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 Radiance:穿越擁有和失去的靈性之旅
河瀨直美導演的電影一直是筆者喜愛的作品,也是較多用作學術研究,當中包括最廣為人知的《殯之森》,以及後來的《第二扇窗》和《甜味人間》,雖然她後來的水準不及舊時,但其作品仍然餘音繚繞,揮之不去。 河瀨直美向來沉醉於生與死的命題,大量大自然的空鏡頭,含蓄的敘事,都構成了充滿自我風格的藝術美學,因而受到各大歐洲影展的歡迎。本片在應屆的康城影展榮獲人道精神大獎,以影片口述員為故事,題材新穎獨到,承繼導演的風格,藝術氛圍依舊濃厚。
影片刻劃一位擔任電影口述寫稿員的女子,在工作會議上面對不同失明人士的批評,其中一位是快將完全失明的攝影師,她頓時在工作上迷失了方向,於是嘗試走進攝影師的世界,用心了解他們,感受他們,被社會遺棄的一群。
看過河瀨直美電影的觀眾都能感受到導演對生死命題的執著,從佛教到武士道中的死亡美學均被一一探討,今回則以擁有和失去述及生與死的議題,戲中女主角從擁有的角度看失去,所以未能深深地感受失去,也正是當今社會上人們抱著的心態,把萬物視作理所當然,未有設身理解他人,但戲中男主角的視力即將失去,他以失去看失去,看得比女主角更透徹、更深遠,女主角尋找答案的過程,其實也是我們所欠缺的,用心地感受失明人士的世界,只有代入他們的世界,才能了解他們的內心和想像。
日本人一直相信「無」多於「有」,特別是禪宗所追求的虛無和簡約,令他們相信「無」才是造就最大的想像可能,也是最漂亮,最完美的。 走向生命中的「無」,可以是死亡,武士道精神所衍生的死亡美學,就是在最燦爛的時候離開或者犧牲,讓後世留下餘想。 而本片中的「無」,就是失去視力,看不到的世界正正需要想像,攝影師失去視力,等如失去生命,他希望捕捉快將消逝的一切,戲中所言:「消逝的瞬間才是最美」,喻意我們從來不會珍惜光的到來,卻會因為失去它而感到它的美,尾段二人在夕陽下抱擁,是攝影師最後的光影,也是一日之中最後的陽光,成為影片中最美的一幕。
河瀨直美的電影總是滿載著詩意,也帶有佛性,今次的取景地回到她的故鄉:奈良,自然和故事融為一體,空鏡和獨白互相映照,再以物哀的精神看人生的無常,失明、失憶、失去,也看人與人之間的了解,情感柔軟細膩,戲中再有戲,光影穿梭之間,為我們帶來一些慰藉,更帶來力量。
影片刻劃一位擔任電影口述寫稿員的女子,在工作會議上面對不同失明人士的批評,其中一位是快將完全失明的攝影師,她頓時在工作上迷失了方向,於是嘗試走進攝影師的世界,用心了解他們,感受他們,被社會遺棄的一群。
看過河瀨直美電影的觀眾都能感受到導演對生死命題的執著,從佛教到武士道中的死亡美學均被一一探討,今回則以擁有和失去述及生與死的議題,戲中女主角從擁有的角度看失去,所以未能深深地感受失去,也正是當今社會上人們抱著的心態,把萬物視作理所當然,未有設身理解他人,但戲中男主角的視力即將失去,他以失去看失去,看得比女主角更透徹、更深遠,女主角尋找答案的過程,其實也是我們所欠缺的,用心地感受失明人士的世界,只有代入他們的世界,才能了解他們的內心和想像。
日本人一直相信「無」多於「有」,特別是禪宗所追求的虛無和簡約,令他們相信「無」才是造就最大的想像可能,也是最漂亮,最完美的。 走向生命中的「無」,可以是死亡,武士道精神所衍生的死亡美學,就是在最燦爛的時候離開或者犧牲,讓後世留下餘想。 而本片中的「無」,就是失去視力,看不到的世界正正需要想像,攝影師失去視力,等如失去生命,他希望捕捉快將消逝的一切,戲中所言:「消逝的瞬間才是最美」,喻意我們從來不會珍惜光的到來,卻會因為失去它而感到它的美,尾段二人在夕陽下抱擁,是攝影師最後的光影,也是一日之中最後的陽光,成為影片中最美的一幕。
河瀨直美的電影總是滿載著詩意,也帶有佛性,今次的取景地回到她的故鄉:奈良,自然和故事融為一體,空鏡和獨白互相映照,再以物哀的精神看人生的無常,失明、失憶、失去,也看人與人之間的了解,情感柔軟細膩,戲中再有戲,光影穿梭之間,為我們帶來一些慰藉,更帶來力量。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延伸閲讀:
《殘影》Afterimage :直睹藝術自由的代價
《夢鹿情緣》 On Body and Soul:輕如浮雲的霧水情緣
《東京夜空最深藍》 Tokyo Night Sky is Always the Densest Shade of Blue :享受充滿詩意的寂靜夜晚
《柏德遜》Paterson:重新發現生命的美
《殘影》Afterimage :直睹藝術自由的代價
《夢鹿情緣》 On Body and Soul:輕如浮雲的霧水情緣
《東京夜空最深藍》 Tokyo Night Sky is Always the Densest Shade of Blue :享受充滿詩意的寂靜夜晚
《柏德遜》Paterson:重新發現生命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