時會翻譯/寫成為「達文西」,

這個名字, 我想大家一定記得的就是周星馳星爺的著名電影「國產凌凌漆」中,

由羅家英飾演的癲狂發明家「聞西」,  這裡也玩了廣東話的食字gag,

因「西」在廣東話中是女性下體的粗俗說法, 「聞西」之隱含意思也不用我明言吧?

所以, 這個小地方應該叫「文西」? 還是叫「芬奇」如咧?

我個人認為後者是比較近意大利文發音的, 而且「芬奇」之字更帶點「新奇」感,

也的確貫徹了Leonardo Da Vinci的不平凡人生。


說到這「文藝復興三傑」, 也提提另外兩位: Raffaello Sanzio及Michelangelo,

前者中文的翻譯名沒有太多爭議, 基本都通稱為「拉斐爾」,

但其實以意大利文發音而言, 「拉斐路」應更似, 但後者就有好多名字了,

米高安哲羅? 米開朗基羅? 米開蘭基羅? 麥開蘭基羅? 米高安哲奴? 米開朗琪羅?

要給我去「一鎚定音」的話, 我會選「米高安哲奴」或「米高安哲羅」。

另外, 小鎮北面有他出生的小屋Casa Natale di Leonardo da Vinci (上面相片),

在他的家會有他一生的簡介片段播放,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建議自駕過去,

因為離開Vinci小鎮也有2公里左右的路段, 還好都算是平坦的路。

SHARPE LAW義大利旅遊書《Italia好好玩》已經上市!!

我的博客網誌: http://www.sharpelawtravel.com/

我的Mewe群組: https://mewe.com/join/adessoefuturo

我的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essoefuturo/

我的訂閱平台: https://www.patreon.com/sharpelaw

我的短片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user/sharpe16

我的旅遊團隊: https://www.facebook.com/FUTUROInI/

我的意大利皮: https://www.tunenic.com

我的皮革品牌: https://www.pelle-sg.com/

我的意大利酒: https://www.vinoconte.com/

我的旅遊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rpelaw/

我的討論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italyhk/

。旅遊景點、行程安排、自由行攻略、推薦景點、客製化包團遊、私人訂製旅行團、Blog遊記待續。如果喜歡我的文章, 喜歡意大利, 喜歡旅遊, 歡迎大家Like & Share給更多的朋友認識。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