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手機可以擊敗 iPhone ?


為什麼在智能手機領域已經不再有那麼多的發明與創新了?每一個手機廠商似乎都以 iPhone 為追趕的標杆,帶來的結果就是市面上的手機越長越像,區別僅僅在於價格的不同。現在的智能手機追求的都是更薄、更大、更輕盈,頂多再加上一個更便宜。

我完全不反對手機變得更薄、更大、更輕,當然了,我也不介意它們變得更便宜。蘋果公司在新一代 iPhone 上所使用的 3D-Touch 功能確實也很酷,三星在 Edge 系列手機上使用的曲面玻璃也很有型。我很確信,手機廠商在未來會針對手機推出越來越多的此類增量式創新,只不過這些廠商總會比蘋果公司要晚上一兩步。

當然了,偶爾也會出現一些手機廠商充滿了勇氣想要更具創造性,不走尋常路。比如説圖靈手機(Turing Phone)就在安全通話方面下了一番功夫,採用了一些非常時髦的設計,該公司宣稱手機材料使用了液態金屬合金,「比鋼更硬」。YotaPhone 也是另闢蹊徑,該手機擁有雙面可讀屏幕,一面是正常手機屏幕,一面是不會熄滅的電子墨水屏,讓你在陽光直射下也可以看得清屏幕。Phonebloks 提出了一個模塊化手機的概念,讓你可以自行組裝手機,並且在想要升級固件的時候只要換掉相應的部分就可以實現。Google 公司的 Project Ara 更是野心勃勃,希望透過開源硬件開發一款可高度模塊化的智能手機,將允許用户自由選擇、替換甚至移除任何的零組件。但是就像我一開始所説的那樣,這些創新的想法不過都是一些手機行業中偶爾出現的雜音。


也許在一個行業中不再出現顛覆式創新之時,就是證明了遊戲將要結束了,手機硬件是不是已經無法再有什麼革新了?也許有朝一日大家手中的手機唯一的區別就在於裏面安裝的 App 各不相同。所謂的定製化手機也僅僅是要在手機系統與應用軟件上下工夫而已。難道整個手機行業針對硬件的創新已經走到了盡頭?平板、纖薄、曲面玻璃,這些不是到處都有嗎?

我可不這麼想,事實上我認為圍繞着智能手機還存在着很大的創新空間。破壞性的創新即將出現,也許就在不久之後。想要顛覆原有的手機硬件發展路數,就需要我們對於硬件所承擔的基本功能進行徹底的反思。

這篇文章想要探討的主要是如何才能做出新形態的手機產品。讓我們從簡單的四個方向入手,去看看如何才能打造出一個創新性手機並取得成功。這四種思考邏輯建立在簡單的觀察基礎上:矮小的大衞能夠擊敗巨人歌利亞,就是因為大衞沒有遵循歌利亞定的規則,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來行事。對於想要在智能手機上進行顛覆式創新的人來説,以下就是幾條「大衞法則」:

法則 1:不要總想着與 iPhone 競爭(也別隻盯着三星)

如何才能在智能手機的戰場中避免與 iPhone 或者三星正面競爭呢?很簡單,那就是讓你的客户在面臨選擇的時候不要問出:我應該買這台新手機還是 iPhone 呢?這是一個錯誤的思考方式,應該讓你的客户將這種二選一的疑問變成一個肯定句:這台新手機和 iPhone 我都要買下。

將正面的競爭化為一種功能上的彌補是一種全新的視野。通過這個有趣的提問,你會從另一個方向思考問題,找找看有哪些新設計能夠被用於彌補現有的手機產品。我所説的可不是一個簡簡單單戴在你手腕上的依靠藍牙連接的無用的小玩意,它還非得要與你口袋裏的 iPhone 相配合才能使用。想想看,新設計手機會不會是一部功能完備的、在你的三星或者 iPhone 來電時同時響起的手機呢?如果通過雲存儲能夠讓你無論使用自己的何種設備都能共享信息又如何?繞開正面非你即我的戰場,從彌補僅有一部手機無法滿足需求的角度出發,也許這一方面的手機新設計已經不遠了。

法則 2:填補需求空白

一部手機是很難滿足我的所有需求的。事實上,蘋果公司早就知道了這一點,所以才推出了 iPad。如果你想坐下來休閒一番,看看書,刷刷網頁或者看一部電影,那你的 iPhone 可能就顯得太小了,而電腦又太了。如果我們順着這種邏輯走得更遠,就能夠發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 iPhone 或者是三星手機沒有填上的空洞。

不妨問問你自己如下這些問題:

什麼時候我並不想帶着手機出門?去健身房的時候,去游泳池的時候。當我們跑步、騎自行車、帆板衝浪、登山的時候。與孩子玩耍,在醫院照顧病人,又或是晚上出去閒逛的時候。

當我們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時,到底需要帶上何種手機?對我來説,我最愛的就是登山。在冬季我會樂此不疲地去高山滑雪,夏季的時候就徒步登上或者騎自行車上山。然而在這些時刻中,我的 iPhone 都是一個糟糕的同行者。iPhone 的電池續航能力太差,如果我帶着手套或者滿手汗水的觸摸屏幕,它就不會有反應,更別提運動的時候帶着它有多累贅了。在這些時刻我想要的是一部「冒險者」手機——它應該可以更換電池,堅固耐用,雙卡雙待,不僅能防水,還能掛載在身上或者其他設備上,要有一個好的攝像頭。


上面就是我對於一部運動者手機的需求,也許你對於手機也有着自己的需求,可能是安全通話、非常規尺寸、物理鍵盤或者是異於常人的美學訴求。現有的手機設計在這些方面以及其他我們還未提到的種種需求上還未能完全滿足,如果手機廠商都僅僅是追在 iPhone 後面拾人牙慧,那這些為滿足的需求可能就一直不能被填補。

法則 3:關注差異化垂直細分市場

冒險家、運動員、建築工人、救援人員、安保人員、派對狂人、殘障人士、漁夫、護理人員….. 在這一長串的名單中他們都有着對於手機的特別需求。

手機廠商的機會在於專注垂直細分市場,對於現有的手機市場形成補充,而別總想着取代已經成為街機的三星手機與 iPhone,就讓這二者相互殘殺去吧。進一步開發手機市場的機會也許就在於為用户打造一款符合特殊需求與特殊場合的第二台手機。白天正經工作的時候與晚上出去浪的時候,你的兩部手機應該可以無縫對接,堅守各自的戰場。

法則 4:為提供額外的價值收費

不要參與手機價格戰,這種總價上的高低沒有什麼意義。如果你的手機能夠解決別人特殊的痛點,那麼有很多人都會願意為手機特殊的設計與功能掏錢。為用户帶去良好的體驗,然後再向他們收費。這種基於特殊設計的商業模式或許那些在水平市場中廝殺的主流手機無法做到,但是如果你的手機是針對細分垂直市場,那麼採用這種商業模式就是理所當然。

選擇垂直細分市場意味着你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服務好一部分用户就可以了。從小米公司的發家史中你可以學習到他們的商業模式,研究一下他們在市場營銷、分銷與製造中使用的策略。小米的成功更像是在原有的手機市場裏進行了一種破壞式的玩法,而不僅僅是漸進式的改造。

如果是户外運動愛好者,也許會願意對我在第二條法則中描述的冒險者手機多付幾個錢。

這支冒險者手機應該採用的是 Android 系統,因為想要自行開發一個手機系統極其複雜且代價高昂,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蠢事。不過針對户外運動愛好者的 Android 手機系統也可以有一番改造。比如説這款冒險者手機首次開機時就應該能夠下載或者預裝上大部分用户在另一部主力手機上裝載的 App,並且能使用原來的手機號碼。想想看當用户把這部手機從盒子裏面拿出來,經過了簡單的幾步註冊過程,然後神奇地這部手機就成為了完全適合於他之前使用習慣的第二部(冒險者)手機。這部手機待機時間長,滿手汗也能用,單手就能拍照,可以掛在自行車車把手上,下雨天也不怕,即便撞在石頭上也安然無恙。作為一個户外愛好者你是不是心動了?也許你身邊的運動狂熱分子已經做好準備為這部實用手機多付一點點錢了。

來自手機用户界面的挑戰

也許我們設想中的這一部新型手機所要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要反思工業設計與用户界面。想要進行顛覆式的創新,那麼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交互上都需要有所重構。在上文中我提到了快速設置與簡單註冊的需求,當配上雲服務的時候,主力手機和滿足不同功能的備用手機應該同時在來電時響起,同時,確保用户不會在使用兩部手機的時候丟失短信也是至關重要的。但這些都僅僅是一個開始。

新型手機要能夠滿足戴着手套使用、單手操作、免提操作,也許還會有一個前置屏幕。在這些設計當中都藴含着多種創新可能性。

就在去年諾基亞的研發小組發佈了 Z Launcher,這是一個略顯粗糙的基於 Android 系統改造的公測版本,不過它已經能從你的使用行為中自主學習。它的設計可以滿足你快速、簡單地喚出常用功能的需要,在小屏幕上運行良好。語音操控也是一個尚未完全開發且具有潛力的功能點。我相信技術發展還能在這些地方走出更遠。

現在已經是時候讓全新的手機硬件帶着酷炫的創新軟件一起飛了。正確地發揮創造力,並且對於現有的產品形式抱着合理的質疑,就有可能不再盲目地遵循由 iPhone 設立的手機規則。

文章來源:Medium,由 TECH2IPO / 創見 陳錚 編譯,首發於創見科技(http://tech2ipo.com/),轉載請註明出處


資料來源:TECH2IPO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標籤: iPhone  Apple  Google  Project 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