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少龍:「我都會同你盡做」---對電影《十年》有感

歡迎到Facebook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minghui.lu1
想不到,一部《十年》,獲選為2016年度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後,惹起「政治『綁架』專業(電影藝術)」的疑問。各方人士,人言人殊,莫衷一是。
《十年》由五個故事組成,描述了一些香港敏感的問題
關於政治、現實與藝術之間的關係,早在30年代的中國已大有爭議。當時的魯迅及左翼作家聯盟與梁實秋等人開火,就是為了千多年來爭議不斷的『為人生而藝術』與『為藝術而藝術』之間的矛盾及衝突而起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4zebygSaZE
簡單來說,『為人生而藝術』強調的是藝術必須有助於人生、社會及政治:藝術活動和整個特定的內在追求的價值觀相符,換言之宣揚這樣目的的藝術活動,可稱為『為人生(政治)而藝術』。例如柏拉圖的美學理論就是很明顯的主張『為人生而藝術』。因為他主張藝術應該捍衛城邦(polis)的價值,所有藝術美學只是為社會服務。
『為藝術而藝術』則認為藝術自身就是藝術,不為任何其他外在的目的服務。但是追求美的行為不一定符合道德規範,像《踏血尋梅》寫少女援交。總之,『為藝術而藝術』,就是『自主藝術 (autonomous art)』,不受任何外在目的影響及為特定政治或社會形勢服務。
想不到2016年的今天香港,《十年》會帶來如此的矛盾及衝突!常言道:『政治歸政治,藝術歸藝術』,但兩者之間也需顧及社會民情及風俗。繼旅遊業、零售業進入寒冬之後,美國標普及穆迪又降香港經濟評級至「負面」,對香港金融服務業帶來了衝擊。現在連電影業也如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hhjFx8LGwc

對香港人而言,無論有沒有看過《十年》,但我都想借用張家輝在《失戀急讓》中飾演項少龍的一句肺腑之言勉勵打不死的香港人:「(無論如何)我都會同你盡做」------盡人事而後安天命?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