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號更替】日本電影《64-ロクヨン》 從昭和到平成的未解決案件
好幾年前,在飛機上偶然看過這部日本電影,感覺挺適合在「平成」年代終結前夕分享一下,因為故事起點的時間軸,是從「昭和」過渡到「平成」的那幾天。
電影《64:史上最凶惡綁架撕票事件》(64-ロクヨン),改編自橫山秀夫的原著,分為前、後兩個章節,而「64」是指歷時只有短短七天的昭和64年,故事裡的綁架撕票事件,女孩屍體被發現的日子,正好是昭和天皇駕崩的1989年1月7日。
由於當時的媒體蜂擁報導天王駕崩,以及更換年號「平成」的新聞,這單撕票案的報導篇幅被完全掩蓋,並沒惹起多少公眾關注,自此成為懸案達14年,直到再有模仿犯的出現,過去的案件才再次進入大眾視線。
雖然片長合共超過四小時,但緊湊的劇情與節奏卻極具追看性,而媒體與警察間的互動,日本警察體制裡的鬥爭,以至中央媒體與地方媒體的角力,也毫不遜色於本身懸疑的案情。
電影版以外,好像還有電視版,在網上看到的評價,都說電視版頗為忠於原著,電影版的最後四十分鐘,更是編導團隊的全新創作,有機會的話真要看看原著比較一下。
電影《64:史上最凶惡綁架撕票事件》(64-ロクヨン),改編自橫山秀夫的原著,分為前、後兩個章節,而「64」是指歷時只有短短七天的昭和64年,故事裡的綁架撕票事件,女孩屍體被發現的日子,正好是昭和天皇駕崩的1989年1月7日。
由於當時的媒體蜂擁報導天王駕崩,以及更換年號「平成」的新聞,這單撕票案的報導篇幅被完全掩蓋,並沒惹起多少公眾關注,自此成為懸案達14年,直到再有模仿犯的出現,過去的案件才再次進入大眾視線。
雖然片長合共超過四小時,但緊湊的劇情與節奏卻極具追看性,而媒體與警察間的互動,日本警察體制裡的鬥爭,以至中央媒體與地方媒體的角力,也毫不遜色於本身懸疑的案情。
電影版以外,好像還有電視版,在網上看到的評價,都說電視版頗為忠於原著,電影版的最後四十分鐘,更是編導團隊的全新創作,有機會的話真要看看原著比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