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匯模式2.0

我向來是自由主義的支持者,認為很多社會問題都可以利用資本主義的逐利本質去改善,甚至徹底解決。最好的例子就是領匯。領匯上市前,我親眼見識過房署管治下的屋村商署的「慘況」,商場滿目瘡痍,燈光昏暗,地上污漬處處,牆身也是灰矇矇,走在裡面只會讓人覺得不安。而且那時候的商戶種類極狹窄,來來去去都是那幾類:士多、文具店、小食店,間中會看到賣衣服的,但全是從未流行過的貨色。

低質素的商場和商戶互相影響,形成惡性循環。商戶由於營利能極低,根本不具備市場競爭能力,因此只能寄生在租金極低的屋村商場,同一時間,由於它們幾近不能營利,房署只能把租金定於一個遠低於市場水平的價格,在收支嚴重失衡的情況下,只能蝕本經營。政府沒有任何誘因去翻新商場吸引人流,低效率的商戶繼續苟延殘喘,附近的市民也因此不能滿足購物的需要,結果造成政府、商戶和市民三輸的局面。

領匯的上市其實是一個很天才的想法,把資本主義的逐利性質注入一潭死水的屋村商場,立即便打破了原本的惡性循環。首先是商場全部翻新,人流慢慢增加,高質素的的商戶得以進駐商場,附近的消費力也開始回流,這甚至變成一個良性循環了。

只是我們這班支持領匯的,現在都開始跌了眼鏡,因為我們還未完全理解資本主義逐利的性質。現在商場設施變得亮麗了,人流高了,商戶和領匯也賺到錢了,事情理應完滿了。問題只是是領匯想賺得更多──基於資本主義逐利的天性,結果不斷讓租金試高,企圖摸到一個商戶既能生存,而領匯又收得最多租的租金均衡點。

這個均衡點未必真的均衡,因為未經真正營業的驗證,這口叫租價大有可能是叫高了,但大集團有能力承受,就接了下來,這就苦了一班有效率、賺到錢,又真正能服務市民的小商戶。結果就出現了在某一間偏遠新界的商場,同時出現萬寧和屈臣氏,甚至只應在市區或上水賺人仔生意的莎莎分店。

領匯的商場級數沒錯是提昇了,但市民的購物體驗無疑是降級了,因為可供選擇的商戶寥寥可數,都是那幾間大集團,某程度上,這種購物選擇的局限,在性質上不是和房署時代趨近嗎?

領匯的問題已不可挽回,但我仍然不認同鄭經翰當年的反對領匯上市。因為房署管治的問題明擺在那裡,現在領匯縱使如何不是,也比原地踏步由房署繼續經營強得多。沒有誰是全知全能的,解決問題最有效方法還是「摸著石頭過河」,關鍵是要踏出第一步,然後總結經驗繼續改進。現在油塘的新型商場大本型,經營模式即由由房署做老闆,並透過租賃顧問和產業代理去分析和調整商戶租金,就可以說是領匯模式的2.0版本,我們可以繼續觀察這種模式的成效。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