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城大跆拳道隊】自費一萬元換三分鐘比賽機會 奧運不是「夢」!
引用「踏上飛機的一刻,我們都不肯定是不是真的可以出賽,不過這班靠自己打工賺取旅費、放下讀書考試的學生,沒有一絲的質疑和抱怨。」——城大跆拳道總教練黃如榮(Yuwing)
10月底,塞爾維亞舉行了一項2020奧運資格計分賽,香港代表隊沒有派人參加這項賽事,但不代表香港沒有人參加這項賽事。香港城市大學跆拳道校隊一行11名選手,僅憑著「追夢」的信念和執著,自告奮勇,跌跌撞撞,破格成為史上第一支以大專院校名義出戰這個歐洲一級賽事的隊伍,亦是今次比賽中唯一的東亞代表。只不過,為此籌備3個月的城大跆拳道校隊,在最後關頭突然收到塞爾維亞賽會通知,說他們的參賽申請已被取消,直到抵達塞爾維亞仍未肯定可出賽,究竟中間發生了甚麼問題?
參賽資格一波三折
今次比賽(15th Galeb Belgrade Trophy – Serbia Open 2016)於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舉行,屬奧運計分賽之一,這個G1級別的跆拳道國際賽共有逾1,200名來自4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選手參與,其中包括一些世界冠軍級的選手,如2015世界錦標賽冠軍、比利時的Jaouad Achab,在比賽中早早不敵以色列選手Nimrod Krivishkiy,可見賽事水平之高。根據賽會的規章,參賽隊伍必須經由世界跆拳道聯盟屬下協會報名,在香港則是由香港跆拳道協會負責。
總教練Yuwing認為,有時候一些運動員不需要一定透過香港官方機構安排訓練和出賽,又或者官方機構會開放這個渠道給運動員,始終香港跆協的資源有限,未必能為一眾選手安排很多出賽機會,而一些院校自發去做,其實亦是減輕了跆協的負擔。
不過,香港跆拳道界就未有這個彈性,例如這一次香港跆協沒有安排港隊參賽,但城大跆拳道隊認為多累積比賽經驗始終是好事,於是決定自發出賽時,就必須要透過香港跆協去接觸賽會,相信玩過小遊戲「以訛傳訛」的大家,都知道這樣溝通難免會有所偏差,而最終亦正是一些「溝通問題」和「誤會」導致一班滿腔熱誠的運動員險些白費努力和金錢。
決定出賽後,城大跆拳道校隊(下簡稱城大校隊)就接觸香港跆協,希望對方能協助他們自行組隊參賽,城大校隊在過程中主動準備一切所需文件和費用,交給跆協蓋印和代為呈交文件。
「我們處理好一切所需的文件和手續後,經過跆協完成了報名手續,亦直接向賽會確認了成功報名,理應是萬無一失。不過就在報名截止後不久,我們接到大會的通知指我們的申請被取消,建議我們再向跆協了解及尋求協助。」
「我們當時接收回來的消息說是有『管理層』認為我們這次的申請似乎不太正規,事情應該由跆協來主導,現在卻好像由我們院校主導了,不太合規矩,所以要hold住。」
香港跆拳道協會向小編回覆稱,他們接獲投訴信,內容為城大會使用香港代表隊的名義出賽,所以去信主辦單位表示城大在得到他們同意前不能以此名義出賽,但不反對城大以自己院校名義出賽。
由於參賽隊伍早已得到校方傾力支持,並准許以「香港城市大學」的名義出戰,而事實上亦一直以這個身份經由跆協向賽會辦理申請,城大校隊與跆協經過一番溝通後,跆協最終再向賽會表示已批准城大出賽,不過因為報名截止日已過,賽會絕對有理由不批准城大參賽,而城大在出發前亦未得到確實的答覆。
▲城大跆拳道隊雖然在出發時仍未能確認參賽資格,但仍積極面對。
因為在第一次確認申請後就預訂了機票、食宿,而後才發生上述的風波,最後他們帶著一千個問號登上塞爾維亞的客機。陳逸昇教練指,他們在到埗後跟賽會取得聯絡,賽會得知他們一行人從香港遠道而來,這樣認真對待這個賽事,十分欣賞和歡迎他們,更加用較高規格去接待他們,又在系統以外為他們辦理參賽手續,最終才得以參加比賽。
▲賽事創辦人Dragan Jovic(中)及大會積極協助城大參賽。
自費近萬元、籌備三個月,只為三分鐘?
經過多番周旋,城大校隊終於成功踏上賽場。其實他們在比賽前3個月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只不過校隊原來的訓練場地——校內運動中心的陳大河綜合會堂於今年5月發生了天花倒塌事故。失去訓練場地的校隊,在城大校方的積極協助下,租借了石硤尾公園體育館作為每周訓練場地,而隊員每天都會在石硤尾公園運動場自發進行早晚操練。
▲楊駱駿(中)和張勵言(左)同為港隊成員,近年在本地比賽戰績優異。
除了為訓練付出時間和心力,隊員還要面對學業壓力,要知道10月底一般是大學的期中考試,加上平日的功課、projects,不但每日要抽時間訓練,要在這時候離開香港8天,實在不是易事。他們只好把能夠提早完成的都完成了,亦幸好城大校方十分配合,特別允許隊員按需要延後考試。不過,想到跟他們一起做project的groupmate,會不會認為他們是free-rider或者負累,就理解他們所承受的不是這麼簡單就能概括的。
另一方面,因為隊員這次參賽並不是以港隊身份出戰,不論教練、學生都要自掏錢包資付所有費用。有份出賽的楊駱駿同學表示,機票連同8天食宿,需要超過$8,000元,對學生來說並不是小數目,他們把日常辛苦儲起來的零用錢和兼職的工資拿出來才換得這次比賽的機會。至於屬半義務性質的教練亦暫時丟下本身的工作,自費隨隊出征。
▲眾選手在當地努力練習。
可惜的是,因為實在太少參加這類大型國際賽的經驗,而且水平真的有很大差距,加上不適應賽制,出賽的10名選手無不經歷慘烈的敗仗,全軍覆沒,而且大部分選手上場時間只有短短的3分鐘!
▲ 楊駱駿(右)為港隊成員,雖然以4:17不敵以色列選手,但覺得今次參賽經歷對他十分有幫助。
值得嗎?「值得!」楊駱駿同學說,「跟歐洲的強敵對打,看見他們的特性不同,東南亞選手可能在速度和技術方面會較強,而歐洲選手的力度和反應較佳,雖然他們打法有點比較單一,但對我們隊員來說,都是值得我們參考。訓練方面,我們可能需要更科學化,例如自己翻查相關研究文獻去想想如何加強體能、肌力,,打法方面就多了一些不同模式去參考。」楊同學認為這次比賽令他們獲益匪淺,多出外見識可以助他們更進一步。
奧運不是「夢」
▲總教練黃如榮年輕時亦是城大校隊成員,現在經營有機農莊,今次校隊出發前遇上兩個颱風襲港,農場損失慘重,但他掉下農場事務,帶隊出發,更自掏錢包準備獎金。
總教練Yuwing認為這次比賽是「奧運夢」的第一步,他認為香港的年輕跆拳道運動員一直缺乏足夠的國際比賽經驗,若想參加奧運會,就只有通過港隊選拔,參加短短的奧運外圍賽,輸了就再等4年。4年又4年,4年又4年,於是由幾位教練的年代到現在,香港仍未出現一位跆拳道奧運代表。
教練們又指,這次他們做的事 (自發出賽) ,是香港跆拳道界從來沒有人做過的。路是人走出來的,現在沒有不代表將來沒有,除了希望香港跆拳道界可以在這方面有更完善的制度和指引,他們也希望這次的經驗可以鼓勵到其他大專院校開始自發參加國際賽事,讓新一代的運動員以戰養戰,逐步拉近與國際水平平的差距。
「今次參賽是第一步,我們之後的第一個目標是要為運動員尋找資源,或者向校長、舊生籌款,或者尋找贊助,始終我們接下來想繼續出賽都要用上不少經費。有了經費,我們以參加更多比賽讓有潛質的選手磨練。若果在明年2017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全國運動會,以至2018亞運會,打出成績,甚至衝擊到獎牌,整個香港跆拳道界會非常鼓舞,而且可以獲得資助,長遠可以再進一步提升成績。」
引用
「這個『奧運夢』,應該說是一個目標,我們稱呼它做一個『夢』,只是怕外人取笑……其實,我真的覺得這是可以實現的。」
▲教練陳逸昇為前城大校隊、前港隊成員,運動員時代訓練激烈,影響了心臟健康,這次為了準備賽事而延後心臟手術。
▲一群年輕人為了向夢想踏出一步,不惜自費到遙遠的塞爾維亞參賽,希望這次經驗令他們有所成長。
▲陳逸昇(左起)、黃如榮及Derek Li 等教練都是城大校隊的師兄,當年未圓的「夢」,最想幫助這班跟年輕的他們造著一樣的「夢」的師弟完成這個目標,但目前最困難及最迫切的是尋找校友或商業贊助。
城大跆拳道總教練黃如榮:希望參賽令同學不斷進步 :
港隊成員張勵言同學談出戰塞爾維亞公開賽心情:
「飛躍奧運」成立 爭取跆拳道奧運入場券 :
部分影片照片由香港城市大學跆拳道校隊及15th Galeb Belgrade Trophy – Serbia Open 2016主辦單位提供
嗚謝:香港城市大學跆拳道校隊、黃如榮先生、陳逸昇先生、Derek Li 、楊駱駿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