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之辯】Curry是改革了籃球 還是 破壞了籃球?

籃球運動中,「三分球」的誕生至今已經30年有多,它的出現是設計者想稍為改變一下這項運動的比賽方式,那時候的比賽還是存在大量的give and go直到接近籃下再得分,他們大概沒有想到在若干年後,這項運動會變成一種大量遠投與籃下肉搏的綜合運動。

今日的籃球場上,三分橫飛、質素卻參差,大部分人都會將成因歸咎於於Stephen Curry及勇士隊近幾年來的成功,令新一代球員營造出「得三分,得天下」的結論,無論有否足夠訓練基礎,都在場上嘗試大量三分球,忽視了籃球的其餘細節,亦是老一代球迷今日所厭惡的現象。

然而,自從2010年開始,因為資訊科技的進步令籃球數據分析變得史無前例地普及,當中以Sam Hinkie(費城 76 人前管理部總經理)、Darryl Morey(休士頓火箭現任球隊經理)和Bob Myers(金州勇士現任球隊經理)三子首當其衝,他們在每場比賽後都埋首於錄像和各項數據之中,所得出的共同結論是:增加三分球出手是利多於弊。終於,他們都開始著手於自己的鴻圖霸業,Sam Hinkie因為要額外通過擺爛和選秀權去讓球隊戰力上升,無法及時打造一支三分大隊;Darryl Morey的「魔球論」讓後T-Mac&Yao時代的火箭與三球分變得不可分割,去年更是將三分球發揮至顛峰;Bob Myers與勇士隊的所作所為更加不用多說了。

時至今天,三人的統計及實踐成果已為整個聯盟所沿襲,三分線已經變成籃球場上不可缺少的事,在2015年前還可以高呼「跳投不能贏冠軍」的名嘴Charles Barkley也不敢再說類似的話了。但主流的聲音之下,Stephen Curry還是成為了那隻代罪羔羊。
Curry幹了甚麼好事?

Curry的神奇比賽方式,讓籃球在大部分球迷眼中都變得史無前例地有趣。他自2013年開始的瘋狂三分盛宴,為NBA球員開闢了另一條路,自此以後,更多球員選擇增加三分出手次數,後衛更多以「1.5號位」的形式出現,像Damian Lillard、C.J. Mccollum,甚至今年新秀Trae Young這種小個得分手,有可以享有成為重心球員的待遇。在Curry出現之前,就算投籃精準如「噴射機」Jason Terry,從來在聯盟都不待見,他們會被定位為:打一號位得分意慾太強、打二號位太過矮,哪怕有過Gilbert Arenas這個NBA中的「異類」出現過,他的打法在當時還是飽受質疑的。

而Curry的橫空出世,讓專家們意識到,三分球的意義遠比三分球本身巨大,像Curry這種因為外線能力而在三分線上產生大量威脅的球員,可以為其他隊友創造出更多的得分機會,這點意味著,更多的三分手,可以形成更多的得分,這個缺口一打開,NBA各隊馬上形成了三分球上的軍備競賽,像公鹿隊這種過去多年進攻塞車的球隊,今季稍稍引入幾個三分手,進攻空間就馬上大為改善,無疑也印證了三分球改革的成功。

而站在球員角度,三分為主的打法確實可以減低他們在體能上的消耗、減低受傷的可能性(Curry:我反對),的確不是每個人都有MJ、Kobe般的超人體力與意志力去支持大量的碰撞後中距離出手,他們更大機會會成為中距離打鐵怪,這也是中距離漸漸被公認為低效得分手段的原因。

站在球隊角度,三分改革出現後,他們在建軍陣容的配搭上,方向變得更簡單。他們只要找對了重心球員,再為他配置一堆3D球員和可靠的內線,這支球隊基本上就成形,這也是所謂的「魔球」理論,去年的火箭做到了,今年的公鹿、湖人、金塊和灰熊隊其實都在走這條路。

Curry幹了甚麼壞事?

大約20年前,MJ有個廣告的口號的「Be Like Mike」,要帶出的信息是每個球員都夢想成為MJ,如今的籃球風氣則是,人人都想「Be Like Steph」。

野球場上,人人爭相模仿Curry的射程、高難度三分,但是都忘記了Curry是個另類的天才,他看似平庸的身體素質下,有著體能訓練師未曾遇過的超強身體協調能力。因此,如果一味只求「形似」去模仿Curry,本身就是錯誤之舉。

Curry真正為後輩開創的路,是小個子通過努力訓練去成為神射手的路,而非不勞而穫之路,更何況Curry的成功故事,普通人根本難以複製,在他之前,NCAA不乏三分神射手,J.J. Redick和Jimmer Fredette曾經被吹捧得利害,但到了NBA一樣難以轉形,後者更加直接轉到CBA發展。真實故事是,只有像Curry和Westbrook這種天才,才可以在NBA前都打2號位,來到NBA只用一會兒就學會打1號位;真正值得球員學習的,應該是J.J. Redick這種為了適應籃球而不停改進自己的球員。
另外一點Curry為籃球帶來的改變是:射姿的演進。

在10年前,球員還是很講求「教科書跳投(Textbook Jumper)」,一些半推射的快速投籃,向來都不受認同。但因為Curry讓Quick Release發揚光大,射球動作開始變得不太重要(雖然Curry射姿很優美),球迷為了追求更遠的射程,都不去練習正確射姿了,像LaMelo Ball這種雙腳不平衡、肘部撐開的投籃動作,都開始一大堆了,只要能投進,是推是投都不重要了。甚至生涯晚年的Kobe、如今的LBJ,在遠投時的投籃動作,對比起生涯早期和中期,都有明顯的Quick Release化。

這個鍋真的就要由Curry來背嗎?其實客觀來說,籃球的演變從來都是優勝劣敗,過去因為MJ的成功,曾經有十多年聯盟都不斷要尋找下一個MJ;如今的三分球熱潮,只是從過去的造神運動中,解放成今日的集體改革,他們不用尋找下一個Curry,只需要共同享受三分球帶來的成果就可以,Curry的出現,只是讓這個過程變得更加急速,也讓這個趨勢變得不可逆轉。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標籤: Stephen Curry  咖哩  勇士隊  三分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