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讓所謂的健身愛好者成了「健身奴」


現在的健身類應用和可穿戴設備如此之多,導致人們似乎都已經找不到理由不運動了。然而,恨不能一天 24 小時揣着手機以免漏記自己走過的任何一步的你,或是吃每一頓飯時盯着眼前美妙的食物腦中閃現每種食物卡路里數值的你,請捫心自問一下,你真的過得開心嗎?



這些健身應用的基本理論是趨同一致的:每天吃的食物總卡路里和小於 2500;每天走步超過 1 萬步;保持心情舒暢,少花點時間在手機上。


再看看這些紛繁的產品,從跟蹤記錄用户每日的走路步數是否達標到密切關注生活當中更加絕密的個人隱私,從心情監測到性生活日記,應有盡有。自我跟蹤這一行為幾乎已經滲透進入了每一位消費者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然而現下此類用各種數字具體量化去過日子的生活趨勢是否真的有利於提高生活質量,我們卻無從得知。彷彿某種宗教儀式,只不過信徒們是通過可穿戴設備或是手機等設備宣的誓,諸如 FitBit 手環之類的設備每天砥礪着他們的意志,最後被動趨勢下減肥成功,皆大歡喜。再比如説,線上大多數針對 Pavlok 手環的評論都是大篇幅言辭鑿鑿的誇讚之詞。這款手環的機制是如果哪天用户沒有完成自己既定的鍛鍊或工作目標,手環就會使用電擊懲罰佩戴者。事實上,線上樂意談論自己沒有實現目標的人肯定是少數。於是大量實現了目標的評論對比極少數未能達到自己要求的評論,這之間的反差極易使人產生一種錯覺:你看做這件事的人這麼多,如果自己每天不戴着手環走幾步留下點數據,似乎人生都不完整了。



Pavlok 手環

如果你真的這麼想,那麼你大概就已經跑偏了。根據杜克大學經濟學教授 Jordan Etkin 的最新研究表明,自我跟蹤記錄數據或許並不能對生活起到積極的導向作用。雖然這些應用的確能驅動人們動起來並獲取更多信息,但是越是量化目標,人們得到的樂趣也就越少。Jordan Etkin 教授發現對比運動時並不計算具體距離或時間的人,那些使用設備精確記錄行走步數的用户雖然能做到運動時間更久,但運動中的樂趣也隨之下降許多。同樣的反作用也發生在了讀書這件事情上,Jordan Etkin 教授是這麼寫的:「儘管精確的閲讀目標可以讓用户閲讀更多的頁數,但是這也同時讓原本充滿樂趣的閲讀享受彷彿變成了枯燥乏味的工作時間,所以這類量化行為弱化了讀書原本應有的體驗。」



Jordan Etkin 教授研究了幾十年人們對事物的預設定位究竟對身心有多大影響力,這些研究成果便是基於其發起的多項心理學研究而得出——人們對事物的預設定位即意味着人們主觀上如何理解他們所經歷的一切和他們為何要經歷這一切。當人們認為自己必須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他們總會下意識產生逆反心理;當他們開始強迫自己集中精力攻克某件事時,他們的精力便會以極快的速度消亡。與之相反的是,當人們完全沉浸入某件事情,忘掉時間的羈絆——即「進入化境」時——他們的能量是無窮的。所以,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心理狀態會帶來完全不一樣的兩種體驗,天堂地獄一念之間。Jordan Etkin 教授的研究表明,現在這些將人們每日所需要完成的任務遊戲娛樂化的趨勢其實遺漏了人性中最重要的一點:人們內在自有的驅動力往往已經足夠應付所有事情。


當然,這些記錄跟蹤應用或設備有其利用價值——它們能夠幫助人們將寬泛又難定義的大問題逐級分解成可控且可量化的小問題。但它們最糟糕的一點在於為了眼前的即時利益而犧牲了長遠的內在動力。比如説,現在有一位熱衷於每日量化任務過日子的人,千篇一律的生活讓他鍛鍊時間足夠長卻遺失了原本鍛鍊的樂趣。他的喜怒哀樂全部「外包」給了自我跟蹤類應用:他每天定時定量去健身房,吃什麼做什麼要什麼都只需要打開應用看一眼,因為它們有他所有的喜好記錄,應用會自動推薦所有生活最佳方案給他。在這個死循環裏,慢慢地他變得越來越提不起勁去健身房,於是便越來越依賴自我跟蹤應用給予他動力,激勵他行動起來——因此「不喜歡」這種情緒也會累積得越來越多。所以,你現在還奇怪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外力驅策的健身計劃最後會無疾而終嗎?



某款量化每餐食物及具體卡路里的應用

自我跟蹤這種行為其實歷史悠久——放在浴室的那台磅秤就是曾經人們屢試不爽的惰性累加器——那麼現在最新款又會是什麼呢?隨着各種生活設備的智能化以及各種產品對我們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滲透化——現代生活的產品除了過往磅秤的體重通知功能,還增加了一系列其他像多喝水或者少吃多餐的温馨提示——這都會導致消費者下意識產生時間觀念,從而擔心這擔心那,今天沒走夠步數是不是就是浪費時間了?把幾個應用程序的推薦奉若生活「明燈」也就意味着拋棄人之本我這個最佳生活「指南針」。


從查爾斯 · 狄更斯筆下《艱難時世》中功利的葛擂梗到加里 · 施特恩加特《悲傷的愛情故事》中執迷於分數的專家,小説家們已經用文字質疑過了所謂數字量化生活的荒誕。但是,人類學和社會學也可以通過特定定量研究更好地揭示人類這種計數衝動究竟會產生何種後果。是讓越來越多量化生活的人們變得簡單麻木呢,還是會加速人類情感的漠化。從都柏林儀表盤網站對城市數據化到工作場所幸福指數研究再到近來各種自我檢測的系統,都因為過度數據化而遭到社會科學的批判,但這些聲音卻從未受到過重視。因為現在數據就是一切。


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法學教授兼文化人類學家 Mireille Hildebrandt 發現現代社會從「含義」到「信息」的改變——也就是放棄「質量」到追求「數量」的過程——是現在大數據時代最麻煩的趨勢之一。把消費者的日常生活體驗簡化為一成不變的勾選框和數字目標等於是用平日裏枯燥的工作邏輯強姦了非工作時間的休閒娛樂生活。除此外,根據 Jordan Etkin 教授的觀察,「個人主觀幸福感的下降」僅僅是消費者使用自我跟蹤記錄產品帶來的不良情緒之一。更明顯的跡象表明做記錄這件事容易將原本的自我實現目標降級為單純的自我管理行為。至於究竟最終誰將受利於如今這種數據驅動的生活,過個幾十年拭目以待吧。



文章來源: theatlantic,由 TECH2IPO / 創見 emmabee 編譯,首發於創見科技(http://tech2ipo.com/),轉載請註明出處


資料來源:TECH2IPO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