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康城影展之時(一)

又到了康城影展的季節,一年一度的康城影展揭幕,去年有幸到康城朝聖,四處盡是影畫氣息,走過的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影迷和傳媒,甚至可能在街上看到在銀幕出現的影星,加上南法的陽光海灘,很難不愛上這個地方。康城影展競賽單元的選片一向雲集各國的大師作品,當中水準參差,筆者精心為讀者精選部分往年影片作介紹,且看能否從中找到屬於你的心水之選。


《伊朗式遷居》The Salesman


自從2012年,伊朗電影《伊朗式分居》在奧斯卡中贏得外語片獎,大力控訴伊朗社會的制度,揭開這個對各地人民都較為神秘的國度,伊朗電影便再次引起關注。導演Asghar Farhadi往後的戲更是得到在香港上畫的機會 ,其後的《伊朗式離婚》一承其風格,寫下伊朗社會和家庭之間的倫理互動,雖然水準略顯失色,但今回的《伊朗式遷居》,再為他帶來奧斯卡獎項,而電影的本身,也大大回勇。


導演把一個本無特別的問題看得很深,很細,一個男子闖進屋內,正在洗澡的女性被看見,在我們眼中,或是在西方國家,可能是一個不值得拍成電影的題材,因為在我們的價值觀中,或許並不是太嚴重的事情,至少非禮和強暴比其要嚴重得多。但來到伊斯蘭國家,連頭髮都不會被他人看見的女性便要保守得多,她們重視自己的身體和貞潔,可想而知,被別人看見自己的裸體,對於她們,是一件極為羞恥的事,戲中的女主角自此情緒低落,她感到不安、無地自容,拒絕和他人訴說,甚至不敢報警,怕醜事傳千里。但男主角則對此顯得非常憤怒和仇恨,更設法找到該男子報仇,兩夫妻的價值觀慢慢地有了不同,曾經親密的關係一步步瓦解,描寫細膩,層層遞進,看得叫人心酸。

影片最後寫出寬恕和原諒的題旨,丈夫一心找出當事人以報一己私仇,威脅他並把他折磨,甚至打算把此事告知他的家人,以粉碎他的家庭,但當事人卻在夫妻前道歉、認錯,妻子愛恨交纏,卻希望丈夫能夠釋放他,她深知,即使不斷折磨他,也無法扭轉她永不磨滅的羞辱。人世間的紛爭和不快之所以永無止境,是因為少了原諒,當每個人都像男主角般,仇恨便會一直存在和循環,戲中兩個家庭被仇恨撕破,寬恕卻使人釋懷,重建美好,影片雖則發生在伊朗社會,內裏的卻可能是在我們身邊都會出現的事情。

《巴黎影舞者》 La Danseuse (The Dancer)


以舞蹈為題材的影片大多離不開舞者一心希望追尋自己的夢想時,卻遇上重重阻滯和難關的劇情,本片的骨幹故事也是大概一樣,而作為一部入圍康城影展的競賽電影,影片在舞蹈上展現了她的不平凡,全因戲中的舞蹈,並不是你我所熟悉的街舞或是芭蕾,而是罕於在銀幕出現的,需要結合光彩、服裝、舞台、舞姿的極致表演藝術,戲中由著名法國女歌手 SOKO 演繹光影舞的代表者—洛伊富勒,把她當年為舞壇帶來新的視覺刺激和藝術表演的心路歷程,完美地表現出來。


影片全力聚焦女主角追尋完美藝術表演的過程,當中她經歷多次低谷,遇上各種阻礙,包括人事上對她的刁難,經濟上的不允許,以至技術上的實踐,都令她寸步難行,特別是在舊時代的法國,人民對新事物所接受的程度遠比現代低,因此看着女主角如何慢慢犧牲一切,面對群眾未知的接受程度,依然對自己的信念和努力充滿十足信心,勇敢無畏,克服困難,大膽地不斷嘗試,跌倒再站起來,最終交出漂亮的成績,都是讓人非常鼓舞和感動的。而電影並沒有流水式地寫她的生平,卻巧妙地選取了部分事件加以描繪,一邊為女主角的心理成長注入內容,其中她遇上同期一位舞蹈新星,由荷里活著名男星Johnny Depp 的女兒 Lily-rose Depp 飾演,這位女孩年輕貌美,有自己輕快跳躍簡單的舞蹈風格,兩種截然不同的舞蹈,令女主角不斷備受挑戰,卻被她深深吸引,兩人表面上的的曖昧,背後的計算,令女主角由最初的稚嫩,熱情到往後的失落、成熟、理解、成長,都有一步一步地紀錄著,叫人看得入迷,絕可歸功於兩位女主角美艷動人的演出。


戲中的亮點莫過於數場女主角在舞臺上的藝術表演,觀眾見證她對藝術最崇高的追求,藝術從來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漫長的心靈滿足,其間是需要付出無限的代價,光影舞除了舞者和舞蹈本身,還需要講究裝束的設計、燈光的彩度、舞臺的擺置,雖然身心損害讓人看得心酸,但對於如此亮麗、高貴的表演,一場極致的視覺體驗,卻讓人目瞪口呆,讚歎至極,不論戲裡戲外的觀眾都陶醉之中,筆者更還希望有機會能夠親眼欣賞一次這場無與倫比的光影盛宴。


《殘影》Afterimage


安德烈華意達身為波蘭電影大師,筆者卻是第一次看他的作品,說來有點羞愧。一看,便知他的深厚功力,不論在敘事上的深層意像,或是在畫面上的視覺呈現,都展現出大師應有的功架,影片以波蘭亂世極權時代對藝術表達自由的狙擊,帶出藝術家不畏強權,敢於挑戰、敢於不屈服,堅守自己的創作信念,電影一筆一字都強而有力,幕幕皆撼動人心,見證畫家在共產政府欺壓下如何絕處逢生,顯然,就如大師的自我日記,借影片抒發他對藝術的感悟。


影片紀錄了一位居於共產主義政府的畫家,他失去藝術創作的自由,失去生活的支撐,他可以選擇過更好的生活,但代價是需要為政府宣傳社會主義而創作,他沒有屈服,寧願過着苟延殘喘的日子,也不願意摧毀自己的藝術價值,喻意我們在任何的時間、地方、政權之下,也不該干擾藝術創作的自由,同時我們要敢於抗權,彰顯公義和自由,才是社會最理想的發展,因此,影片其實表達了對不人道的社會主義作出控訴,種種社會不公、民不聊生的情景慢慢滲出,社會充斥著洗腦工具,限制人民的自由,鼓吹以勞動獲取生活所需,令人民每天過着悲愁的生活,當然,也有不少被灌輸了共產意識的人民還是認為社會主義的好,但相信看完本片後,觀眾自有理據。


而戲中所謂的殘影,就是當你長時間看着一種顏色,那當你把視線轉移到別的東西上,那種顏色依然會在,這就是殘餘的影像,再延伸的說,就是一種習慣,當你長時間習慣了某些事物,便成了自然,當你做其他東西時,便把那種習慣加諸其中,又或是感到不習慣,戲中的畫家的殘影,就是即使在新政權新主義下,他所殘留的是舊時代對藝術創作的自由,因此他敢於反抗。


兩者強烈的衝突,也帶動濃濃的戲味,看着畫家如何逃避政府的追查,也看他如何在一無所有之中生存到最後一口氣,途中寫他對家人的彌補、對朋友的感恩、對學生的教育,電影雖短,卻五臟俱全,起伏高低明確,節奏快慢層次分明,敘事長短流暢自如。華意達靠着幕幕衝突,牽引觀眾的情緒,觀眾初時難免為他焦慮、擔憂,後來卻會為他感到憤怒、悲傷,再加上視覺的巧妙運用,為電影更添一份哀愁。影片從一開首的翠綠草原,陽光明媚的天氣,到中段共產主義的滲入,便到處出現紅色的宣傳工具,其餘在導演眼中,都變得黑白灰沉,失去色彩就是失去生命力,城市都變得無比悲涼,把觀眾從戲外帶到戲內,就如畫家把觀眾從畫外帶入畫中,整部電影就是華意達的結晶藝術品。

《回春》Youth


導演 Paolo Sorrentino 拍畢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得奬作《羅馬浮世繪》,大談羅馬藝術的衰落、上流社會的光怪陸離,帶出人到中年的空虛和寂寞。今回未如前作般曲高和寡,但卻借年老作曲家在渡假酒店的日常,同樣訴盡人生的遺憾,年老的落寞。


電影講述一對父女走到山上的渡假酒店享受生活,雖然有人力邀身為作曲家的男主角復出,但他卻無動於衷。每天在酒店遇上的人和事,見證各人有着自己的故事和難題,有江郎才盡的導演,浮浮沉沉演員,籍此回望自己舊時的風光,慨嘆人生的悲哀。


有一場戲令筆者印象十分深刻,兩位老人家以望遠鏡作比喻人生,當年輕時用正面望,有一條很清晰,很明確的道路,也即是片中年輕的佳麗;但當走到盡頭時用反面回望,一切畫面都是十分朦朧。相信對於年長觀眾感受更深,隨著年記愈大,很多回憶也不疾而終,再星光熠熠的演奏都會有落幕的一天,慢慢找不到人生的意義,迷失在自己的花漾年華中,似乎正正是不少退休人士的心聲。


全片一如導演的風格,典型歐洲藝術片的格局,緩緩地推進,淡淡的情感,看透人的內心世界。因此,電影的戲味未算濃郁,甚至中段有點鬆散,不但鋪排主角和女兒的關係,而且刻劃他和其他住客的相遇相識,卻要保持主題始終如一,聚集觀眾的注意,稍一失誤,便成為導演的無病呻吟,這點無疑處理得頗為理想。男主角把老年人的哀愁表現得非常出色,甚至令人認為猶如是他的個人寫照,影片攝影唯美,一貫導演前作的拍攝風格,而片中的音樂同樣牽動人心,把山上的孤寂和冰冷帶到觀眾前面,縱觀本片是一部充滿人生哲學的佳作。

《光》 Radiance


河瀨直美導演的電影一直是筆者喜愛的作品,也是較多用作學術研究,當中包括最廣為人知的《殯之森》,以及後來的《第二扇窗》和《甜味人間》,雖然她後來的水準不及舊時,但其作品仍然餘音繚繞,揮之不去。 河瀨直美向來沉醉於生與死的命題,大量大自然的空鏡頭,含蓄的敘事,都構成了充滿自我風格的藝術美學,因而受到各大歐洲影展的歡迎。本片在應屆的康城影展榮獲人道精神大獎,以影片口述員為故事,題材新穎獨到,承繼導演的風格,藝術氛圍依舊濃厚。


看過河瀨直美電影的觀眾都能感受到導演對生死命題的執著,從佛教到武士道中的死亡美學均被一一探討,今回則以擁有和失去述及生與死的議題,戲中女主角從擁有的角度看失去,所以未能深深地感受失去,也正是當今社會上人們抱著的心態,把萬物視作理所當然,未有設身理解他人,但戲中男主角的視力即將失去,他以失去看失去,看得比女主角更透徹、更深遠,女主角尋找答案的過程,其實也是我們所欠缺的,用心地感受失明人士的世界,只有代入他們的世界,才能了解他們的內心和想像。


日本人一直相信「無」多於「有」,特別是禪宗所追求的虛無和簡約,令他們相信「無」才是造就最大的想像可能,也是最漂亮,最完美的。 走向生命中的「無」,可以是死亡,武士道精神所衍生的死亡美學,就是在最燦爛的時候離開或者犧牲,讓後世留下餘想。 而本片中的「無」,就是失去視力,看不到的世界正正需要想像,攝影師失去視力,等如失去生命,他希望捕捉快將消逝的一切,戲中所言:「消逝的瞬間才是最美」,喻意我們從來不會珍惜光的到來,卻會因為失去它而感到它的美,尾段二人在夕陽下抱擁,是攝影師最後的光影,也是一日之中最後的陽光,成為影片中最美的一幕。

河瀨直美的電影總是滿載著詩意,也帶有佛性,今次的取景地回到她的故鄉:奈良,自然和故事融為一體,空鏡和獨白互相映照,再以物哀的精神看人生的無常,失明、失憶、失去,也看人與人之間的了解,情感柔軟細膩,戲中再有戲,光影穿梭之間,為我們帶來一些慰藉,更帶來力量。


後續。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