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自己,內心自在愉悅的力量
開放自己,內心自在愉悅的力量
人間情感
慈悲,內心平靜與滿足的泉源讓我們來審視自己生命盡頭的那一刻──死亡。一個人在面臨生命結束之際,雖然這個垂死之人已沒有辦法再得到朋友所給予的任何幫助,但,此時若有親友們圍繞身邊,他的心靈會較為平靜。所以,我們終其一生,從受胎初始到死亡終點,人類之間的情感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平靜的心靈
充滿情感的性格,不但能讓心靈更加穩定和平靜,還能對我們身體產生正面影響。另一方面,憎恨、嫉妒與恐懼會擾亂我們心靈的寧靜,使我們激動易怒,並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即使是我們的身體,也都需要平靜的心靈,它不適合焦躁不安的心境。我們的天性就是趨向平靜的心靈。
增進人性的基本善念
雖然有些人對我的看法可能不盡同意,我依然認為,我們本性中的侵略性只是生命的一部分;真正主宰生命的力量,是人類的情感。所以,增進那屬於人性的基本善念(basic goodness),是可以辦到的事情。
聰明的自私
我們可以透過理智思辨的力量來分析慈悲的重要性。假若我幫助他人,並且對其表達關懷之情,那我自己也可得到益處。但是,若我傷害他人,自己到最後必然會遭遇問題。
我經常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如果我們希望真正地自私,就應該做到聰明的自私,而非愚蠢的自私。我們的智慧會幫助我們在這方面調整至合宜的態度。如果運用得宜,就能獲得慈悲的生活方式,達成自利(self-interest)目標的智慧。
愛自己
很重要由此脈絡來看,我不認為自私是錯誤的。愛自己是很重要的。若我們不愛自己,又如何能夠愛他人?有些人在談到慈悲時,似乎認為它代表著全然罔顧自己的利益 ──即犧牲個人的利益。這並非慈悲。事實上,真正的愛,應該優先對待自己。
我
自我(self)有兩層不同的意義。其一是毫不猶豫地傷害他人,這樣做是負面的並且招致麻煩。另一種自我乃是基於決心、意志力和自信而產生,這個層面的「我」(I)的感受非常必要。若缺乏這種自我感,我們如何能培養自己在完成人生任務時所需的信心?同樣的道理,欲望(desire)也有兩種類型。然而,憎恨絕對是破壞生命和諧的負面力量。
審視你的憤怒
我們該如何減低憎恨的心?
憎恨通常由憤怒所引發。憤怒是由一種回應式情緒(reactive emotion)所引起,然後逐漸發展成憎恨的情感。
這兒我們要採取的技巧性方法是,必須了解到憤怒是負面的。人們經常認為,憤怒是我們的一部分,而且最好讓它表達出來;但我認為這是誤導的看法。或許你對過往發生的事情懷有悲傷或憎恨的情緒,而藉由表達憤怒,你或許可以把這些情緒加以處理。這是非常可能的情況。但不管如何,一般來說,較好的方法,應是審視你自己的憤怒,然後看著它隨著歲月流逝而逐漸淡化。
依我個人的經驗,當你採取的立場是,憤怒是負面情緒,我們最好不要去感受,那麼往往會產生最佳的效果。而這樣的立場本身,也會呈現不同的結果。
來源: 摘自《愛心》
人間情感
慈悲,內心平靜與滿足的泉源讓我們來審視自己生命盡頭的那一刻──死亡。一個人在面臨生命結束之際,雖然這個垂死之人已沒有辦法再得到朋友所給予的任何幫助,但,此時若有親友們圍繞身邊,他的心靈會較為平靜。所以,我們終其一生,從受胎初始到死亡終點,人類之間的情感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平靜的心靈
充滿情感的性格,不但能讓心靈更加穩定和平靜,還能對我們身體產生正面影響。另一方面,憎恨、嫉妒與恐懼會擾亂我們心靈的寧靜,使我們激動易怒,並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即使是我們的身體,也都需要平靜的心靈,它不適合焦躁不安的心境。我們的天性就是趨向平靜的心靈。
增進人性的基本善念
雖然有些人對我的看法可能不盡同意,我依然認為,我們本性中的侵略性只是生命的一部分;真正主宰生命的力量,是人類的情感。所以,增進那屬於人性的基本善念(basic goodness),是可以辦到的事情。
聰明的自私
我們可以透過理智思辨的力量來分析慈悲的重要性。假若我幫助他人,並且對其表達關懷之情,那我自己也可得到益處。但是,若我傷害他人,自己到最後必然會遭遇問題。
我經常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如果我們希望真正地自私,就應該做到聰明的自私,而非愚蠢的自私。我們的智慧會幫助我們在這方面調整至合宜的態度。如果運用得宜,就能獲得慈悲的生活方式,達成自利(self-interest)目標的智慧。
愛自己
很重要由此脈絡來看,我不認為自私是錯誤的。愛自己是很重要的。若我們不愛自己,又如何能夠愛他人?有些人在談到慈悲時,似乎認為它代表著全然罔顧自己的利益 ──即犧牲個人的利益。這並非慈悲。事實上,真正的愛,應該優先對待自己。
我
自我(self)有兩層不同的意義。其一是毫不猶豫地傷害他人,這樣做是負面的並且招致麻煩。另一種自我乃是基於決心、意志力和自信而產生,這個層面的「我」(I)的感受非常必要。若缺乏這種自我感,我們如何能培養自己在完成人生任務時所需的信心?同樣的道理,欲望(desire)也有兩種類型。然而,憎恨絕對是破壞生命和諧的負面力量。
審視你的憤怒
我們該如何減低憎恨的心?
憎恨通常由憤怒所引發。憤怒是由一種回應式情緒(reactive emotion)所引起,然後逐漸發展成憎恨的情感。
這兒我們要採取的技巧性方法是,必須了解到憤怒是負面的。人們經常認為,憤怒是我們的一部分,而且最好讓它表達出來;但我認為這是誤導的看法。或許你對過往發生的事情懷有悲傷或憎恨的情緒,而藉由表達憤怒,你或許可以把這些情緒加以處理。這是非常可能的情況。但不管如何,一般來說,較好的方法,應是審視你自己的憤怒,然後看著它隨著歲月流逝而逐漸淡化。
依我個人的經驗,當你採取的立場是,憤怒是負面情緒,我們最好不要去感受,那麼往往會產生最佳的效果。而這樣的立場本身,也會呈現不同的結果。
來源: 摘自《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