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方法,升級你2020年的目標!

2019年來到尾聲了。踏進2020年,相信大家都會設立一堆目標。

回望過去每年,你在年頭定下的目標,最後達到了多少個?

能達成一個已經很不容易了。

很多時侯,無法達到目標,並不是因為我們沒有向著目標前進的能力,而是因為我們缺乏設立「有效目標」的能力。

在設立目標時,如果你沒有設立清晰、具體、可量度的目標,也沒有就著該目標想出長遠的執行計劃,那,目標淪為口號,由1月1日說到12月31日,卻毫無實際進展,也是理所當然的。

美國著名作家吉格・金克拉說:「當你正確地設立了一個目標,你已經走了達成目標的路的一半。」

1)不追求完美,追求「可行性」

人們都以為自己十分理性,但大部分人都是感性的。我們很多時侯做的行為,背後的動機都是感性的,一時衝動買下了一件很貴的東西、一時的懶惰令自己錯失了一個寶貴的機會⋯⋯因此,在設定目標時,我們更要重視我們的情緒和感受。

假設我們現在希望自己每天下班都去上不同的課進修,於是星期一至五行程都排滿了,星期六和星期日也報名了其他的課。一開始你也許還會覺得挺不錯的,但過了一段時間,你會因忙碌的行程而變得疲累,此時你的負面情緒便會爆發,令你上班集中不了精神,下班上課也無法專心,得不償失。
相反,如果你為自己定下一個較易實行的目標,例如是一星期抽兩天去學習其他東西,其他時間可以讓自己放鬆、休息的話,我們就不會那麼容易碰到情緒崩潰的邊緣。

也就是說,你採用這個方法,每星期除了上班外,只能學到兩門課,但你至少能夠專心,在課堂上吸收知識,而不是把上班的表現和下班後的課堂全都搞砸。不完美但容易實行的計劃,也許進度會比完美的慢一點,但至少你一直在進步!

2)想像自己已經完成了目標

A)我想要變成一個更好的女朋友。
B)我已經變成了一個更好的女朋友。

以上哪個說法會比較好?

答案是B,因為我們潛意識的力量很大。如果我們說服自己已經達成目標了,我們的感覺、情緒、行為也會在不知不覺間隨之改變。

很多人以為是「感覺帶動行為」,例如設立一個「成為更好的女朋友」的目標會讓我們產生相應的感覺:「覺得自己要變得更體貼、更包容」,然後我們就會做出相應的行為,去讓自己變得更體貼和包容。但在這些情況下,這些「義務感」並無法令我們做出相應的行為,達成目標。

事實上,是「行為帶動感覺」。當我們相信自己是一個很好的女朋友,我們自然會做出相應的行為。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當你做出這些行為,你會感覺良好,讓你做出更多相應的行為。到最後,你會發現你真的變成了一個更好的女朋友。


3)投資在自己身上

很多人不太願花錢在自己身上,他們願意花一大筆錢去吃大餐、買衣服、去旅行上,卻不願花一大筆錢去上個有興趣的課程,或是聘請健身教練⋯⋯

「我付錢去吃大餐是實在的,至少付了錢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但上完課我也未必能得到實在的甚麼呀。」

他們會這樣想,源於他們對自己缺乏自信。為甚麼他們不覺得自己學到知識後能將其運用到生活裡面,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為甚麼他們不覺得學到了這些技巧後,他們可以運用這些技巧去賺更多的錢,獲得更大的成就?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喜歡投資,那,最好的投資不是投資在自己身上嗎?

我們傳遞給潛意識的信息十分重要。如果我們沒有信心能將上課學到的東西轉化,變成自己的一部分,並用它們創造更多的東西,我們的潛意識也不會有動力去協助我們達成目標,因為它也看不到希望啊。

4)目光要更長遠

假如你是一個立志成為醫生的中學生。有一天你正在上課,老師叫你不要跟同學聊天,而是專心上課抄筆記,你未必會有很大的動力,但是,只要你一想到你長還的目標––要成為一個醫生,你就知道你必須要考入醫科,因此你一定要在公開試中取得好成績,因此你現在必須要專心上課。

當我們只看到眼前的短期計劃和願景,我們不會有很大的動力去實行它。相反,當我們執行計劃時,如果腦裡想到的是背後一個更高更大的理想時,我們自然會有更大的動力去執行它。

這就是將目光放遠的重要性。

因此,在設立你2020年的目標前,先計劃之後幾年的目標。2020年的目標,能如何協助你達成更大更遠的目標?如何能協助你獲得你想要的將來?當你的目標清單包含這些元素,你自然會更有動力乖乖在2020年內完成你要做的事,成為更好的自已。

廣東話冥想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