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啖笑的轉會費
轉會不簡單
球員轉會,其實是一個由球探部門、主教練、體育總監(若有此職位)、CEO,財務主管等管理人員共同參與在內的複雜過程。
而在決策過程中,CEO在一般情況下都起到最終核准轉會的決定,並與對方球會,球員經紀人,球員本人進行合同談判。
由於整個轉會牽涉到多個部門代表,意味著產生變數的機會不少,轉會費在談判過程中被抬價亦很合理。
轉會費漲價受影響因素越來越多
自佩雷斯打造銀河艦隊後,球員轉會費雖屢破世界紀錄,但無論是費高,施丹或C朗,大部分球迷都會認為物有所值,原因是上述3位都在加盟皇馬前後拿過金球獎,並協助球隊奪得歐聯冠軍,加上場上表現對辦,有充份理由說服大家。
至於普巴和尼馬,則是現代經濟環境大不同之下的產物:PSG有卡塔爾財團的無限金錢在背後支持,因而能夠繳付違約金創造歷史;曼聯急於重回爭冠行列,免被列強越拋越遠,恐一去不復返,於是管理層便喪失理智,不斷作出大規模投入,加上拉奧拿和祖雲達斯「賺到盡」的圖利手段,就算明知被對方當作「水魚」也在所不計,大前提是換到成績便可以。
丹比利,沒錯,全世界都知道巴塞出售尼馬後手持超大量現金,在急切找回一位替代品的時候,被賣家抬價理所當然,所以€105m中含有大量水分,相信大家都沒有異議。
當轉會費日益上漲時,其價值何在?
英超的巨額轉播費收益,加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外資大規劃投入,令今夏轉會市場再度炒熱,以下是近三個夏季轉會窗,頭25單轉會的轉會費總和:(資料來自transfermarket.com)
15/16球季€976.2m,16/17球季€1,074.2m,17/18球季(截至2017年8月28日) €1,418m,當中16/17較15/16球季增幅10%,而今個轉會窗比上季增幅多達32%!相信若非中超早前因新政推出打壓了天價引援風潮的話,今夏轉會費比上季增幅50%也不驚訝。
購買球員,某程度上跟投資買賣差異不大,「有賺有蝕」很正常。問題是,當投資失利時,普羅大眾都會選擇忍手靜觀其變,但投資者卻不以為然,眼見球員表現跟身價不相乎,仍繼續加大投資力度,深信買買買是短期內解決球隊問題的良方,造成轉會費越來越高,甚至呈幾何級數增長,不合邏輯,完全唔make sense !
曾經,能夠打破球壇轉會費紀錄的,例如迪史堤芬奴、利維拉、告魯夫、馬勒當拿、舒利亞、朗拿度、費高、施丹、C朗等... 都是傳奇球星,當然也有意想不到的丹尼臣,但為數不多。因此,創造轉會費紀錄是其中一個對球員實力肯定的指標。 (One club man例外)
如今,轉會費紀錄雖在近兩年不斷被打破,但卻毫無公信力可言。去年夏天普巴以創紀錄的€105m由祖雲達斯轉投曼聯,可惜其表現並不合格;而正當全球球迷以為其價格之高是高不可攀之際,豈料不夠一年,尼馬便以一個更誇張的價錢€222m加盟PSG,違約金精神徹底被無限金錢打敗。
得啖笑的轉會費
正當我們仍在討論曼城今夏收購的每位後防球員都差不多€50m時,或許在2018年只是起標價,很貴嗎?現時與PSG越走越近的麥巴比或許未能打破尼馬的轉會費紀錄,但相信跟數日前轉投巴塞的丹比利相差不遠。
以轉會費數字來衡量球員實力的年代已成過去,既然連球會也對€50m跟€80m,甚至€100m都不以為然時,球迷對這些誇張數字只會逐漸變得麻木,一笑置之,二、三千萬歐元有分別嗎?或許在球會角度,只是相差二、三百萬歐元而已。
球員轉會,其實是一個由球探部門、主教練、體育總監(若有此職位)、CEO,財務主管等管理人員共同參與在內的複雜過程。
而在決策過程中,CEO在一般情況下都起到最終核准轉會的決定,並與對方球會,球員經紀人,球員本人進行合同談判。
由於整個轉會牽涉到多個部門代表,意味著產生變數的機會不少,轉會費在談判過程中被抬價亦很合理。
轉會費漲價受影響因素越來越多
自佩雷斯打造銀河艦隊後,球員轉會費雖屢破世界紀錄,但無論是費高,施丹或C朗,大部分球迷都會認為物有所值,原因是上述3位都在加盟皇馬前後拿過金球獎,並協助球隊奪得歐聯冠軍,加上場上表現對辦,有充份理由說服大家。
至於普巴和尼馬,則是現代經濟環境大不同之下的產物:PSG有卡塔爾財團的無限金錢在背後支持,因而能夠繳付違約金創造歷史;曼聯急於重回爭冠行列,免被列強越拋越遠,恐一去不復返,於是管理層便喪失理智,不斷作出大規模投入,加上拉奧拿和祖雲達斯「賺到盡」的圖利手段,就算明知被對方當作「水魚」也在所不計,大前提是換到成績便可以。
丹比利,沒錯,全世界都知道巴塞出售尼馬後手持超大量現金,在急切找回一位替代品的時候,被賣家抬價理所當然,所以€105m中含有大量水分,相信大家都沒有異議。
當轉會費日益上漲時,其價值何在?
英超的巨額轉播費收益,加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外資大規劃投入,令今夏轉會市場再度炒熱,以下是近三個夏季轉會窗,頭25單轉會的轉會費總和:(資料來自transfermarket.com)
15/16球季€976.2m,16/17球季€1,074.2m,17/18球季(截至2017年8月28日) €1,418m,當中16/17較15/16球季增幅10%,而今個轉會窗比上季增幅多達32%!相信若非中超早前因新政推出打壓了天價引援風潮的話,今夏轉會費比上季增幅50%也不驚訝。
購買球員,某程度上跟投資買賣差異不大,「有賺有蝕」很正常。問題是,當投資失利時,普羅大眾都會選擇忍手靜觀其變,但投資者卻不以為然,眼見球員表現跟身價不相乎,仍繼續加大投資力度,深信買買買是短期內解決球隊問題的良方,造成轉會費越來越高,甚至呈幾何級數增長,不合邏輯,完全唔make sense !
曾經,能夠打破球壇轉會費紀錄的,例如迪史堤芬奴、利維拉、告魯夫、馬勒當拿、舒利亞、朗拿度、費高、施丹、C朗等... 都是傳奇球星,當然也有意想不到的丹尼臣,但為數不多。因此,創造轉會費紀錄是其中一個對球員實力肯定的指標。 (One club man例外)
如今,轉會費紀錄雖在近兩年不斷被打破,但卻毫無公信力可言。去年夏天普巴以創紀錄的€105m由祖雲達斯轉投曼聯,可惜其表現並不合格;而正當全球球迷以為其價格之高是高不可攀之際,豈料不夠一年,尼馬便以一個更誇張的價錢€222m加盟PSG,違約金精神徹底被無限金錢打敗。
得啖笑的轉會費
正當我們仍在討論曼城今夏收購的每位後防球員都差不多€50m時,或許在2018年只是起標價,很貴嗎?現時與PSG越走越近的麥巴比或許未能打破尼馬的轉會費紀錄,但相信跟數日前轉投巴塞的丹比利相差不遠。
以轉會費數字來衡量球員實力的年代已成過去,既然連球會也對€50m跟€80m,甚至€100m都不以為然時,球迷對這些誇張數字只會逐漸變得麻木,一笑置之,二、三千萬歐元有分別嗎?或許在球會角度,只是相差二、三百萬歐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