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 成本論:Vive 真的貴而無當嗎(下)?
引用上篇:
VR 成本論:Vive 真的貴而無當嗎(上)
説過了資金成本,接下來再讓我們看看空間投入——正如序章分的「GTA 之父」所言,「空出一間房子來體驗 VR」的成本無疑是讓人無法接受的——這番言論背後的邏輯就是「沒有大房子就別想體驗 Vive」;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
並不盡然。
沒錯,最小 2 米×1.5 米的面積需求確實很容易讓人抱怨「我上哪去搞這種和雙人床差不多大的空地」,但只要稍微多了解一點點 Vive 的基本性能就不難知道,除了作為最大賣點的高精度室內空間追蹤系統之外,對於居住面積狹小的用户來説,Vive 同樣提供了「站立模式」讓我們可以像體驗 PSVR 或者 Oculus Rift 一樣安安靜靜地玩——另外別被字面含義忽悠了,我們當然也可以選擇安安穩穩地坐下來慢慢體驗,這還用説嗎?
——順帶一提,儘管並不算是主要賣點,但 Vive 在「站立」以及「就坐」模式下除了獨立遊戲之外,同樣不乏一線 VR 大作,例如《精英:危險》。
事實上,或許是蹩腳的公關廣告帶來的惡劣影響,長久以來不僅「HTC Vive 只有騰出一片大大的空地才能玩」這種謠言甚囂塵上,就連「HTC Vive 可以怎麼玩」這種最基本的設備賣點當中居然也存在着無數偏見與謬誤的漏洞——毫不誇張地講,之所以 PSVR 這個頂着「只能玩遊戲」「硬件性能最差」一眾 Debuff 光環的設備能在國內的輿論陣地上取得如今的成績,大法自家的公關部門給力如昔自然功不可沒,然而 HTC Vive 的宣傳以及產品部門不遺餘力且持續不斷的烏龍作死行為同樣不可或缺——漫天開價的設備附件就不提了,身為 Valve 的合作者去支持 LOL 賽事這算什麼鬼?説實話,拖後腿的隊友能做到這個份上,除了「幾稀」之外基本上也沒有其他評價了。
扯遠了,讓我們回到正題——正如前文所述,HTC Vive 在功能和內容多元化以及兼容性方面的表現其實要遠遠超過大多數局外人的預期,且看:
Q:Vive 可以用手柄玩遊戲嗎?我是説,除了那對自帶的體感控制無線 VR 手柄?
A:當然可以——Xbox 360 或者 Xbox One 的手柄都沒問題,只要遊戲本身支持就行;不必奇怪,Steam 上目前確實有不少同時支持 Vive 和 Rift 甚至 Gear VR 的作品,通常來説這類遊戲都會選擇傳統手柄作為默認控制裝置;至於鍵鼠,同樣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Q:我聽説 PSVR 可以當頭戴顯示器來玩 PS4 遊戲,十分羨慕,Vive 可以嗎?
A:當然可以——除了那區區只有幾百款的 VR 遊戲之外,HTC Vive 當然也支持在大熒幕模式下體驗非 VR 的常規 PC 遊戲,不過這種功能確實比較吃硬件配置就是了。另外特別提醒一下,太大的屏幕對於遊戲來説不見得全是好事,以前我確實戴着 Vive 做過幾天《以撒的結合:再生》的日常任務,幾天體驗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畫面太寬眼力完全不夠用,連萌死戳這種廢柴 BOSS 都能把我打得欲生欲死,簡直不能玩——當然,適當縮小熒幕的話實際體驗還是不錯的,有興趣且 PC 配置夠強悍的朋友推薦一試。
Q:然而我想玩的遊戲 Steam 裏沒有啊,例如我想打星際和爐石,Vive 可以嗎?
A:當然可以——這方面的軟件我起碼已經推薦了快一百次了,Virtual Desktop 就是為了實現這種功能而誕生的;在 Steam 上搜一下就能找到商店頁面鏈接,上手很容易,也不需要修改任何文件內容。另外,現在確實存在沒有進入 Steam 平台但同樣支持在 Vive 的 VR 環境中運行的遊戲,考慮到實際的內容主題我這邊就不細説了,大家心知肚明自己開車就好。
Q:然而 PSVR 和 Rift 上還有獨佔遊戲,我只有 Vive 又該怎麼辦?
A:Rift 搞獨佔純粹是自尋死路,完蛋只是時間問題——這不是我的一家之言,這是 Revive 以及成千上萬被 Palmer Luckey(Oculus 的 CEO)那個」不會阻止內容跨平台「的承諾涮過一把的玩家心聲;至於 PSVR,沒錯我知道這上面有夏日課堂有 VR 版的皇牌空戰,但這有什麼好奇怪的?遊戲主機和 PC 的內容存在差異又不是一天兩天,15 年前的 PC 玩家也在羨慕只有 PS2 上才有最終幻想 10,不是嗎?
説一千道一萬,不管是「羨慕」還是「優越感」,歸根結底還是源於內容質量存在落差——這個問題細究起來非常複雜,後面我會專門提出來詳細分析;總之,購買了 Vive 的朋友完全沒必要抱怨體驗不到 PSVR 上的獨佔作品,事實上,選擇了Sony的玩家體驗不到的內容(不僅僅是遊戲)遠比我們想象得更多。
Q:按照你的説法,Vive 應該是一種很符合 PC 技術狂熱者 DIY 胃口的設備才對……但我為什麼沒看到類似的內容呢?
A:賽揚 300A 是在發售後的第一天就成為超頻明星的嗎?超頻技術是在一夜之間成為 DIY 交口稱讚的討論熱點嗎?新生事物的發展都離不開時間積累,對於 Vive 這種硬件設計明顯存在短板的產品來説,第三方的介入以及 DIY 服務的崛起幾乎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結果;即便是在當下,在軟件層面上來自民間的修改方案也在不斷拓展這款設備的實際功能——眾所周知的反壟斷項目 Revive 不必多提,修改配置文件強制提升 Vive 畫面採樣的方法同樣源自民間·這僅僅是個開始,在設備的裝機量達到一定規模之後,五花八門的 DIY 修改項目勢必會讓那些鍾情攢機超頻的玩家找回當年的激情——就像當年的烙鐵和鉛筆讓我們發現「用自己的雙手讓便宜貨展現出不遜於高端產品的實力」這片新大陸一樣。
總而言之,對於 HTC Vive 來説,我們不能僅僅用看待同類產品的眼光去衡量它的潛力——事實上從那對佔據房間對角線的「燈塔」以及適配這套定位裝置的接口逐漸開放來看,從一開始 V 社就沒有僅僅把它當作是單純的「遊戲硬件」來看待,這種源自多元化領域的潛力,正是 Vive 與其它同類競品最大的差別所在。當然,在如今這一波「虛擬現實元年」浪潮的影響下,單純只作為遊戲硬件而存在未嘗不是另一種至少在當下可行的商業策略,例如 Sony 的 PSVR 就是這一領域當中的傑出代表——下一章,就讓我們來談談這款寄託着千萬人品牌信仰的 VR 設備吧。
引用導引篇:現在購買 VR 設備到底值不值?
http://vr.chuang.pro/10032086
(本文圖片來源: Steam)
本文由 TECH2IPO / 創見(tech2ipo.com)編輯 @壞香橙 撰寫,轉載或使用本文素材進行二次創作請參閲 版權信息 。
歡迎微信公眾號搜索關注【VR人】,歡迎微博搜索關注【VR人】,一手資訊,盡在掌握!
資料來源:TECH2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