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餐館(一) 阿姨的笑容
晴子:
你談墨西哥的中國餐館,我就來說說香港一家朝鮮餐館。
對呀,是朝鮮,不是韓國,因為老闆娘是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早在她爺爺那代已越過鴨綠江到吉林定居。
「Ahn-nyung-ha-se-yo~」阿姨隔着廚房的玻璃認出了我,笑咪咪地打招呼,然後走出來握住我的手。
沒去半年了,上兩次到訪也是工作原因。「要咖啡嗎?」那天我跟阿姨和女兒阿香第一次碰面(對,也是阿香XP),3隻銀色小杯盛着暖暖的即溶咖啡,我跟阿姨說普通話,阿香跟我說廣東話,阿姨和阿香說韓語,三人打開心扉聊了整個下午。遇見她們很是感動,香港人對陌生人戒心很重,何況是媒體呢,很少人像她們如此放得開。
朝鮮食物跟韓國不盡相同,蕎麥泠麵浸着果子味的湯底,酸酸甜甜,還放進冰塊,要先吃雞蛋保護腸胃,兩片蘋果留待最後才吃,清洗味蕾;串燒明顯是東北的食物,孜然粉帶着街頭羊肉串的影子;自家醃的泡菜也跟韓國的口味不一樣。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不正宗的韓菜,其實這幾道菜已說明了她們的民族身份。
「我們在東北,天氣多冷也吃冷麵,配着串燒,枱旁定必放着好幾箱啤酒!如果約朋友吃晚飯,那天晚上就回不了家......」阿姨和阿香臉上總是掛着笑容,談到興奮的事情時便害羞的蓋住臉。回不了家的意思是,灌了好幾箱啤酒後,一起去唱卡啦OK,唱完再去腳底按摩!看着阿姨開心的樣子,我想像得到她喝到滿臉通紅,唱起韓語歌來的模樣。我想是因為這種愛玩的性格,她們比我們都樂天率真。特別是阿姨,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結婚後她獨自到蘇聯做生意,與家人分隔十年;後來又去韓國餐館打工,受了不少歧視和怨屈;一個人去泰國去新加坡旅行......提起這些經歷更是活力充沛,最後為了嫁來港的女兒,來到言語不通的地方開餐館,家人都待在內地和韓國,香港人也太冷漠了,來了一整年她一個朋友也交不到,但阿姨還是整天笑咪咪的。
阿姨還說,她今年想要去學游泳,我說你要怎麼學,去報班嗎?她說:「就自己去海灘摸摸看就行啦!」哇啥,坐在這位五十多歲的阿姨面前,我又是佩服又是漸愧。
本來,寫了一半的明信片充滿負面情緒,但探望阿姨之後就決定重寫,當看到人家飽歷過多少風霜,還是這麼從容,我還有繼續消沉的資格嗎?
阿香的故事留待下回再續,哈,跟你學的!
彤子@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