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上的女孩》(The Girl on the train, 2016)意外地「有趣」......至少應該係Woman?

想不到《火車上的女孩》會意外地「有趣」!「有趣」的地方又非常之多。我用「有趣」也是別有意思的,因為……至少應該係Woman?原來,首先「有趣」的是,這部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的作者!
保拉。霍金斯(Paula Hakwins)做過十多年記者,化名艾米。西維(Amy Silver)寫過四本女性都會小說,刻意遷就他人寫都會愛情浪漫,卻越寫銷售量就越慘淡。決心做回自己的保拉.霍金斯,終於以真名首次面對讀者,《列車上的女孩》成了的「處女作」。她寫作此書過程也相當曲折,向父親借了一筆錢後埋首創作,以17歲在倫敦通勤的經驗,車窗外迅速掠過的人與景,建構小說雛形,但她寫到一半時瀕臨破產,只好例乞求經紀人盡快賣出版權,好讓她拿預付版稅來救急。
這一部懸疑推理女性小說《列車上的女孩》因為還未有轉折、結局,而且保拉.霍金斯又名不見經傳……她說過:「《列車上的女孩》是我寫作夢想的最後一把賭注了。要是賭輸,從此只能放棄寫小說,轉換跑道。」
你可能難以想像這本小說對美國或英文世界小說的女性有何大影響:全球紙本書+電子書銷量已破1000萬冊,目前正逼近1,100萬。
坦白一句,如果她賭輸,那就沒有今日的同名電影了!而小說精彩地方是故事首創的「列車觀點」寫法,引起了一陣騷動。為什麼?因為美國人都以車代步,乘列車較少有;幾乎大部分的美國都會小說電影中的主角人物,都不大可能不駕車子的。
其次,「有趣」的地方並不在於電影(小說)所講的故事怎麼樣曲折離奇、懸疑驚心,而在於其如何把一個故事敘述出來,以及採用的敘事觀點(Narrative viewpoint)。由艾蜜莉。布朗(Emily Blunt,1983-)飾演瑞秋。華森(Rachel Watson)這一個敘事者(Narrator),本身有酗酒精神問題,加上常常「斷片」而事後不知發生什麼事,結果觀眾們就要跟著這樣的一個「斷片」敘事者一起尋找真相,還原一個又一個可能出來。而更「有趣」是女主角兼故事的敘事者------瑞秋。華森(Rachel Watson)因不孕而成了酗酒狂------她順理成章地就不能駕車而只能乘列車了。
此外,「有趣」的地方還有三名女子的穿插敘事,構成了零零碎碎似真還假的故事情節。因為酗酒而失業的女主角瑞秋扮有工作,早晚乘搭列車通勤。列車每天停站時,她會從車窗看見軌道沿線貝克街住戶們的生活片段。她曾想像那些陌生夫妻過得很幸福,還墮入他們及幻想他們的生活。然而,一切卻似曾相識的。
三個女人各自有她們不為人知的都會女性小故事。瑞秋·華森(Rachel Watson)(上圖)有酗酒"斷片"問題!
梅根(Megan)(上圖)曾經誤殺自己Baby
安娜(Anna)(上圖)搶走了瑞秋的丈夫,結果呢?
後來,警方收到貝克街住戶梅根(Megan)失蹤案件,警方找上了瑞秋,發現瑞秋的前夫湯姆(Tom)與再婚妻子安娜(Anna)就住在15號旁,瑞秋還有騷擾的紀錄。女主角瑞秋患有酗酒癮頭,對於自己擁有的記憶忽明忽滅,結果變成最不可靠的目擊證人。而女主角瑞秋為了證明自己清白及尋找真兇,竟然以身犯險,先後接觸梅根(Megan)的丈夫及心理醫生,引起了軒然大波!
《火車上的女孩》又是一部不能透露太多劇情的電影,尤其是真兇,簡直禽獸不如。不過,電影以女性主義及女性視點來敘述,牽涉到時代職業女性面對婚姻、育兒、工作及經濟的問題,值得大家深思!
最後,《火車上的女孩》卡士原來很強勁。單就三位美麗女角而言,非常入戲同搶眼!首先係飾演瑞秋。華森(Rachel Watson)的艾美莉。賓特(Emily Blunt,1983-)縱橫電視、電影及舞台劇,2014年憑《明日邊界》(Edge of Tomorrow, 2014)奪得廣播影評人協會獎動作類最佳女主角!在《火車上的女孩》中,瑞秋由頭到尾都被屈辱,她的七情上面、淚眼不盡很是感人!
真係唔知點解艾美莉。賓特(Emily Blunt)會有咁多眼淚?
此外,飾演梅根(Megan)海莉。班奈特(Haley Bennett,1988-),一樣有感人演出,全程跟艾美莉。賓特鬥戲鬥哭;而且性感程度更搶人眼睛!
海莉。班奈特(Haley Bennett,1988-)有非常性感及大膽演出
為了演好一場誤殺自己Baby的 戲,海莉。班奈特要全裸兼淋雨,非常專業!
還有是飾演安娜(Anna)蕾貝卡。弗格森 (Rebecca Louisa Ferguson Sundström,1983-)一樣好戲!
由頭到尾,我最不明白的為何是"Girl"而不是"Woman"?明明女主角已結婚又離婚了?
電影《火車上的女孩》(The Girl on the train, 2016)真係得力於三位女角的傾情演出的!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