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史的奇跡-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位於義大利中部比薩古城內的教堂廣場上,是一組古羅馬建築群中的鐘樓,它其實是比薩主教堂 ﹝Duomo﹞的一部份,整座教堂建築分為主教堂、洗禮堂與鐘樓三大部份。主教堂採用了拉丁十字架式,有些設計高雅別致的柱子作裝飾;教堂的正面是洗禮 堂,緊接著教堂而興建;在後方有一羅馬式的建築,其圓頂部份是在百多年後才興建的,採用歌德式的設計,像是一個圓球上的圓錐體,十分獨特。
據說,大約在第十世紀,比薩王國打了一次勝仗,掠獲了大批財寶。為了炫耀功績,大公決定建築一座大教堂,在教堂旁邊修一個鐘塔。鐘塔建到三層時就發現向南傾斜,被迫停工。94 年之後,比薩人建塔之心不死,找來著名工程師皮薩諾反復測量,證實此塔雖斜,但無倒塌之虞;便又繼續修建並把每層南面的柱子略微加高一點。比薩斜塔離大教堂 20 多米,本是大教堂的鐘樓,外觀呈圓柱形,是由白色大理石砌成。
根據塔基上的碑文記載,它從 1174 年始建,1350 年竣工,經歷了 176 年。但由於塔身過重,地質鬆軟,因此塔身仍以每年 1.25 毫米的速度向南傾斜。到 1999 年 1 月,塔頂比中軸線偏斜已達4.8 米。比薩斜塔高 54.5 米,直徑 16 米,重約 1.4 萬噸。斜塔共有八層,除底層和頂層有所不同外,其餘六層結構完全一樣。斜塔底層有 15 根圓柱,中間六層各有 31 根圓柱,頂層 12 根。沿石柱有寬 4 米的環行走道。斜塔每層都有拱門,總共有 213 個,斜塔底層牆壁上刻有浮雕,頂層有鐘亭。塔內有螺旋臺階 294 級,供遊人登塔,遠眺全城風光。
比薩斜塔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跡。由於塔身壓力過重和地質鬆軟,南面的地基比北面約低2 米。在施工期間塔身既出現輕微傾斜,隨著工程的進度,傾斜度不斷增加。到塔身建到第三層時,可明顯看出傾斜,曾一度停工。一百多年以後,經工程師托馬索• 皮薩諾精心測量和計算,證明比薩斜塔雖傾斜,但不會倒塌,使工程繼續按原設計繼續施工,直到竣工。
據說,大約在第十世紀,比薩王國打了一次勝仗,掠獲了大批財寶。為了炫耀功績,大公決定建築一座大教堂,在教堂旁邊修一個鐘塔。鐘塔建到三層時就發現向南傾斜,被迫停工。94 年之後,比薩人建塔之心不死,找來著名工程師皮薩諾反復測量,證實此塔雖斜,但無倒塌之虞;便又繼續修建並把每層南面的柱子略微加高一點。比薩斜塔離大教堂 20 多米,本是大教堂的鐘樓,外觀呈圓柱形,是由白色大理石砌成。
根據塔基上的碑文記載,它從 1174 年始建,1350 年竣工,經歷了 176 年。但由於塔身過重,地質鬆軟,因此塔身仍以每年 1.25 毫米的速度向南傾斜。到 1999 年 1 月,塔頂比中軸線偏斜已達4.8 米。比薩斜塔高 54.5 米,直徑 16 米,重約 1.4 萬噸。斜塔共有八層,除底層和頂層有所不同外,其餘六層結構完全一樣。斜塔底層有 15 根圓柱,中間六層各有 31 根圓柱,頂層 12 根。沿石柱有寬 4 米的環行走道。斜塔每層都有拱門,總共有 213 個,斜塔底層牆壁上刻有浮雕,頂層有鐘亭。塔內有螺旋臺階 294 級,供遊人登塔,遠眺全城風光。
比薩斜塔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跡。由於塔身壓力過重和地質鬆軟,南面的地基比北面約低2 米。在施工期間塔身既出現輕微傾斜,隨著工程的進度,傾斜度不斷增加。到塔身建到第三層時,可明顯看出傾斜,曾一度停工。一百多年以後,經工程師托馬索• 皮薩諾精心測量和計算,證明比薩斜塔雖傾斜,但不會倒塌,使工程繼續按原設計繼續施工,直到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