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超級聯賽與香港的深層文化 - 引言

在4月18號的晚上(歐洲時間下午), 12間在位於英格蘭,意大利和西班牙頂級聯賽中的豪門(重要的事情要先列明:豪門並不是該球隊在所在的國內聯賽中排名上的保證)宣布將會在下個球季時成立歐洲超級聯賽(European Super League,簡稱歐超聯)。有別於歐洲聯賽冠軍盃,歐超聯是一個獨立於歐洲足協,國際足協,和其他各個球會組織及足協的新成立的足球事務上的個體。不同於其他在足球行業上的個體,該組織的主要成員和管理體系中的人員均為初始球隊以及這些球隊的管理層。對於這12間球隊以及領導層而言,與其打生打死和國內其他球隊爭取四個僧多粥少的歐聯席位(英超),或者長期壟斷國內聯賽的頭幾,略嫌除了和前列球隊以外的比賽收視不足(西甲),又或者因國內足球水平下跌以至於在歐戰表現不似預期(意甲)等原因,倒不如另組一個不設有升降班制度又能保證收視,同時能提升隊內球員質素的新型頂級足球聯賽。
我相信在經歷由4月18號開始的一個禮拜內,球迷都應該會視這一次在豪門之間的足球改革為一場鬧劇,更甚的是一場失敗的鬧劇。無論對於該12隊始創球會的老闆,管理層,教練團,球員,抑或是球迷來說都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鬧劇,對於球員的心理負荷應該更是不少,從各隊有份參加這次歐超聯的始創英超球會在該週末的本土聯賽表現來說,應該也可以窺探一下他們的心理狀況。這次不成功的革命,在很多球迷眼裡,會覺得這是一場堪比大衛和歌利亞的以弱勝強。可是,如果我們從球會老闆,管理方,球隊教練和球員來說,這一次的結果真的算是大衛和歌利亞般的英雄故事嗎?

對球隊高層和球隊老闆而言,這一次成立歐超聯的誘因如果說是金錢相信媒體,球迷以及他們自己的內心也不會反對了。這一次歐超聯的成立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在過去一年多的疫情中,缺少了球迷入場和經濟不景導致球隊收入瘋狂下跌,這些在平常薪資開支異常龐大的球隊在經濟上遭遇了一個很罕見的壓力,在支出與及收入完全不均等的情況下,球隊老闆和高層很希望能夠開源節流。可是要一支存活在球員薪資瘋狂膨脹的年代中的球隊要做到節流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那如此說的話球隊可行的方法就只剩下開源了。

筆者相信已經有很多專欄從經濟上剖析了球隊這次行動的背後誘因,因此我在下一篇文章中將不會在寫為什麼球隊高層決定加入歐超聯,但是在討論筆者在這次事件中見到的香港深層文化之前,筆者下一章會討論一下球迷今次反對成立歐洲超級聯賽的最主要原因:破壞比賽。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