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開講:邊後衛的革新(上)
上文提及到半空間(Half Space)的開發帶來許多戰術上的革新,其中一個就是邊後衛。
時間回到1930年代,其時世界球壇重攻輕守,一場比賽能夠擺上五名前鋒,是以金字塔陣式(2-3-5)為戰術主調。當時的意大利國家隊教練维多利奥·波佐(Vittorio Pozzo)以這個金字塔陣式基礎,演變出所謂「條理陣式」,雖然一樣是2-3-5(或說是2-3-2-3),但更著重防守與反擊效率。正是由那個時候開始,意大利球壇進入了防守這門藝術之中,而邊後衛的雛型也是由這個時候開始出現。
上圖是1930年代非常流行的金字塔(2-3-5)陣式,下圖是维多利奥·波佐改良後的「條理陣式」
「條理陣式」三中場的左右中場在企位上大概是類似翼衛,但演繹上則沒有太明確地拓展邊線空間,而是以防守及支援中場中路為主。
真正確立邊後衛打法要等到50年代才出現,而且是出現在一支以進攻為基調的球隊:巴西。50年代,是巴西人才輩出的時代、是球王比利橫空出世的時代,也是巴西奠定其足球王國地位的時代。當時,巴西用上了前衛的4-2-4陣式以對應日漸僵化的「WM」陣式。這是一個試圖結合強大的攻擊力及防守力的陣式:4名前鋒搭上兩名可攻可守的中場;另一重點在於邊線兩閘:當兩名中場上前進攻時,留空的中場為由兩閘補上,除了奪取對手的球外,還會傳球以及走動配合攻勢。正是由這個時候開始,球壇正式確立以4後衞為基調的主流戰術,也逐步發展和完善邊後衛的功用。
1958年的巴西國家隊用盡場上每一名球員的進攻才華,以水銀瀉地的攻勢震驚全球
小結
花了些筆墨講歷史,原因是為了帶出一個重點:邊後衛從來都不是只為防守而生!
自古以來,邊後衛的功用非常廣泛:由邊線防守、攻守轉換到組織攻勢;站位方面亦不一定是單一的:由邊線到中路、由三閘線到中線,甚至更前。然而,講究陣型工整與死板企位的4-4-2陣式令邊後衛的發展陷於停滯:不鼓勵邊後衛有防守以外的任務,兩閘的工作倒退到只有防守邊線一環(當然,仍有一些球隊用起4-4-2陣式依然是出神入化,這是後話)。而在千禧年代,半空間的開發則再次激活邊後衛的發展,下篇將會為大家更詳細地探討。
Facebook Page: 第十二人
時間回到1930年代,其時世界球壇重攻輕守,一場比賽能夠擺上五名前鋒,是以金字塔陣式(2-3-5)為戰術主調。當時的意大利國家隊教練维多利奥·波佐(Vittorio Pozzo)以這個金字塔陣式基礎,演變出所謂「條理陣式」,雖然一樣是2-3-5(或說是2-3-2-3),但更著重防守與反擊效率。正是由那個時候開始,意大利球壇進入了防守這門藝術之中,而邊後衛的雛型也是由這個時候開始出現。
上圖是1930年代非常流行的金字塔(2-3-5)陣式,下圖是维多利奥·波佐改良後的「條理陣式」
「條理陣式」三中場的左右中場在企位上大概是類似翼衛,但演繹上則沒有太明確地拓展邊線空間,而是以防守及支援中場中路為主。
真正確立邊後衛打法要等到50年代才出現,而且是出現在一支以進攻為基調的球隊:巴西。50年代,是巴西人才輩出的時代、是球王比利橫空出世的時代,也是巴西奠定其足球王國地位的時代。當時,巴西用上了前衛的4-2-4陣式以對應日漸僵化的「WM」陣式。這是一個試圖結合強大的攻擊力及防守力的陣式:4名前鋒搭上兩名可攻可守的中場;另一重點在於邊線兩閘:當兩名中場上前進攻時,留空的中場為由兩閘補上,除了奪取對手的球外,還會傳球以及走動配合攻勢。正是由這個時候開始,球壇正式確立以4後衞為基調的主流戰術,也逐步發展和完善邊後衛的功用。
1958年的巴西國家隊用盡場上每一名球員的進攻才華,以水銀瀉地的攻勢震驚全球
小結
花了些筆墨講歷史,原因是為了帶出一個重點:邊後衛從來都不是只為防守而生!
自古以來,邊後衛的功用非常廣泛:由邊線防守、攻守轉換到組織攻勢;站位方面亦不一定是單一的:由邊線到中路、由三閘線到中線,甚至更前。然而,講究陣型工整與死板企位的4-4-2陣式令邊後衛的發展陷於停滯:不鼓勵邊後衛有防守以外的任務,兩閘的工作倒退到只有防守邊線一環(當然,仍有一些球隊用起4-4-2陣式依然是出神入化,這是後話)。而在千禧年代,半空間的開發則再次激活邊後衛的發展,下篇將會為大家更詳細地探討。
Facebook Page: 第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