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返校:我們真的可以平凡而自由地生活嗎?》
自未上映,《返校》已在香港引起不少迴響,傳聞電影院自我審查,不願讓這本反極權色彩濃厚的電影上映。帶著深厚的期望,《返校》卻沒有讓筆者失望,甚至可稱為本年度最佳電影(抱歉筆者還未看本年的金馬最佳電影《陽光普照》)。通過恐怖電影的形式,把白色恐怖的「恐怖」之處將近完美地重現。電影中的校園空間、怪物鬼差、敘事等都指向極權和自由的拉扯。有別於一般電影,當片尾曲響起,觀眾已陸續離場,沉鬱的氣氛令觀眾僵坐座位上,直到片尾曲後最後一句獨白為全劇劃上句話:「請平凡而自由地生活吧!」
全劇分為三個章節:噩夢、告密者、活下來的人。《噩夢》不斷製造懸念,把故事的張力拉到最緊,然後《告密者》作為回應,逐點解決這些懸念,最後一節則交代了數十年後,台灣解嚴後的結局,只有短短十多分鐘。《返校》敘事看似簡單,但頭兩個章節互相對答,其緊密程度已非庸作。其實,白色恐怖(戒嚴時期)一直是台灣電影的核心,80年代的台灣新電影運動就有不少電影以這時期為背景,而曾奪得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的侯孝賢首部揚威海外之作《悲情城市》也以二二八事件為背景(這背後或許涉及外國的東方主義想像)。《返校》可謂重新型塑了以白色恐怖為題材的電影,在2019年給予這類電影新的意義,以恐怖電影的模式最直接地刻畫「恐怖」。(以下內容將部分劇透,請斟酌觀看。)
首先,電影空間設計簡單,只是一所簡陋的中學。但隨著電影的進展,我們會發現這所學校的空間不斷轉變,禮堂上不時出現的吊繩、時而轉變而成的靈堂、不知何時貼上的封條……這些不連貫之處正正告知觀眾:這不是一個物理空間(physical space)而是一個精神空間(mental space),是由各個角色的意念和想像而生而變而滅的空間。有趣的是,這個空間彷彿一個籠牢,困住原打算離開的方芮欣和魏仲廷。這個精神空間可謂只為兩人而設,大部分的空間變形都是基於兩人心理轉變,至《告密者》的最後,方芮欣選擇留下(死)贖罪,魏仲廷選擇離開(生)贖罪,這個空間終於解體。然後處於彌留狀態的魏仲廷緩緩醒來招供,苟延殘喘,以個人命運訴說了「只要我們活著,就有很多事情可以期待的」。整個精神空間就是魏仲廷的「夢境」,或是在鬼門關前徘徊之地。然而,前兩章節的主角卻主要是方芮欣。《噩夢》留下了不少懸念:為何方芮欣會見到死去的自己?為何在防空洞裡讀書會的人說方芮欣是告密者?這些懸念皆圍繞方芮欣。前兩節雖可理解成魏仲廷的想像,但敘事更接近雙線多於只以魏仲廷為主。如果不思考兩人的戲劇角色和身份,很容易被非線性的敘事迷惑,對劇情產生疑惑。
作為恐怖電影,必不可少的是恐怖,恐怖則由牽涉被所懼之物追趕。《返校》中的怪物鬼差比常人高出一倍,全劇不斷遊走學校,追殺讀書會的成員,然後機械式播出:「檢舉匪諜,人人有責。」作為男女主角恐懼來源之物,它實體化了白色恐怖。平時你不會發現它的存在,但其實它不斷遊走你我之間,檢查你我思想是否正確,至你發現它時,它已鎖定你為目標追殺。這種無形卻又無處不在正是白色恐怖的「恐怖」之處,而《返校》畫龍點睛地以怪物鬼差令白色恐怖變得有形,就像一個負責殺戮的黨國機器。值得注意的是,怪物鬼差的面是一塊銅鏡,這是否象徵告密的人正是自己?把自己推給執行恐怖的黨國機器的就是「我」本人?當然,這部分程度上是正確的。方芮欣爸爸被舉報的原因是他貪污的賬本被找到、方芮欣拿給白教官的禁書也是魏仲廷給她的。這層面上看,造成「我」被白色恐怖追殺的正是「自己」,或許我們會想:如果「我」聰明一點,謹慎一點,就可以做一個看似平凡而自由的人。但這忽略了鏡子的特性。
大家照鏡時可曾有這經驗:一個人突然在你身後出現,你在鏡中看到他的模樣。沒錯,鏡所反映的不單是照鏡的人,而是所有出現在鏡中的人。告密者是誰?就是你身後那個看似親密的人,那個你從鏡子看到,然後轉頭一看,還對他對你的敵意茫然不知的人。
「你能保證那個人絕對不出賣我們嗎?」善良的人總回答相信,善良的人總會把自己的真心交給別人,然後期待對方也會以同樣的真心回應。極權政府就是利用這種善良人的「善良」,讓善良人身邊的人成為告密者。冷戰時期,東德秘密警察數以萬計,他們鼓勵告密,只要你發現身邊的人有跨越柏林圍牆,逃往西德的念頭,你就有「責任」告發他。這責任不是建基於「愛」,而是建基於「恐懼」:要是我沒有告發他,然後他被發現了,會不會連累我?就這樣,二十來歲的工廠青年被同袍出賣,無業的婦女和小孩被親戚告密……德國統一後,人民可以到市政廳閱讀文件,查閱誰曾告發過自己。很多人終其一生也不願意去看,他們寧願相信,寧願假設身邊的人都是善良 —— 這些就是善良的人。魏仲廷就是這樣一個善良的人,對人沒有戒心,情竇初開的他為搏紅顏一笑,把禁書借來再轉借方芮欣,卻不知方芮欣的機心。在方芮欣的想像空間裡,她隔開魏仲廷的脖子,從他的身體裡拿出血淋淋的禁書,然後換來一句「國家,會感謝你的。」
電影裡的一幕幕對香港觀眾尤其熟悉,我們都看到過,或許曾經想像過:黃老師被抓時高喊一句:「國家殺人!」然後憲兵重重一棍打在他頭上,他馬上失去意識 —— 這畫面這幾個月以來我們少見嗎,岳義士血流披面的模樣你還記得嗎?在牢房裡,人們被嚴刑逼供,被行私刑,然後被殺,外面的人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 這些被虐、被自殺的畫面難度我們沒有想過嗎?極權政府(Totalitarian government)限制了我們的政治、經濟、文化,當我們反抗,迎接我們的是一種掌握生死的權力,它有權判處你死刑。極權政府掌握的司法權(judicial power)並不是一種建基於平等、公正的審判權,只是單純控制人生死,更直接講,宣告人死亡的權力。這種權力引申出恐懼,通過恐怖令人馴服,如牲畜對於養主般馴服。它不怕你知道它濫用權力,只怕你看不到,繼而不懼怕。製造白色恐怖的極權政府就是通過恐懼模式管治人民。
當戒嚴令解除,當國家民主化,一切就彷彿雨過天晴。就像婆婆對孫兒話當年一樣,這些故事的作用只剩下傳承和記憶,令下一代明白今天自由的得來不易,就像片末的獨白:「請平凡而自由地生活吧!」它假設了我們現在(套用電影的時空,此處指今日台灣)就自由了。今時今日的台灣學校仍有軍人轉任的教官。傅柯形容學校是一種規訓機器(discipline apparatus),訓練人成為適合社會勞動的人,台灣的學校和電影中的白教官正完美反映了這種規訓。規訓是否仍然支配我們?民主化就意味著100%自由嗎?我們真的能平凡而自由地生活嗎?
評分:9/10
**我開設了新的Facebook專頁(黃文清),有興趣可以follow,交流電影、文化、社會看法
https://www.facebook.com/wongmanching1928/
全劇分為三個章節:噩夢、告密者、活下來的人。《噩夢》不斷製造懸念,把故事的張力拉到最緊,然後《告密者》作為回應,逐點解決這些懸念,最後一節則交代了數十年後,台灣解嚴後的結局,只有短短十多分鐘。《返校》敘事看似簡單,但頭兩個章節互相對答,其緊密程度已非庸作。其實,白色恐怖(戒嚴時期)一直是台灣電影的核心,80年代的台灣新電影運動就有不少電影以這時期為背景,而曾奪得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的侯孝賢首部揚威海外之作《悲情城市》也以二二八事件為背景(這背後或許涉及外國的東方主義想像)。《返校》可謂重新型塑了以白色恐怖為題材的電影,在2019年給予這類電影新的意義,以恐怖電影的模式最直接地刻畫「恐怖」。(以下內容將部分劇透,請斟酌觀看。)
首先,電影空間設計簡單,只是一所簡陋的中學。但隨著電影的進展,我們會發現這所學校的空間不斷轉變,禮堂上不時出現的吊繩、時而轉變而成的靈堂、不知何時貼上的封條……這些不連貫之處正正告知觀眾:這不是一個物理空間(physical space)而是一個精神空間(mental space),是由各個角色的意念和想像而生而變而滅的空間。有趣的是,這個空間彷彿一個籠牢,困住原打算離開的方芮欣和魏仲廷。這個精神空間可謂只為兩人而設,大部分的空間變形都是基於兩人心理轉變,至《告密者》的最後,方芮欣選擇留下(死)贖罪,魏仲廷選擇離開(生)贖罪,這個空間終於解體。然後處於彌留狀態的魏仲廷緩緩醒來招供,苟延殘喘,以個人命運訴說了「只要我們活著,就有很多事情可以期待的」。整個精神空間就是魏仲廷的「夢境」,或是在鬼門關前徘徊之地。然而,前兩章節的主角卻主要是方芮欣。《噩夢》留下了不少懸念:為何方芮欣會見到死去的自己?為何在防空洞裡讀書會的人說方芮欣是告密者?這些懸念皆圍繞方芮欣。前兩節雖可理解成魏仲廷的想像,但敘事更接近雙線多於只以魏仲廷為主。如果不思考兩人的戲劇角色和身份,很容易被非線性的敘事迷惑,對劇情產生疑惑。
作為恐怖電影,必不可少的是恐怖,恐怖則由牽涉被所懼之物追趕。《返校》中的怪物鬼差比常人高出一倍,全劇不斷遊走學校,追殺讀書會的成員,然後機械式播出:「檢舉匪諜,人人有責。」作為男女主角恐懼來源之物,它實體化了白色恐怖。平時你不會發現它的存在,但其實它不斷遊走你我之間,檢查你我思想是否正確,至你發現它時,它已鎖定你為目標追殺。這種無形卻又無處不在正是白色恐怖的「恐怖」之處,而《返校》畫龍點睛地以怪物鬼差令白色恐怖變得有形,就像一個負責殺戮的黨國機器。值得注意的是,怪物鬼差的面是一塊銅鏡,這是否象徵告密的人正是自己?把自己推給執行恐怖的黨國機器的就是「我」本人?當然,這部分程度上是正確的。方芮欣爸爸被舉報的原因是他貪污的賬本被找到、方芮欣拿給白教官的禁書也是魏仲廷給她的。這層面上看,造成「我」被白色恐怖追殺的正是「自己」,或許我們會想:如果「我」聰明一點,謹慎一點,就可以做一個看似平凡而自由的人。但這忽略了鏡子的特性。
大家照鏡時可曾有這經驗:一個人突然在你身後出現,你在鏡中看到他的模樣。沒錯,鏡所反映的不單是照鏡的人,而是所有出現在鏡中的人。告密者是誰?就是你身後那個看似親密的人,那個你從鏡子看到,然後轉頭一看,還對他對你的敵意茫然不知的人。
「你能保證那個人絕對不出賣我們嗎?」善良的人總回答相信,善良的人總會把自己的真心交給別人,然後期待對方也會以同樣的真心回應。極權政府就是利用這種善良人的「善良」,讓善良人身邊的人成為告密者。冷戰時期,東德秘密警察數以萬計,他們鼓勵告密,只要你發現身邊的人有跨越柏林圍牆,逃往西德的念頭,你就有「責任」告發他。這責任不是建基於「愛」,而是建基於「恐懼」:要是我沒有告發他,然後他被發現了,會不會連累我?就這樣,二十來歲的工廠青年被同袍出賣,無業的婦女和小孩被親戚告密……德國統一後,人民可以到市政廳閱讀文件,查閱誰曾告發過自己。很多人終其一生也不願意去看,他們寧願相信,寧願假設身邊的人都是善良 —— 這些就是善良的人。魏仲廷就是這樣一個善良的人,對人沒有戒心,情竇初開的他為搏紅顏一笑,把禁書借來再轉借方芮欣,卻不知方芮欣的機心。在方芮欣的想像空間裡,她隔開魏仲廷的脖子,從他的身體裡拿出血淋淋的禁書,然後換來一句「國家,會感謝你的。」
電影裡的一幕幕對香港觀眾尤其熟悉,我們都看到過,或許曾經想像過:黃老師被抓時高喊一句:「國家殺人!」然後憲兵重重一棍打在他頭上,他馬上失去意識 —— 這畫面這幾個月以來我們少見嗎,岳義士血流披面的模樣你還記得嗎?在牢房裡,人們被嚴刑逼供,被行私刑,然後被殺,外面的人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 這些被虐、被自殺的畫面難度我們沒有想過嗎?極權政府(Totalitarian government)限制了我們的政治、經濟、文化,當我們反抗,迎接我們的是一種掌握生死的權力,它有權判處你死刑。極權政府掌握的司法權(judicial power)並不是一種建基於平等、公正的審判權,只是單純控制人生死,更直接講,宣告人死亡的權力。這種權力引申出恐懼,通過恐怖令人馴服,如牲畜對於養主般馴服。它不怕你知道它濫用權力,只怕你看不到,繼而不懼怕。製造白色恐怖的極權政府就是通過恐懼模式管治人民。
當戒嚴令解除,當國家民主化,一切就彷彿雨過天晴。就像婆婆對孫兒話當年一樣,這些故事的作用只剩下傳承和記憶,令下一代明白今天自由的得來不易,就像片末的獨白:「請平凡而自由地生活吧!」它假設了我們現在(套用電影的時空,此處指今日台灣)就自由了。今時今日的台灣學校仍有軍人轉任的教官。傅柯形容學校是一種規訓機器(discipline apparatus),訓練人成為適合社會勞動的人,台灣的學校和電影中的白教官正完美反映了這種規訓。規訓是否仍然支配我們?民主化就意味著100%自由嗎?我們真的能平凡而自由地生活嗎?
評分:9/10
**我開設了新的Facebook專頁(黃文清),有興趣可以follow,交流電影、文化、社會看法
https://www.facebook.com/wongmanching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