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後評論:熱車對決之再說瘋搶戰術


倫敦打吡,車路士殘陣作客熱刺,結果車路士勝熱刺2:1。整場比賽節奏明快,兩隊各有一些入球機會,同時又有一些大意犯錯。車路士今仗勝利可歸功於干地的戰術成功;熱刺在面對更高水準的防守時則顯得有點老鼠拉龜,爭奪中場的過程中始終未能將比賽納入自己的節奏當中。

不過,筆者最想討論的是兩隊的迫搶戰術。


熱刺:迫搶中遭遇反搶,搶得球權卻陷入重圍

筆者曾經在前文 戰術開講:癲狗式瘋搶 中提及過,在高位防守中貫徹執行六秒反搶是非常消耗體力的,所以反搶得到球權後必須將比賽控制在自己的節奏當中,藉此讓球員有回氣的空間及更有效地使用體能。今仗熱刺的迫搶依然是咄咄逼人,六秒反搶定律亦是有條不紊地執行。然而,在車路士的防守佈局下(稍後篇幅再討論),熱刺在前半場的搶得皮球後卻是陷入車路士球員的重重包圍之中,熱刺球員重奪球權之後,車路士球員隨即進行反搶。結果,熱刺球員便落入 迫搶—被反搶—重新迫搶 的無限輪迴當中(情況大概就是在對手的三閘線前後3-5碼不停地來回穿梭跑),未能掌握節奏之餘,體力消耗更是劇烈。

另一方面,熱刺新閘(捷比亞與賓戴維斯)的效率也是無法與獲加與路斯相提並論。筆者在過去幾篇分析熱刺的評論中提過,兩閘的攻守轉換能力是熱刺迫搶戰術中至為重要的一環,由前場迫搶到後場企位都需要到一對翼衛。以往熱刺若是無法在迫搶後透過中路進行快速的小組入滲,就會透過兩邊配合兩閘的後上(疊瓦或是45度傳中)拉開對手的防線,可惜今仗證明捷比亞與賓戴維斯與上季兩閘的差距不只是一星半點。上季獲加憑藉其強大的運動能力逼得阿朗素不敢輕易壓上,今仗捷比亞卻是未能拿捏好前插與後撤的時機,不時讓阿朗素有機可乘;上季路斯頻頻肉搏強壯的摩西斯而不落下風,今仗賓戴維斯前插時機不俗,防守方面卻是不能完全壓制摩西斯。欠缺兩閘的高效走動,熱刺在迫搶後的反攻始終稍欠立體感。


車路士:兩條鏈子,被動佈防,主動迫搶

干地今仗佈了3-5-1-1陣式,其中3+5共8人都是防守或是偏重防守的球員,基本上是放棄了進攻。3與5組成了兩條鏈子:第一條鏈子是三中堅以基斯甸臣企位稍後作covering的角色,魯迪加與艾斯派古達連同一對翼衛對熱刺進行迫搶,壓縮熱刺球員在三閘線的空間;第二條鏈子是雷斯在中堅與雙中場之間作掃蕩,簡迪連同巴卡約高組成中場覆蓋面極大的box to box。每當熱刺球員在車路士後場搶得球權後,車路士球員往往能夠迅速反應過來,並隨即進行反搶。在兩條鏈子的夾擊下,熱刺在前場完全沒有組勢攻勢的空間。

此外,簡迪與巴卡約高的雙中場不只是單純的被動佈防,兩位體力充沛、搶截能力一流,且走動範圍極大的球員,連同韋利安在中前場的迫搶更是一絕。相比之下,車路士在中前場的迫搶不如熱刺般強烈,他們每次上前迫搶都是看準熱刺球員後撤到中場線之後重新組織攻勢的時候,從而逼使熱刺無法透過後撤來掌握比賽節奏。(不得不提簡迪那簡潔高效又甚少犯規的搶截能力,以及令人恐懼的體能,使他在85分鐘仍能單騎奔走60碼,間接導演了反勝的戲碼,甚至仍能單挑後備入替的施素高並擊敗他;相比之下巴卡約高雖然同樣勤奮,但他實在太多小動作,導致做成海量的犯規)


總結

所謂迫搶,就是透過高強度的防守壓迫,使對方無法輕易組織攻勢,進而迫使對方犯錯。當兩支球隊在不同範疇進行迫搶戰術時,其比賽節奏固然令球迷賁張,場上的混亂情況卻也是不堪入目。領隊之間在這情況下的過招,就是要捕捉住對手那一瞬即逝的犯錯。結果,今仗干地稍勝一籌。


Facebook Page: 第十二人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標籤: #熱刺  #車路士  #普捷天奴  #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