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好聲音】玩味爵士樂,來一場Jazz Organ的體驗

爵士風琴,對香港樂迷來說或許有點陌生,倘若完全沒有爵士樂的根柢,但又想嘗試接觸這類音樂的話,爵士風琴(Jazz Organ)說不定卻可以作為其中一道入門橋樑。

以下介紹的爵士風琴專輯,名為《B3 Johnson:Afternoon In Hong Kong》,「B3」是指爵士風琴(Jazz Organ)最具代表性的樂器型號Hammond B3;「Afternoon in Hong Kong」則與John Lewis於1949年寫成,被視為爵士經典樂的《Afternoon in Paris》作為對比,寓意將傳統的爵士風琴風格帶到香港。



自從六十年代開始,爵士風琴於外國普及並流行,然而它對絕大部分香港人來說,仍然來得很有距離感。跟一般鋼琴的鍵盤手相比,爵士風琴手的最大分別,是他們常常會用到左手加左腳彈奏Bass Line。鍾情爵士風琴的Johnson,並藉著發行這張專輯,試圖在港推廣爵士風琴的文化。

專輯合共收錄五首歌曲,透過爵士風琴的獨有音色,分別呈現五個不同主題。大碟的第一首歌《Maine Coon》,是Johnson為自己所養的貓而創作,也是他藉此治療內心創傷的方法。Samba Jazz的演繹風格,予人蹦跳躍動的感覺,透過混音剪輯到樂曲的家貓叫聲,更彷彿將這隻緬因貓的形神,透過爵士風格演繹得活靈活現。

緊接著的《Depression》,顧名思義,聽罷讓人感到強烈的鬱悶,尤其中後段以「Full draw bar」作演繹,九個泛音全部撞起來營造的效果,就似是要將聽者扯進無底深潭,繼而捲入這個不見天日的漩渦。

創作兼演奏的Johnson坦言,此曲是在他非常抑鬱的時候寫成,起初更曾配以英文歌詞「Hopeless growing inside me, it never disappear, forever like a loop」。雖然最終沒有將歌詞唱出,但當中的「like a loop」,正好用作形容被鬱悶情緒牽制的漩渦。




第三首歌《Underwear left in Osaka》,算是全碟相對輕鬆的一首。歌曲以Johnson與隨行樂隊某次遠赴大阪演出時,旅程途中發生的小插曲作為主題,透過傳統的swing jazz,配合他們將一整廂內褲遺留在火車的軼事,創作背景與爵士風琴聲拼合起來,聽來甚有黑色幽默的自嘲意味。

假如說《Depression》的漩渦令人透不過氣,第四首的《Life is a silly movie》同樣教人感覺沉重。作為全碟唯一一首並非今年所寫的歌曲,《Life》的創作緣由來自Johnson多年前的band友。即使身患癌症,也寧願放棄進行化療,繼續堅持打鼓的這位前輩,啟發Johnson寫下此曲,當中加入的少量jazz funk元素,亦令它聽來更加貼近pop music,透過爵士風琴的演繹,嘗試讓聽者領會其中的人生意義。

大碟的最後一首歌,是與專輯同名的《Afternoon in Hong Kong》。透過與爵士樂經典名曲《Afternoon in Paris》作對應,此曲以相同的cycle chord form重新演繹,並將節奏推至爵士風琴的極限(250bpm),藉以表達這個城市總要鬥快的特色,也呈現香港與巴黎生活步伐的對比。




有份參與專輯曲目演奏的樂手,除了創作音樂的Johnson之外,其實還有來自美國、俄羅斯和克羅地亞的成員。無奈由於疫情關係,樂手之間只能遙距錄製,《Afternoon in Hong Kong》的節奏之快,令它成為整張大碟當中,耗費最多時間錄製的一首歌,單是灌錄鼓聲亦已來回十次,因此最終成品值得聽眾細味。


聽過專輯的每首樂曲,感覺爵士風琴比想像來得容易入口,或許背後的其中一個原因,在於演奏起來的旋律入腦易記;另一特色,則是dynamic比一般音樂來得更大更原始。這種不追求深奧,而是講究心靈震撼的共鳴,是爵士風琴與其他爵士樂的分別,也是Johnson希望在港推廣jazz organ的原因。

不過,這種特色並非人人受落。自從專輯發行後,Johnson接收得來的迴響頗為兩極。有聽慣傳統爵士樂的朋友,覺得這類音樂太似兒歌,也不喜歡它以旋律為主;另邊廂卻有完全沒接觸過爵士樂的朋友,覺得這些音樂吸引而且易入口,更意外開闢了年輕一代,甚至小朋友的聽眾群。

身為爵士樂愛好者的Johnson,自言當初也是以爵士風琴作為橋樑,才會認識更深層次的流行爵士,並懂得領略爵士樂的奧妙。疫情之下依然推出專輯,Johnson的最大心願是能推廣爵士風琴,讓更多人像當初的自己般,以此作為接觸爵士樂的渠道,並藉此顛覆大眾對爵士樂的傳統認知,讓爵士風琴得以在港普及起來。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標籤: 爵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