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幫主的理念過時了嗎?詳解 iPhone SE 人體工學設計
在 2016 年春季發佈會上,新一代產品 iPhone SE 亮相了。這是時隔兩年多後,蘋果再度推出的 4 英寸屏幕手機。這一回,蘋果展示了這樣的標語:「一小部的一大步——深得人心的 4 英寸設計,於你掌間親密貼合」。蘋果的產品永遠像在流水裏被打磨光滑的鵝卵石,鋁金屬表面經過噴砂工藝處理,猶如綢緞般的質感,讓這款小巧、輕便的 iPhone SE 握持時手感非常舒適。
這一幕似曾相識。六年前,當競爭對手們都在瘋狂開發超大屏手機,喬布斯對着他們連開嘲諷:「握不住的手機,為何要買它?」喬幫主極力推崇人體工學概念,認為手機尺寸就該匹配用户的手掌大小。這種設計理念經由 Tim Cook 之手,使得蘋果推出 iPhone 5 一代機型。儘管屏幕從 3.5 英寸變為了 4 寸,但在 iPhone 5 時代,所有功能仍只需輕動拇指就能完成,它的廣告「拇指」更是讓觀眾體會到,擁有一台尺寸精巧的 iPhone 5,任意的指尖操作都是「感官的絕佳享受」。
可是當 2014 年來臨時,這個「單手理論」被蘋果自己否決了。蘋果發佈了 4.7 和 5.5 英寸的 iPhone(iPhone 6 和 6 Plus),正式進入大屏手機市場。外界紛紛猜測,蘋果的這一舉動表明,他們也開始認為 4 英寸手機不能滿足用户需求。然而現在,蘋果重拾兩年前的理念,又來了一個 U 型掉頭,轉而再次發佈 4 英寸手機,這就讓分析師們摸不着頭腦了——這是什麼意思?你們蘋果,是不是還想證明喬幫主當初説得沒錯?
「更大,更好」——這句話也許在用户期待視覺體驗時適用,但在操作方面,過大的觸摸屏會加大手指操作距離,並不利於滑動行為等日常操作的完成。Jack Dennerlein 正是如此反駁「更大更好」的觀點。他是美國東北大學及哈佛陳曾熙公共衞生學院(因香港商人慈善捐款而更名)人類環境安全學方面的教授。他指出,當用户握着手機時,拇指所觸碰的範圍就被限制了,因此「小一些反而更妙」。
拇指範圍
你也許看過一些關於「拇指區域」的研究圖,還根據它們的指示打量過自己的手掌。這些圖片以手的大小或各類輔助工具為基礎,聲稱能夠幫你計算出多大的手機能完美適配你的拇指。
事實上,它們已經被證明是偽科學,只看用户拇指觸及範圍而得出所謂「適配手機屏」的選擇,未免太過簡單。在實際操作體驗中,用户的手指會彎曲,也會伸直,有時也會移動,這一切日常再頻繁不過的變量因素都沒被考慮在所謂「拇指區域」的研究圖裏,因此結論並不具有科學價值。
2012 年,Dennerlein 和他的同事在《生物力學雜誌》上發表文章,測試在 iPhone 3.5 英寸手機上,拇指的反應速度和準確度。研究表明,當實驗者需要點擊拇指最小活動範圍內的地方時,其測試的表現是最差的;如果要提高速度和精確度,只能將虛擬鍵盤上的按鍵移動到屏幕中央,而不是擺放在屏幕底部。
Jack Dennerlein / IOS Press(圖)
如上圖,研究表明拇指的最佳反應領域是在手機中央的弧形位置。Dennerlein 對這個測試結果非常欣賞,他將這塊區域形容為恰到好處的中心點——「它確實就是在中間,妙就妙在拇指沒有完全伸長或者彎曲」(當然,儘管最佳反應的區域大小和手掌大小有關,也與手指靈活程度等因素密不可分)。
青年/老年年齡組(左)使用大手機、小手機的對比(實線/虛線)以及短/長拇指(右)用户的真空觸及帶對比Xiong , Muraki / Elsevier(圖)
日本九州大學的研究者也進行過測試,基於 3.5 英寸 iPhone 4 和 5 英寸 Galaxy S4 機型,他們發現較為年長或拇指較長的用户,不能觸及的屏幕範圍也越大。這個觸碰上的盲區被稱為「真空觸及帶」。這項日本研究也表明,對於手指不夠靈活、或者手掌更大的用户,最好還是使用大屏手機。
握力尺寸
儘管沒有適配每個人的手機尺寸,但卻有基於研究發現的最佳掌握尺寸。這個標準被定為 50 mm,在這個尺寸下,物品能夠讓用户牢牢握持。iPhone SE 有 59mm(2.3 英寸) 寬,完美貼合這一標準。並且,據 Dennerlein 分析:「手機更小更易握,對於拇指操作的產品來説是個大優勢」。想想那些慘遭碎屏的大手機們,如果屏幕過大,用户換個姿勢拿着它們都容易失手摔落。
但是我們也要回歸現實,儘管蘋果的「拇指廣告」那麼迷人,儘管喬布斯的人體工學理論也許是正確的,但隨時隨地用單手操控手機未免也太過理想化。在現實情況中,如何握着手機自然是受物理條件影響的。
台灣國立大學的研究者採集了 1230 個台北公共交通上的隨機乘客樣本,發現其中 500 名乘客會在乘坐軌道交通時使用手機。93% 的用户都選擇豎屏操作,而最常見的手機持握姿勢之一(佔 46%)都是在公車或地鐵上站着,一手拉吊環一手單手操作手機。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坐着的乘客的狀態,更多人選擇單手持握設備,用另一隻手來操作。這樣的比例同樣也是 46%。
手掌
Jack Dennerlein 的團隊也做了另一個實驗,得出結論是,儘管小手機更易單手把控,但用兩隻手操作手機顯然有更佳的體驗。就在今年,他們在《應用人體工程學》上發表報告,將單手、雙手試驗組的表現記錄在內,並得出使用雙手時拇指反應更為精妙的實驗結果。
Trudeau 等人 / Elsevier (圖)
「雙手操作讓人心裏更踏實,因為你不再需要像單手時那樣隨時調整你的掌握姿勢」—— Dennerlein 如此對比兩種操作模式。
於是場面又對半分了——對於小屏手機來説,在橫屏模式下打字或者玩遊戲,拇指會有更大的施展空間。在 iPad 和大手機上,雙手操作則更為有用。
此外,還有一個來自醫生的建議。儘管你可以用拇指單手操作手機,但你得儘量少這麼做。人體健康專家表示,在長時間用同一種姿勢使用物品後,最好能時不時換個姿勢,以免造成身體某些部位的重複性勞損(RSI)。Dennerlein 建議用户時刻提醒自己這一點,不要對自己身體有所損傷,成為手機的用户,而不是讓手機來「使用」你。
對於用户來説,想要找到最貼合你自己的手機屏幕大小,除了手掌之外,你還應該考慮考慮其餘外部因素,比如你的口袋或者手包是否裝得下。
對於現代人來説,手機屏大小的重要性,更多體現在設計時「感官體驗」與「觸控效果」之間的衝突和權衡。現代的手機不僅是通訊設備,還是用户下視頻、看美劇的重要媒介。僅僅達到「通訊交流便捷」這一點,對用户來説遠遠不夠。
Dennerlein 教授對此還有更深入的詮釋:「在以前手機只能打電話的時代,用户對於手機的認知只是按按號碼鍵,所以當然希望設備越小越好。到現在,除了需求以外,手機本身還有語音識別系統的出現。用户甚至不需要去拿着手機操作。那麼手機大小是好還是不好,就更不能被一概而論了。」
文章來源:Forbes,由TECH2IPO / 創見 機智的若水 編譯,首發於創見科技(http://tech2ipo.com/),轉載請註明出處。
資料來源:TECH2IPO
這一幕似曾相識。六年前,當競爭對手們都在瘋狂開發超大屏手機,喬布斯對着他們連開嘲諷:「握不住的手機,為何要買它?」喬幫主極力推崇人體工學概念,認為手機尺寸就該匹配用户的手掌大小。這種設計理念經由 Tim Cook 之手,使得蘋果推出 iPhone 5 一代機型。儘管屏幕從 3.5 英寸變為了 4 寸,但在 iPhone 5 時代,所有功能仍只需輕動拇指就能完成,它的廣告「拇指」更是讓觀眾體會到,擁有一台尺寸精巧的 iPhone 5,任意的指尖操作都是「感官的絕佳享受」。
可是當 2014 年來臨時,這個「單手理論」被蘋果自己否決了。蘋果發佈了 4.7 和 5.5 英寸的 iPhone(iPhone 6 和 6 Plus),正式進入大屏手機市場。外界紛紛猜測,蘋果的這一舉動表明,他們也開始認為 4 英寸手機不能滿足用户需求。然而現在,蘋果重拾兩年前的理念,又來了一個 U 型掉頭,轉而再次發佈 4 英寸手機,這就讓分析師們摸不着頭腦了——這是什麼意思?你們蘋果,是不是還想證明喬幫主當初説得沒錯?
「更大,更好」——這句話也許在用户期待視覺體驗時適用,但在操作方面,過大的觸摸屏會加大手指操作距離,並不利於滑動行為等日常操作的完成。Jack Dennerlein 正是如此反駁「更大更好」的觀點。他是美國東北大學及哈佛陳曾熙公共衞生學院(因香港商人慈善捐款而更名)人類環境安全學方面的教授。他指出,當用户握着手機時,拇指所觸碰的範圍就被限制了,因此「小一些反而更妙」。
拇指範圍
你也許看過一些關於「拇指區域」的研究圖,還根據它們的指示打量過自己的手掌。這些圖片以手的大小或各類輔助工具為基礎,聲稱能夠幫你計算出多大的手機能完美適配你的拇指。
事實上,它們已經被證明是偽科學,只看用户拇指觸及範圍而得出所謂「適配手機屏」的選擇,未免太過簡單。在實際操作體驗中,用户的手指會彎曲,也會伸直,有時也會移動,這一切日常再頻繁不過的變量因素都沒被考慮在所謂「拇指區域」的研究圖裏,因此結論並不具有科學價值。
2012 年,Dennerlein 和他的同事在《生物力學雜誌》上發表文章,測試在 iPhone 3.5 英寸手機上,拇指的反應速度和準確度。研究表明,當實驗者需要點擊拇指最小活動範圍內的地方時,其測試的表現是最差的;如果要提高速度和精確度,只能將虛擬鍵盤上的按鍵移動到屏幕中央,而不是擺放在屏幕底部。
Jack Dennerlein / IOS Press(圖)
如上圖,研究表明拇指的最佳反應領域是在手機中央的弧形位置。Dennerlein 對這個測試結果非常欣賞,他將這塊區域形容為恰到好處的中心點——「它確實就是在中間,妙就妙在拇指沒有完全伸長或者彎曲」(當然,儘管最佳反應的區域大小和手掌大小有關,也與手指靈活程度等因素密不可分)。
青年/老年年齡組(左)使用大手機、小手機的對比(實線/虛線)以及短/長拇指(右)用户的真空觸及帶對比Xiong , Muraki / Elsevier(圖)
日本九州大學的研究者也進行過測試,基於 3.5 英寸 iPhone 4 和 5 英寸 Galaxy S4 機型,他們發現較為年長或拇指較長的用户,不能觸及的屏幕範圍也越大。這個觸碰上的盲區被稱為「真空觸及帶」。這項日本研究也表明,對於手指不夠靈活、或者手掌更大的用户,最好還是使用大屏手機。
握力尺寸
儘管沒有適配每個人的手機尺寸,但卻有基於研究發現的最佳掌握尺寸。這個標準被定為 50 mm,在這個尺寸下,物品能夠讓用户牢牢握持。iPhone SE 有 59mm(2.3 英寸) 寬,完美貼合這一標準。並且,據 Dennerlein 分析:「手機更小更易握,對於拇指操作的產品來説是個大優勢」。想想那些慘遭碎屏的大手機們,如果屏幕過大,用户換個姿勢拿着它們都容易失手摔落。
但是我們也要回歸現實,儘管蘋果的「拇指廣告」那麼迷人,儘管喬布斯的人體工學理論也許是正確的,但隨時隨地用單手操控手機未免也太過理想化。在現實情況中,如何握着手機自然是受物理條件影響的。
台灣國立大學的研究者採集了 1230 個台北公共交通上的隨機乘客樣本,發現其中 500 名乘客會在乘坐軌道交通時使用手機。93% 的用户都選擇豎屏操作,而最常見的手機持握姿勢之一(佔 46%)都是在公車或地鐵上站着,一手拉吊環一手單手操作手機。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坐着的乘客的狀態,更多人選擇單手持握設備,用另一隻手來操作。這樣的比例同樣也是 46%。
手掌
Jack Dennerlein 的團隊也做了另一個實驗,得出結論是,儘管小手機更易單手把控,但用兩隻手操作手機顯然有更佳的體驗。就在今年,他們在《應用人體工程學》上發表報告,將單手、雙手試驗組的表現記錄在內,並得出使用雙手時拇指反應更為精妙的實驗結果。
Trudeau 等人 / Elsevier (圖)
「雙手操作讓人心裏更踏實,因為你不再需要像單手時那樣隨時調整你的掌握姿勢」—— Dennerlein 如此對比兩種操作模式。
於是場面又對半分了——對於小屏手機來説,在橫屏模式下打字或者玩遊戲,拇指會有更大的施展空間。在 iPad 和大手機上,雙手操作則更為有用。
此外,還有一個來自醫生的建議。儘管你可以用拇指單手操作手機,但你得儘量少這麼做。人體健康專家表示,在長時間用同一種姿勢使用物品後,最好能時不時換個姿勢,以免造成身體某些部位的重複性勞損(RSI)。Dennerlein 建議用户時刻提醒自己這一點,不要對自己身體有所損傷,成為手機的用户,而不是讓手機來「使用」你。
對於用户來説,想要找到最貼合你自己的手機屏幕大小,除了手掌之外,你還應該考慮考慮其餘外部因素,比如你的口袋或者手包是否裝得下。
對於現代人來説,手機屏大小的重要性,更多體現在設計時「感官體驗」與「觸控效果」之間的衝突和權衡。現代的手機不僅是通訊設備,還是用户下視頻、看美劇的重要媒介。僅僅達到「通訊交流便捷」這一點,對用户來説遠遠不夠。
Dennerlein 教授對此還有更深入的詮釋:「在以前手機只能打電話的時代,用户對於手機的認知只是按按號碼鍵,所以當然希望設備越小越好。到現在,除了需求以外,手機本身還有語音識別系統的出現。用户甚至不需要去拿着手機操作。那麼手機大小是好還是不好,就更不能被一概而論了。」
文章來源:Forbes,由TECH2IPO / 創見 機智的若水 編譯,首發於創見科技(http://tech2ipo.com/),轉載請註明出處。
資料來源:TECH2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