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脱亞入歐”的李嘉誠,曾抓住這麼四個浪潮


第三次浪潮:英資退華資進

李嘉誠、包玉剛等華資精英崛起前,香港是英資洋行的天下,更確切地説是四大洋行(怡和、太古、和記黃埔、會德豐)的天下。其中持牛耳的怡和洋行創立於1832年,故有“未有香港、先有怡和”之説。和記黃埔為香港第二大洋行,業務涵蓋地產及酒店、港口及相關服務、零售及製造、基建和能源等領域,市值達到62億港元。

1979年9月,在匯豐銀行幫助下,李嘉誠僅以1.278億港元取得和黃實際控制權(匯豐將所持的和黃債轉股半賣半送給李嘉誠,而且只需付對價的20%做為定金即可生效),當時長實資產僅為6.93億港元。

李嘉誠成為英資洋行的第一位華人老闆,不少人認為只是僥倖得手、無法駕馭龐大的和黃。但令人驚歎的事實是,和黃這艘“舊航母”重新乘風破浪,淨利潤4年漲了4倍,自此李嘉誠獲得“超人”的稱號。2000財年,和記黃埔營收、息税前利潤分別達到848億港元和196億港元。

1985年1月,李嘉誠以29億購得十大英資上市公司中“港燈”的34.6%股權。港燈是持有專營牌照的電力集團,與另一英資公司中華電力集團形成寡頭壟斷。李嘉誠覬覦港燈多年,卻引而不發,當時機成熟僅用16小時完成決策及商務談判。各國資本市場上,為奪“肥肉”明火持杖、雞飛狗跑、曠日持久停牌的現象屢見不鮮,李嘉誠吞下港燈沒有出現競相抬價,反而折讓13.5%(省下4.5億港元),港燈甚至沒有全日停牌,真是乾淨利落之極!

耐心等待、精心策劃、審時度勢、有勇有謀,就是這樣,李嘉誠運用資本的力量一點點地將香港從“女王之城”變為“李家之城”。港人住的房子、用的電、上班的寫字樓、幹活的碼頭、購物的零售店,打電話、看電視……不論直接還是間接,香港人每賺一分錢、每花一分錢都撇不開與李嘉誠的關係!

英資節節敗退並非因為無能,而與香港特殊的地位有關。以怡和為例,1949年,當時怡和的大老闆為在大陸的資產奔走呼號,直到1952年才放棄努力,不僅元氣大傷更留下心理陰影。數十年來,怡和對中央政府存有太多的戒心,雖然捨不得手裏的搖錢樹但對香港的前途卻信心渺茫,奉行“賺錢在香港、發展在海外”的政策。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怡和海外投資遍及20多個國家,從英國房地產到中東石油,從夏威夷到菲律賓。英資洋行持續從香港抽血,每遇政治、經濟風波更是不惜“賣兒賣女”,這是李嘉誠、包玉剛(吞併九龍倉)們一再得手的根本原因。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即分享到︰

< 1 2 3 4 >
標籤: 李嘉誠