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大Westbrook時代
雖然過程有點悲壯,但Westbrook終於擺脫了Kevin Durant的陰影,被逼迎接一個屬於他的時代。
大學時期的他,沒有外投、沒有組織,每場比賽只會接Kevin Love的傳球、以飛快的速度完成快攻,外加凍結對方的頭號得分手,當中包括Derrick Rose、OJ Mayo。
新秀年的他,還是個假控衛,每場有百分之七十的時間都衝過頭,若非Eric Maynor遭遇傷患,Westbrook未必能當上雷霆主控。
到了2012年,他在季後賽打爆了西岸所有後衛、總決賽在LBJ和Wade身上單場取得43分,如果你問他是如何找到防守弱點去進行攻擊,他大概答不了一句,因為他只是在用本能去打球。 2013年尾那次大傷,我們都以為他要完了,結果他在下一季打出了生涯得分新高,已經不單止是滿血回歸。
每一關都以強硬的姿態去逾越,這就是我們的大Westbrook。
他與Oladipo
如果有些人命中注定要成為隊友的話,大概就是他們二人。
發達得像龜甲一樣的肌肉、源源不盡的爆發力,加上球場上那種移動方法和防守。他們的相遇,就像Jordan與Pippen一樣的惺惺相惜,你可以想像他們日後會在場下怎樣說一些不好笑的笑話然後一起傻笑、在一場慘敗後在飛機上一起認真看比賽片段,指責對方的防守。 Oladipo的存在,能夠彌補Westbrook的不足,自從進入NBA後,Westbrook不再是大學時期的Ace-Stopper,他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補防抄截上。而Oladipo所以一值被列入潛力股之中,除了因為他的彈跳力之外,更多是因為他的單防能力。另外,Oladipo的投射手準與出手選擇也在前雷霆分衛Dion Waiters之上,能夠減輕Westbrook的壓力。
過去和Westbrook合作的後衛,Morrow三分神準但守不住任何人;Kevin Martin、Waiters雖具天賦但太過搶球難以合作;其他如Randy Foye偶有閃光但總跟不上Westbrook的引擎。
終於因為Durant的離開,雷霆弄來了Oladipo。二人有著一樣的意志,分別還是27歲和24歲。
他與Steven Adams
如果Westbrook是俄城的美國隊長,一個全民英雄,Steven Adams就是他的寒冬戰士。他願意為Westbrook做盡所有的髒活、被其他隊的球迷痛斥,然後將掌聲與讚美留給英雄Westbrook。 說起Adams,又要吹一番雷霆隊的選秀眼光與訓練方法,猶記得新秀年的Adams已經以惡霸的姿態出現(當時還未留有那把Adam Morrison式的長髮及鬍子),連灰熊隊的超級老球皮Zach Randolph都忍不住這位小弟的小動作,幹了幾架。
選到這樣的惡霸新秀不難,但將他訓練成進攻武器才是雷霆的功績。上年季後賽,他傳出幾球妙傳讓人直呼Sabonis回到聯盟(有趣的是今季他的兒子Domantas Sabonis真的加盟了雷霆),這是Ibaka在雷霆多年都練不出來的對比賽理解度,Ibaka更加像一台機器,尤其是當他的跳投越發精練、不再去過去充滿激情的他。
Adams在聯盟打了三年球,從來不是個數據機器,但卻能夠改變比賽的走勢,他就似是前輩Nick Coliison的得意弟子,將掩護、保護禁區等數據以外的細節做到最好。在進攻端隨時準備接到Westbrook傳出的球,來個鯊魚式暴扣或者用上他新練成的拋投。
經歷過上年度的風風雨雨,他和Westbrook都找到屬於自己的打球方法,他們二人都似乎沒有為別的球隊打球的打算,願意將血汗都獻上給這座城市。
Westbrook他自己
Westbrook迎來自己NBA生涯的第九年,回看過去,一切可以用他的座右銘去總結:"Why not?"
全聯盟很難再找到一個球員可以同時得到Michael Jordan、Allen Iverson和Kobe Bryant三大巨匠的稱讚,背後必定有其原因。
關於意志,其實很多NBA球員都有,畢竟來到這個最高殿堂之前,他們已經擊敗過很多人。然而,每年82場的常規賽,加上季前賽季後賽等等地獄式的賽程,確實夠磨人的,強如Tracy McGrady、Vince Carter這類天才,也曾經對比賽生厭過。他們不是懶散,McGrady在33秒得了13分的比賽過後的第二個清晨就在力量房。全NBA只有Boris Diaw可以配得上懶散二字,但是就總不能像Kobe Bryant這樣咬牙切齒的過著每一日,從來不為別人的質疑聲音而對自己產生懷疑,這也是Michael Jordan、Allen Iverson、Kobe Bryant和Westbrook的共通點。
過去九年來,不斷有人提點他應該怎樣去打球,但是他沒有改變過自己的風格,堅決要不斷沖擊籃框,哪怕經歷過ACL。然後又慢慢將自己的技術完善過來,2011年開始大幅使用的中距離跳投、2014年終於成熟的擋切傳球、2015年開始練的歐洲步(他對此技能十分得意),以及在傷癒復出過後,他甚至變得更加熱衷於去爭搶籃板球,這點更加是反常態的。
單論任何一點技術,他沒有Irving的球感、沒有Curry的三分,沒有CP3的大局觀,但是他知道只要知道跑動起來,全世界也被逼要跟著他跑動,就算對手預測到他的下一步,也跟上去他的第二、第三步。一但對手跟上了,他知道要將球傳給他信任的隊友,所以他的三雙數據不是「刷」出來,而是客觀條件賦予他這種能力,就如LBJ一樣。
下一季,我們就可以欣賞到這個屬於Westbrook的時代(和他的穿衣風格)。
大學時期的他,沒有外投、沒有組織,每場比賽只會接Kevin Love的傳球、以飛快的速度完成快攻,外加凍結對方的頭號得分手,當中包括Derrick Rose、OJ Mayo。
新秀年的他,還是個假控衛,每場有百分之七十的時間都衝過頭,若非Eric Maynor遭遇傷患,Westbrook未必能當上雷霆主控。
到了2012年,他在季後賽打爆了西岸所有後衛、總決賽在LBJ和Wade身上單場取得43分,如果你問他是如何找到防守弱點去進行攻擊,他大概答不了一句,因為他只是在用本能去打球。 2013年尾那次大傷,我們都以為他要完了,結果他在下一季打出了生涯得分新高,已經不單止是滿血回歸。
每一關都以強硬的姿態去逾越,這就是我們的大Westbrook。
他與Oladipo
如果有些人命中注定要成為隊友的話,大概就是他們二人。
發達得像龜甲一樣的肌肉、源源不盡的爆發力,加上球場上那種移動方法和防守。他們的相遇,就像Jordan與Pippen一樣的惺惺相惜,你可以想像他們日後會在場下怎樣說一些不好笑的笑話然後一起傻笑、在一場慘敗後在飛機上一起認真看比賽片段,指責對方的防守。 Oladipo的存在,能夠彌補Westbrook的不足,自從進入NBA後,Westbrook不再是大學時期的Ace-Stopper,他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補防抄截上。而Oladipo所以一值被列入潛力股之中,除了因為他的彈跳力之外,更多是因為他的單防能力。另外,Oladipo的投射手準與出手選擇也在前雷霆分衛Dion Waiters之上,能夠減輕Westbrook的壓力。
過去和Westbrook合作的後衛,Morrow三分神準但守不住任何人;Kevin Martin、Waiters雖具天賦但太過搶球難以合作;其他如Randy Foye偶有閃光但總跟不上Westbrook的引擎。
終於因為Durant的離開,雷霆弄來了Oladipo。二人有著一樣的意志,分別還是27歲和24歲。
他與Steven Adams
如果Westbrook是俄城的美國隊長,一個全民英雄,Steven Adams就是他的寒冬戰士。他願意為Westbrook做盡所有的髒活、被其他隊的球迷痛斥,然後將掌聲與讚美留給英雄Westbrook。 說起Adams,又要吹一番雷霆隊的選秀眼光與訓練方法,猶記得新秀年的Adams已經以惡霸的姿態出現(當時還未留有那把Adam Morrison式的長髮及鬍子),連灰熊隊的超級老球皮Zach Randolph都忍不住這位小弟的小動作,幹了幾架。
選到這樣的惡霸新秀不難,但將他訓練成進攻武器才是雷霆的功績。上年季後賽,他傳出幾球妙傳讓人直呼Sabonis回到聯盟(有趣的是今季他的兒子Domantas Sabonis真的加盟了雷霆),這是Ibaka在雷霆多年都練不出來的對比賽理解度,Ibaka更加像一台機器,尤其是當他的跳投越發精練、不再去過去充滿激情的他。
Adams在聯盟打了三年球,從來不是個數據機器,但卻能夠改變比賽的走勢,他就似是前輩Nick Coliison的得意弟子,將掩護、保護禁區等數據以外的細節做到最好。在進攻端隨時準備接到Westbrook傳出的球,來個鯊魚式暴扣或者用上他新練成的拋投。
經歷過上年度的風風雨雨,他和Westbrook都找到屬於自己的打球方法,他們二人都似乎沒有為別的球隊打球的打算,願意將血汗都獻上給這座城市。
Westbrook他自己
Westbrook迎來自己NBA生涯的第九年,回看過去,一切可以用他的座右銘去總結:"Why not?"
全聯盟很難再找到一個球員可以同時得到Michael Jordan、Allen Iverson和Kobe Bryant三大巨匠的稱讚,背後必定有其原因。
關於意志,其實很多NBA球員都有,畢竟來到這個最高殿堂之前,他們已經擊敗過很多人。然而,每年82場的常規賽,加上季前賽季後賽等等地獄式的賽程,確實夠磨人的,強如Tracy McGrady、Vince Carter這類天才,也曾經對比賽生厭過。他們不是懶散,McGrady在33秒得了13分的比賽過後的第二個清晨就在力量房。全NBA只有Boris Diaw可以配得上懶散二字,但是就總不能像Kobe Bryant這樣咬牙切齒的過著每一日,從來不為別人的質疑聲音而對自己產生懷疑,這也是Michael Jordan、Allen Iverson、Kobe Bryant和Westbrook的共通點。
過去九年來,不斷有人提點他應該怎樣去打球,但是他沒有改變過自己的風格,堅決要不斷沖擊籃框,哪怕經歷過ACL。然後又慢慢將自己的技術完善過來,2011年開始大幅使用的中距離跳投、2014年終於成熟的擋切傳球、2015年開始練的歐洲步(他對此技能十分得意),以及在傷癒復出過後,他甚至變得更加熱衷於去爭搶籃板球,這點更加是反常態的。
單論任何一點技術,他沒有Irving的球感、沒有Curry的三分,沒有CP3的大局觀,但是他知道只要知道跑動起來,全世界也被逼要跟著他跑動,就算對手預測到他的下一步,也跟上去他的第二、第三步。一但對手跟上了,他知道要將球傳給他信任的隊友,所以他的三雙數據不是「刷」出來,而是客觀條件賦予他這種能力,就如LBJ一樣。
下一季,我們就可以欣賞到這個屬於Westbrook的時代(和他的穿衣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