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在 VR 裏體驗真槍 PK,我們真的需要一把仿真道具槍嗎


你戴上了 Vive 頭顯,環顧四周,目力所及之處盡是一片虛空,唯一的例外僅有懸掛在側前方的「燈塔」基站(空間定位裝置),以及腳邊的那對無線手柄;別無選擇,你撿起了那對造型古怪的控制器,份量很輕,鍵位排布也很均勻;好了,經過一番摸索,你初步熟悉了這對手柄上的按鍵與開關,接下來該怎麼做?

「讓我們找點殭屍什麼的開幾槍射一射吧!」

——我相信,至少有相當一部分朋友的第一反應皆是如此。

(如果你看不懂上面這些古怪的描述,沒關係,去找個有 Vive 的土豪基友借他的設備體驗一下,很快你就會明白這些看似不着調的描述與自己的火腿腸 VR 初體驗有多高的重合率)

這沒什麼好意外的。畢竟,Vive 的手柄儘管看上去不倫不類不好描述造型,如果閉上眼睛拿起來的話,修長的握柄與長鍵程的扳機鍵依舊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槍支的握柄部分;由此可見,為數甚眾的朋友從上手開始就聯想到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實屬意料之內——不僅如此,從 V 社這個 Vive 內容供應方最擅長開發的遊戲類型來看,估計大多數朋友都會認為這個印象是刻意使然才促成的結果。
玩家有了需求,自然就會有商家蠢蠢欲動嘗試開發謀求利潤——就在最近,又有一家名為「骸骨 VR(Ilium VR)」的周邊廠商推出了一款頗具代表性、名為「威攝者(The Persuader)」的 VR 仿真道具槍支控制器開發套件,我們不妨來一起看個究竟:





首先,從設備的造型來看,「骸骨 VR」的選擇多少有些出乎我們的預料:這家來自紐約的 VR 控制器開發商並未選擇大眾耳熟能詳的 AR-15 或者 M-16 外形,反而是挑選了經典程度更勝一籌的「戰壕掃帚」湯姆遜衝鋒槍——如此一來雖然那些鍾情現代與近未來背景的 FPS 玩家要大失所望,但對於那些鍾情二戰以及 20 世紀禁酒令時期黑手黨文化的遊戲玩家來説,這個造型的設備無疑可以讓自己一本滿足。當然,考慮到 VR 射擊遊戲的具體體驗以及這款設備的實際使用造型,常規狀態的基本外觀恐怕並不是什麼至關緊要的要素,理由繼續往下看就清楚。






其次,雖然乍看之下似乎與一般的玩具槍區別不大,但從實際工作狀態的造型來看,確實可以很容易判斷出它是一款 Vive 專用的控制設備——説實話,這個理由具體説來實在有點蠢得離譜:諸位可能已經注意到「威攝者」槍口位置上那個形似軟木塞的古怪裝置了;而對於 Vive 設備體驗經驗比較豐富的朋友來説,應該已經可以猜到這玩意到底有什麼功能了——沒錯,我們可以把 Vive 手柄前端的圓環固定在這個托架上,然後就可以利用「燈塔」基站系統來對「威攝者」進行跟蹤定位了,和 Manus VR 的方案很像,對不對?

顯而易見,我們完全可以把「威攝者」視為一款 Vive 房間追蹤系統姍姍來遲結果不得已選擇折衷方案的典型產品——不過,除此之外如果多來聯想一下的話,我們不難發掘出更多值得思考的話題,例如:






「仿真道具槍造型的控制器無疑可以大大加深 VR 射擊遊戲的代入感,但對於一些相關規定較為嚴苛的地區(知名不具)來説,這種設備的普及推廣無疑會遭受不小的阻力;那麼,諸如此類的周邊設備究竟值不值得投入資源進行研究發展?」

好吧,這個問題確實值得一聊,容我逐一分析:

第一,儘管我個人堅信虛擬現實的一切感官體驗(包括但不僅限於視覺、聽覺和觸覺)都應該利用與實物完全無關的手段和設備來產生,但既然這個目標距離完全實現依舊為時甚遠,因此至少在目前階段,藉助外界實物裝置來實現完整體驗依舊是無可厚非的——所以,在我個人看來,「值不值得發展」的問題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第二,儘管擬真的造型勢必會在某些地區對設備的推廣造成影響,但如果換個思路的話,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應該要比我們想象的更直接——想想看吧,這種槍支造型的控制器與我們的手指接觸的部分通常只有握柄、扳機、彈匣、槍機拉手和保險/快慢機等等,其餘大部分不與我們肢體直接接觸的部件基本上只提供視覺效果而已;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僅僅把那些真正需要「動手」的部分做成擬真的造型,至於其他不上手的部件大可以由 VR 視野下的幻象來代替——至於重心手感會不會受到影響,配重可以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





由此一來,我們得到的就是一款可以在虛擬現實視野中 100% 模擬槍支射擊體驗但在現實中的實際造型 100% 稱不上仿真槍的設備,皆大歡喜,有沒有?

不僅如此,順應這個思路繼續完善的話,我們可以輕易發掘出更多更有趣的腦洞:想要定製一把符合自己手型的 VR 射擊模擬控制器,卻又囊中羞澀無錢支付訂做費用?不必憂慮,我們完全可以試試 DIY 嘛——結構部分完全可以用 PVC 膠版切割搭建,對動手能力信心不足的話,參考紙模的製作方法也是可行的;至於握柄等施力部位的強化加固,紙黏土以及切割過的泡沫塑料都可以很完美地滿足這個需求;只要認清楚「實物造型完全不重要,個人手感是唯一要求」這個前提,你會發現 DIY 的實際難度遠沒有想象中那麼高。





歸根結底,對於依舊處於起步階段的 VR 行業來説,這種草根氣息十足的創意精神是最可貴的——大膽地亮出你的腦洞吧,沒準下一個劃時代的創意就源自於你手中的那個粗糙的原型——這並不是毫無根據的開玩笑,不是嗎?



(本文圖片來源:Ilium VR 官方網站、推特以及產品宣傳片)

本文由 TECH2IPO / 創見(tech2ipo.com)編輯 @壞香橙 撰寫,轉載或使用本文素材進行二次創作請參閲 版權信息

歡迎微信公眾號搜索關注【VR人】,歡迎微博搜索關注【VR人】,一手資訊,盡在掌握!


資料來源:TECH2IPO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